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此明形肉生死之診法也。
形有強弱,肉有脆堅,強者難犯,弱者易干,
肥食少痰,最怕如綿。瘦食多火,著骨難全。
註:
此明形肉生死之診法也。
五形之人,得其純者,皆謂之強,得其駁者,皆謂之弱。
強者加感之邪難犯,弱者加感之邪易干也。
能食形肥者,強也;若食少而肥者,非強也,乃痰也。
肥人最怕按之如綿絮,謂之無氣,則主死矣。
食少而瘦者,弱也;若食多而瘦者,非弱也,乃火也。
瘦人最怕肉乾著骨,謂之消瘦,亦主死矣。
060此以形合脈,診生死之法也。
形氣巳脫,脈調猶死。形氣不足,脈調可醫。
形盛脈小,少氣休治。形衰脈大,多氣死期。
註:
此以形合脈,診生死之法也。
經曰:形氣巳脫,九候雖調猶死者,謂形脫無以貯氣也。
形氣俱虛,寸口脈調可醫者,謂形氣未相失也。
形盛而肥,脈小少氣者,謂氣不能勝形也。
形衰而瘦,脈大多氣者,謂形不能勝氣也。
故皆主死也。
061此明形腫生死之診法也。
頸痛喘疾,目裹腫水,面腫風水,足腫石水,
手腫至腕,足腫至踝,面腫至項,陽虛可嗟。
註:
此明形腫生死之診法也。
視其病者,人迎頸脈大動,主喘不得臥之疾也。
目裹上,下腫者,主有水氣之病也。
從面腫起者,名曰風水、陽水也。
從足脛腫起者,名曰石水、陰水也。
若手腫至腕,足腫至踝,面腫至項,非水也。
乃陽氣虛結不還之死證也。
062此明形憊死候之診法也。
頭傾視深,背曲肩隨,坐則腰痿,轉搖遲回,
行則僂俯,主則振掉,形神將奪,筋骨虺頹。
註:
此明形憊死候之診法也。
經曰:夫五臟者,身之強也。
頭者,精明之腑,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
背者,胸中之腑,背曲肩隨,腑將壞矣。
腰者,腎之腑,轉搖艱難,腎將憊矣。
膝者,筋之腑,屈伸不能,行則僂俯,筋將憊矣。
骨者,髓之腑,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
凡此形神將奪,筋骨虺頹之形狀,故皆主死候也。
063此明陰陽之人之情狀,以別陰陽盛衰法也。
太陰情狀,貪而不仁,好入惡出,下意貌親,
不隨時務,後動於人,長大似僂,其色黮黮。
註:
此明陰陽之人之情狀,以別陰陽盛衰法也。
太陰,陰盛而過柔,故貪而不仁也。
好入惡出,陰性藏也。
下意貌親,陰性卑柔也。
不隨時務,陰喜靜也。
後動於人,陰性遲也。
長大者,陰盛之形也。
似僂者,好曲身傴僂下意之態也。
其色黑黮黮,陰盛之色也。
此太陰人之情狀也。
064少陰之人情狀別陰陽盛衰法。
少陰情狀,小貪賊心,喜失慍得,傷害無恩,
立則險躁,寡和無親,行如伏鼠,易懼易欣。
註:
少陰,陰微而殘忍,故貪小而賊心也。
喜失慍得,陰性嫉妒也。
傷害無恩,陰性殘忍也。
立則險躁,陰性危險也。
寡和無親,陰性冷落也。
行如伏鼠,陰性隱伏也。
易懼易欣,謂如鼠之得失,欣然而進,懼然而退也。
此少陰人之情狀也。
065太陽之人情狀別陰陽盛衰法
太陽情狀,自大軒昂,仰胸挺腹,足高氣揚,
志大虛說,作事好強,雖敗無悔,自用如常。
註:
太陽,陽盛而過剛,
故自大軒昂,仰胸挺腹,足高氣揚也。
好志大者,陽性好剛強也。
好虛說者,陽性好誇張也。
作事好強,雖事敗而不悔者,
以其常好自用自是,亦陽過剛,果於斷也。
此太陽人之情狀也。
066少陽之人情狀別陰陽盛衰法
少陽情狀,諟諦自貴,志小易盈,好外不內,
立則好仰,行則好搖,兩臂兩肘,常出於背。
註:
少陽,陽微而明小,
故諟諦小察,自貴小官,志小易盈滿也。
好外交而不內附者,陽之性外也。
立則好仰,陽之性上也。
行則好搖,陽之性動也。
兩臂兩肘常出於背者,亦陽之性喜露而不喜藏也。
此少陽人之情狀也。
067陰陽之人情狀以別陰陽盛衰法
得陰陽正,平和之人,無為懼懼,無為欣欣,
婉然從物,肅然自新,謙謙君子,譪譪吉人。
註:
此明陰陽和平人之情狀也。
無為懼懼者,中心有所主,而威武不能屈也。
無為欣欣者,外物不能惑,而富貴不能淫也。
婉然從物者,謂豁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也。
肅然自新者,謂尊嚴以方外,恭敬以直內也。
夫如是之人,天必祐之,人必愛之,福祿綏之,
焉得不謂之謙謙君子,譪譪吉人也哉!
明此五者,其人之陰陽盛衰,自可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