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茲萊 Aubrey Beardsley
「這是一場生命和時間的賽跑,雖然時間實現了表象上的勝利,而比亞茲萊卻將自己的名字永遠鐫刻在藝術的殿堂之上。他不僅是傑出的天才,更是百年難得一遇的鬼才。
讓我們記住他永遠的少年形象:淡金色的髮帘、尖削的下頜、纖細的手指以及水晶植物般極度敏感的神經。他就是比亞茲萊。」
(正子/比亞茲萊的黑白傳奇), 《比亞茲萊︰最後的通信》
不管是從王爾德,還是從《莎樂美》的相關資料稍稍涉入,都會讓你不得不注意到一個傳奇人物——比亞茲萊。
魯迅備極推崇比亞茲萊,他曾經在《比亞茲萊畫選》(小引)中如此寫道:
「生命雖然如此短促,卻沒有一個藝術家,作黑白畫的藝術家,獲得比他更為普遍的名譽;也沒有一個藝術家影響現代藝術如他這樣的廣闊。…
比亞茲萊是個諷刺家,他只能如 Baudelaire 描寫地獄,沒有指出一點現代的天堂底反映。這是因為他愛美而美的墮落才困制他;這是因為他如此極端地自覺美德而敗德才有取得之理由。有時他的作品達到純粹的美,但這是惡魔的美,而常有罪惡底自覺,罪惡首受美而變形又復被美所暴露。」
天才卻早衰的比亞茲萊成為了頹廢主義的代表人物。
在他短短二十六歲的生命裡,創作時期約略可以分為5個階段:
【亞瑟王時期】
1892年師法拉斐爾前派的柏恩‧瓊斯,為托瑪士‧馬洛利的作品《亞瑟王之死》進行插畫,嶄露頭角
【莎樂美時期】
王爾德在1892年發表了劇作《莎樂美》的法文版,比亞茲萊則在隔年的 The Studio 雜誌創刊號發表了《莎樂美》的插畫
【The Yellow Book時期】
1894年擔任 The Yellow Book 雜誌美編,1895年王爾德因妨害風化罪而入獄,比亞茲萊則遭到池魚之殃而被解雇。
【SAVOY時期】
新雜誌 SAVOY 讓比亞茲萊東山再起,之後主要是《剪髮記》及《莉西翠塔》兩部作品的插畫
【晚年時期】
在1898年為劇本《沃爾普尼》(VOLPONE) 設計的封面、章首插畫,這是比亞茲萊最後一個作品
「我相信,心靈遭受困難才是冷漠和無趣的根源,而非身體的疲憊。」
翻閱比亞茲萊生命結束前的信件,其實是一連串、不斷的抒發身體苦痛、好轉、以及憂心惡化的囈語:
「這一陣子,我在各方面都崩潰了,極其害怕醫生。」
「今天我覺得好一點了…」
「我也許只能活幾年了,也許更長。」
如同在《比亞茲萊的插畫世界》一書的封面所云:
「這顆閃亮的流星劃過藝術的夜空,影響深遠,時至今日,人們仍能看見他絢麗的光芒……」
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可以透過比亞茲萊的作品看到他絢麗的光芒,甚至我也願意相信,再經過幾個一百多年,這絢麗的光芒依舊會存在吧!
參考書籍:
比亞茲萊的插畫世界 -迷人的怪誕,美麗的邪惡
作者:許麗雯
出版社:信實文化
出版日期: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8420823
比亞茲萊︰最後的通信 The Last Letters
作者:[英]比亞茲萊
譯者:張恆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
語言:簡體中文 ISBN:9787802258099
參考網站:
http://beardsley.artpassions.net/
http://en.wikipedia.org/wiki/Aubrey_Beardsley
http://www.bromer.com/onlinecat2_yellowbook.html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黃郁棋(灰狼)2010/07/07 15:48
難「得」一遇,不小心打錯字囉。
看到第一張比亞茲萊的肖像,
覺得他生前應是十分極端的人物,如同Baudelaire。
極端的人生(價值)觀帶給人痛苦,
也帶給身旁的人痛苦,但是偉大的藝術卻往往由是而生。
於是,世界文學名著,世界級的藝術家,有很多都早早殞命,卒於自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