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車大國』台灣
根據政府數據,民國 87 年(1998)時機車已達 10,106,950 輛,到去年(2006)年底之總數已達 13,505,814 輛。以全台人口而言,平均每十人大約有六台機車。台灣平均每千人擁有機車數、每公里道路機車數皆為亞洲第一,其實也就等於世界第一了。
機車是本地許多人的日常交通工具、休閒工具,甚至社交工具、犯罪工具,胯下機車一台,四處可去、幾乎不怕塞車。便捷之餘,哪有人在意其實機車排放廢氣問題竟比汽車還嚴重。
台北市登記機車數量 1998 時為 904,232 輛,到 2006 年底增至 1,046,535 輛。八年增加 14 萬輛,增長似乎不快。不過,別忘了每日還有大量鄰近縣市機車駛入北市;而且,台北居民已經開始大量利用全台唯一的捷運系統。近年來,台北人會覺得機車增長減緩嗎?至少常安步當車的筆者沒有感覺到。行路時,只覺人行道、行人穿越道、無障礙通道四處皆成機車道,總之,已達 "If there's a way, there's a motorcycle"(有通路即有機車)、蔚為奇觀;更別提騎樓、人行道邊到處塞停得滿滿的機車。開車時,停等一個市區紅燈,隨時便被無數機車包圍;若干騎士更是大剌剌的駛過快車道上斗大「禁行機車」字樣,完全視標示、規則為無物。
『限摩』大陸
中國大陸許多發展都是以「跳蛙式」向前進,隨便舉例,本地聆聽音樂是由黑膠(Vinyl)唱片 → 卡帶 → CD 逐漸進化,大陸則省卻了大部份黑膠及卡帶年代,直接跳到「激光」(雷射)時代。在交通規劃上,大陸似乎早已洞悉自行車 → 機車的可能演進及相關問題,決意不讓摩托車這嚴重污染源以及「新落後象徵」盤踞高速發展中的各大都會。
三十多個大型城市已經進行各程度的限制摩托車行駛(『限摩』)措施,其中廣州市於今年起全天禁止機車在市區範圍內行駛。廣州的三年期漸進辦法是從 2004年 5月 1日起禁駛部分幹道、2006 禁駛更多大路、今年則讓機車於市區全面消失。此三年之前,早在1991 年起就已經開始對市區摩托車新領牌數設限、1999 年全部停止核發市區摩托車號牌,另外更有諸多配套措施。達成 2007 「全市禁摩」之前、花了十六年準備功夫,並非大家一般印象中的「集權國家、愛怎麼改就怎麼改」。簡言之,是有計劃性的都市交通管理。
雖有人批評,限摩、禁摩是受到汽車產業的遊說、影響,是否如此?外界無從知曉。但是筆者仍然贊同限摩、禁摩。
『限摩』之因
看看當地主管機構的限摩原因吧:
『一是摩托車交通違章現象突出,嚴重擾亂正常的交通秩序。摩托車無牌無證、無證駕駛、逆行、左右穿插、駕駛者不戴安全頭盔等違章現象較嚴重,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降低了道路的有效利用率。此外,摩托車聚集營運搭客現象屢禁不止,擾亂了正常的客運,並引發安全隱患和治安問題。二是摩托車交通事故居高不下,事故傷亡率極高。據統計,2003年,廣州全市共發生摩托車交通事故 6288宗,造成 755人死亡、8405人受傷,分別佔道路交通事故總數的54.37%、43.95%和62.30%。三是利用摩托車進行搶奪等違法犯罪案件頻發,極大擾亂社會治安秩序,危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據統計,2003年,全市共發生駕駛摩托車搶奪案 10210 起,佔搶奪案件總數 47.2%,造成 1人死亡,57人受傷。四是摩托車對環境所造成的廢氣和噪音污染嚴重,對人體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危害。據有關部門調查統計,摩托車單位載重每公里污染物排放量高於其他車輛單位載重每公里污染物排放量,給城市空氣造成較嚴重的污染。摩托車發動機產生的雜訊達 90-100 分貝,比小汽車高出 25.9%-30.7%,特別在夜間,摩托車噪音擾民相當嚴重。』
以上這些現象與原因熟悉嗎?
台北幻想曲
給行人小市民一個幻想機會:2007 起,北市限制每年新領機車牌照數量、且逐年減發;2008 起,嚴格執行舊車報廢年限制;捷運第二階段通車(2013 年)前一年禁止機車行駛若干主要道路,通車後逐年擴大禁駛範圍;捷運第三階段通車(2021 年)後北市全面禁駛機車(除了捷運升級完成、其他如區間路線小巴士等大眾運輸也應升級完成)。是的,即使幻想成真也得花十四年。
幻想終究是幻想。可以想見的,哪一個市議員提出類似法案、下屆就別想連任了。市政府如果提案送議會,一定馬上被「服務選民」至上的議員們給封殺掉。如果地方、中央執政黨派不同,順便再被扣個「地方、中央不同調,地方對抗中央」帽子。甚至被指為「學大陸」、加扣一頂紅帽子。
所以,讓首善之區的台北行人、汽機車繼續水乳交融、「非常有技術的亂中有序式」穿梭吧。好萊塢電影中機車衝上人行道、行人驚惶躲避的橋段,我們可一點也不覺得刺激;台北行人個個練就一身「凌波微步」,躲機車小 case 啦!
2007‧01
註:進一步各數據請參考交通部公路局、台北市監理處等網站,廣州市限摩配套措施詳此頁。
18樓. 隔壁老王2016/02/16 20:03他妈了个巴子 你再说什么几把?
17樓. zeralux@yahoo.com.tw2014/01/19 13:16某位小姐應該去查一下行政院統計的資料,全台灣汽車總數每一項空氣汙染指標都比機車來的高...
16樓. 你這天龍人2013/08/03 12:36如標題喔 天龍人 發表的天龍言論 大陸禁摩已經引發反彈了非也非也,我只是行人...一個常被汽機車(這幾年自行車也來參一腳)逼得繞路走、無路可走的行人
scubagolfer 於 2013/08/04 18:00回覆- 15樓. scubagolfer2007/03/03 16:50『房車市場減少十五萬輛之元兇』?!
網路流傳圖片,標題為『房車市場減少十五萬輛之元兇』,不看標題與背景,還以為是泰、越、印、菲....






- 14樓. scubagolfer2007/01/26 12:30限車
Kurt 所言有理,汽車過多自亦有其問題,那是可以另題討論的大哉事。一個大眾交通工具(地鐵、電車、輕鐵、小巴等等)齊全綿密的城市,可能是更理想狀態,不過台北市還有得等(或是永遠不會來到?)。
地窄人稠之處,也應規劃實施限車,新加坡做法值得借鏡。
個人通勤算是「雙腳萬能、安步當車」行人一族,雖然刮風下雨得撐傘奮鬥,但既有運動量、又是零污染,沒燒掉日益減少、終要殆盡的化石燃料(石油),舒坦。
13樓. Kurt2007/01/26 02:28若也有個幻想
若我這樣說:如果說限摩不如限汽呢
諸見眾多網友,把摩托車與落後、違規、混亂、丟臉、骯髒、"機車"劃上等號
摩托車騎士何其無辜
若我說限制自用汽車呢
要說交通擁擠,君不見,一台汽車所佔馬路面積,可擺上9輛機車(更不用說那些司機加大老闆一台大轎車就佔據擁擠的台北街頭了),要說空氣污染,125摩托車怎敢跟1.6小汽車比擬,更別提無人敢抗議的烏賊公車,要說危險,唉,酒醉騎摩托車頂多自己撞電線桿,酒駕汽車,卻害死多少無辜家庭,社會治安?沒人會騎機車綁票吧,機車破壞紅磚道?咦,號稱馬市長德政下,還有紅磚道可壓?.......沒想到,卻有人如此痛恨機車騎士.......
但我倒知道,摩托車騎士們:促進台灣經濟繁榮~穿梭車陣準時上班,替大老闆們奮鬥,促進幸福~別忘了大學聯誼抽鑰匙的羞澀與甜蜜,咦,有人說沒禮貌,香車配美人當然又好又禮貌,但誰叫你們不會唱歌當周董,也沒有富爸爸當連公子,饒了這些大學生吧,辛苦家教也只能換一台125,促進美食Blog繁榮~找尋隱巷中的美食,非無畏任何路況摩托車莫屬
成就偉大的城市的責任,要丟給摩托車騎士,未免太沈重
東京你見不到亂竄的機車,但你也不會見到巷道兩旁停滿的汽車
廣州你倒可以見到單手開車的美技(另一隻手在喇叭上),衝鋒陷陣別說台灣摩托車騎士了,連舒馬赫、藤原拓海都要自嘆不如,段鈺的凌波微步還沒使出來,就先被喇叭聲嚇死
偉大的城市是教育、文化、制度建設等所營造,極權式的政策推行,很快,但提升了城市的素質嗎,值得大家觀察,捷運若普及,及經營的效率以降低票價,相信沒有人喜歡風吹雨打衝鋒台北街頭,但要那些部分滿足虛榮心的汽車乘客轉搭捷運,較難吧
嚴肅的說
將摩托車與落後、第三世界、違規、混亂....劃上等號的二分法思考,雖然簡單,卻是極其危險的,想想二戰的猶太人與文化大革命.....台灣沒有人喜歡被扣紅綠帽子,當然摩托車騎士也不喜歡(只想乖乖戴安全帽就好)
如果我的台北幻想曲呢:2010年,台北市的街頭將沒有任何汽車,行人們終於享受到新鮮的空氣與安全的空間.........這個幻想,對嗎?
對了,我的外國朋友正迷上了騎著機車,週遊台灣,接觸各個在地的鄉土風情....
- 12樓. scubagolfer2007/01/22 11:42多謝回應
無論是各位所言之決心、預算、執行力乃至規劃、視野,此地眾官恐怕都沒有... 所以,讓咱們繼續維持「No.1 機車大國」這實在夠「機車」的美名吧

帶初次訪台的外國朋友逛完 101,往往沒什麼反應,但是一定會來一句 "I've never seen so many mopeds in my life!!" (我一輩子沒看過這麼多機車 !!)
- 11樓. Reed2007/01/21 16:39大陸終結摩托車時代
北京幾年前就已全面禁摩了。廣州經過15天糾正教育期,1月16 號起正式進入執罰期。
東莞也在今年9月1日起禁摩,並擬撥款十億回收報廢摩托;凡未達十年報廢期的,則在報廢期內每輛車每月補貼40元人民幣。
其他偏遠縣市尚未禁摩的,近年也時興小型的電動車,作為短程代步工具。既環保又經濟,每次出行後,記得及時充電即可。
試問台灣當局有這方面預算嗎?有治本的魄力嗎?
每次有老外朋友來台,看到等紅燈時一大群機車騎士的陣勢,蔚為奇觀,
無不拿起相機猛拍!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八旬阿嬤【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 - 10樓. 易燁煌2007/01/20 15:27理想的交通&執行力
大台北的「捷運」路網何時才能說得上完善?
台北市ok了,還有幅員更大的北縣,北縣有了初步的路網…又要想到鄰近的基隆市、桃園希望能早一點看到通往基隆的
板主前面說到讓台北市限發機車車牌…那只會讓路上的機車掛外縣市車牌暴增吧
以「環保」之類的理由從嚴/加速老舊機車的汰換…可行,但效果有限
在大台北地區 不止機車是問題,小汽車的數量也太多,增長速度太快…
道路(平面&快速)和停車位的供應追不上車輛數字,兩者似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自己目前是在賣車(韓系現代南陽)…但也覺得台灣的交通政策基本上是一團混亂,沒有一個辦法
更別提各種“營業車”也是交通的問題
在台北市對交通的感受就和基隆不同
台北市的taxi或因為競爭激烈的關係,司機們較敢於換用新車(不得不然?)
但在基隆(或北縣其他地方)大部份的小黃都是老車…街上少有像台北那樣的新車小黃
有時坐車和司機聊天…他們的生活真的也不容易吧(老車去台北沒有競爭力,在基隆“市場”就那麼大,小黃數量太多)
還有基隆市的市區或是幾條主要的道路上大貨車(砂石車、貨櫃車、聯結車、拖板車…)的密度之高,實在不是台北朋友所能想像的
(例如中正路、麥金路)
在基隆開車/騎車上路的人對身邊的大傢伙幾乎是習以為常了
推薦:【Anti-CNN】
「微博」
「噗浪」 - 9樓. crystalsun2007/01/14 16:35在人行道上差點被摩托車撞
摩托車是台北交通紊亂、骯髒空氣的頭號罪魁禍首!
人行道上的紅磚坑坑洞洞該不是人的噸位造成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