台灣趨勢觀察報告
-百貨公司vs百圓商店
八月底的台北,天氣依舊炎熱,南京西路百貨商圈,隨著夏日折扣已近尾聲,新光三越百貨與衣蝶一二館假日人潮已不若換季折扣般湧現,不過,站在這兩大百貨公司的門口遠望對街,卻有另一番光景,原來是這兩天各大媒體新聞時段所報導的新開幕五十圓商店正熱賣中。
這家店名為大創百貨(DAISO),是由實業界聞人邱永漢和日本大創產業合資成立,並且在台北和桃園同步開幕,預計要在台灣開六家直營店,計畫明年開放加盟,而初期在賣場裡所看到近一萬種商品,半數以上來自日本,少部份採購自美、法、義等,店內商品目前仍以居家雜貨、文具、收納、清潔用品等為主,也有舞會、休閒提包、流行裝飾品。台灣大創百貨發言人楊亭發表示,台灣大創約1萬多種商品,全部向日本大創訂購,由於成本、稅、利潤等種種考慮,台灣大創決定把每件商品定為50元,未來將在流動人潮多的商圈,尋找據點,預計今年年底前,至少會開到五家店,他並預估台灣市場有200家的胃納量。而日本大創產業創辦人矢野博丈表示,大創要提供物超所值、有趣味的商品,在台灣由於商品都是從日本引進,特別提供一種日本的生活文化。
事實上,一手創出2,000家店、月營業額160億日圓的矢野博丈,有著一股特殊創業家的氣質,他表示對數字沒有概念,對別家競爭店或產業環境常常表示「沒有概念」、「沒有意見」,甚至到台灣開拓,事前「沒有做市場調查」。但是他對大創的商品與服務非常有信心。他強調大創目前只是不斷思考如何自我超越、自我挑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日本大創百圓商店的消費者滿意調查全國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狄斯奈樂園,超越星巴克咖啡、東急手等零售服務業的成就。
而藉由在日本的知名度和關係,財訊文化關係企業創辦人邱永漢把日本最大的大創百圓商店引進到台灣,企圖在不景氣中創出另一番氣候。他表示百圓商店是不景氣的產物,台灣經濟目前正處與日本大創成長時相同的背景,只是日本是因為國內產業生產過頭,但消費力減弱造成,而台灣卻是因為國際市場庫存過多,外銷出口減少。邱永漢認為台灣這一波的不景氣,很難再好轉,但是行業的景氣會有變化,像現在,以前賺錢的行業現在變得不賺錢,但也出現了許多新的賺錢事業,日本的百圓商店就是一個例子,因此他要嘗試把日本這類在經濟泡沫化之後新興的潛力產業引進台灣,大創百貨就是第一個。
台灣大創百貨董事長邱永漢指出,在不景氣時引進日本大創百圓商店只是第一個嘗試,接下來,他還將鎖定百貨公司各樓層商店,引進類似的平價商店,目標是打敗百貨公司。邱永漢說在日本,還有許多類似百圓商店這種在不景氣中興起的零售業,例如日本平價服飾商店Uniqlo,目前他的計畫是依照百貨公司的樓層別,引進相對應的平價商店。像是百貨公司的一樓,可以引進在日本許多像是香港莎莎化妝品店這種平價店,大創百圓店取代目前百貨公司五樓的生活雜貨和文具用品樓層,Uniqlo平價服飾取代百貨公司的二、三、四樓的服飾樓層。不過邱永漢卻表示,因應產業景氣變化引進這些行業,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印證自己對產業的看法,以及景氣變化的預測,這是他個人的興趣所在。
百貨公司與百圓商店對消費者來說,是性質迥異的賣場,不過所提供服務卻有著相互替代的關係,事實上,在消費者在普遍預期不景氣的心態下,一方面緊縮荷包,另一方面卻更著重物超所值的購物經驗,百貨公司換季折扣固然有賣點,但相對必須調整下折扣的時機與策略,百圓商店不只壓縮百貨公司的折扣空間,最大的衝擊恐怕是影響一般零售商店與傳統市場的價格彈性與獲利,不景氣下的價格破壞才剛開始,爭奪消費者的通路大戰卻已如火如荼地展開!究竟邱永漢的說法是否成立,且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