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武士周報試刊39》封面主文1
------2009台灣大未來系列3
前言:馬劉內閣面臨的是嚴重的「信心危機」,個個驚恐,他們不知道將是誰倒霉,能躲則躲,能閃則閃,怕講錯了話,搞錯了事,就要被轟下台。
泥漿裡的菩薩,別說「救苦救難」了,自己能不能脫身?都還在未定之天呢!
元旦講話,面對2009年勢必更嚴峻的考驗,馬英九對公務員話講的很重,要求公務員要像菩薩般「聞聲救苦」,但是,當公務員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之際,根本聽聞不到人民百姓之苦,怎麼可能去救苦?
過去的七個月,台灣的公務員正是如此的像一灘又一灘的爛泥,他們過日子的方法只有「四字訣」──「等因奉此」,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外面的世界和他們沒有關係,又有職缺等詮敘保障,烏龜比長壽,個個比政務官還有保障,誰會吃飽沒事找自己的麻煩?
》》烏龜比長壽,文官不任事
所以,這些官就是埋首案頭當中,失業嚴重,那是勞委會的事,與我何干?老舊橋樑危急,那是公路局的事,水利署官員也不想管是不是橋墩已被盜沙石挖到橋墩凌空,后豐大橋就是如此斷的。
還有,中央要濟貧,地方不想管,颱風大淹水,縣市長不問自己的責任,炮轟中央就對了;原住民孩子吃不到營養午餐,先吵一遍該是教育部;還是內政部;或是原民會該來管?
特偵組八個檢察官查扁案查到昏天暗地,金管會急忙忙端出「二次金改無瑕疵」報告不想多惹事;央行總裁建議存款「全額保障」,金管會文官覺得「被騎到頭上」,非要搞個「三百萬上限」‧‧‧
更扯的是,政府有三十幾個部會,過去兩百多天以來,教育部不見了、原民會不見了、國科會消失了、退輔會只有在榮總人事案才出現、蒙藏委員會、僑務委員會、青輔會‧‧‧人間蒸發,不知飄杳在何方?
馬政府劉內閣的統治,最荒謬的就在此,明明國家有幾十萬文官,可是個個「離散化」,都成了一盤又一盤的沙。
》》信心危機,當官的比人民更慌
執政一段時間後,馬英九及他的閣揆劉兆玄已經完全了解到,馬劉政權所處情境的險峻。對外則遭逢百年難得一見的經濟不景氣,對內則是面對經年累月幾已瀕臨崩解邊緣的文官體系,還有,上任後諸事不順,竟讓原本都是一時之選的閣員們,信心脆弱到進退失據;內外交相攻之下,馬劉內閣面臨的是嚴重的「信心危機」。
以最近驚擾許多人民的「無薪假」因應為例,當勞工團體上街頭,政府官署裡面的許多政務官,個個驚恐,他們不知道將是誰倒霉,能躲則躲,能閃則閃,怕講錯了話,就要被轟下台。
於是,總統府、行政院都沒有人肯出面,到了勞委會,主委不出面、副主委不出面、局處長也不出面,推派了一個雖然等級是簡任高階文官,但非業務直接主管的技監出面。
怕什麼?因為高官怕講錯話,就又惹了麻煩。私底下,勞委會的副主委層級官員更透露,勞委會一向是最弱勢部會,手中工具有限,需要經建與社福等部會跨部協商。也就是說需要政院層級,派出政務委員層級出面統合。但是,劉兆玄還沒不下令,政院內高官就不會有人「自動請櫻」,大家都不想自找麻煩。
》》馬劉空轉,醬缸不動如山
於是,台灣人民看到了一個如下的圖像:
那是一個叫作「政府」的大醬缸,醬缸中心只有馬英九與劉兆玄等少數幾隻手,握著木棒想攪動醬缸。但是,文官惰性像是粘性超強的泥漿,能量一再消磨,任憑馬英九與劉兆玄怎麼攪動,醬缸不動如山。
政府「存而不在」,台灣「有官無政府」,停擺、遲緩、無效率。偏偏面對的是百年以來史無前例的經濟大風暴,有這樣的政府機器,馬英九與劉兆玄註定白忙,必然是空有政策,卻無落實。
除非馬英九和劉兆玄能在新年度展現霹靂手段,不然,馬英九與劉兆玄在2009年,一定會面對更大的民怨、聲望更會狂跌。
遭殃的,當然還是在經濟寒冬中的黎民百姓,人民會說:政府有何用,不如垮了吧!
怎麼會這樣?這才是馬英九與劉兆玄面對2009年局勢時,必需放在心上,找到方法去解決的。光是靠總統講話,沒用!
》》文官不自強,有官無政府
台灣的文官機器的素質一向很高,個個的學歷都足以到各大學內當主力教授。
但是,並沒有真正發揮功能,為什麼?馬英九與劉兆玄等人認為是過去「專業不受重視,從總統到各部長,往往都是從「政治需求」,就任後,從馬英九的總統府與劉兆玄以降的許多重出江湖的「次長內閣」們,對於他們當年當文官時,以及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他們的老朋友、舊部屬受到的干預,既感歎又憤慨。
劉兆玄等人堅信,政府要有效能,文官需自強。他們像是埋首沙堆的鴕鳥,一廂情願地相信「感召」,不願意面對政府機器將崩潰的真相。
在「自欺」的自我痲痺中,馬政府劉內閣高官都不願意一個口令、一個動作地去指揮與重整政府機器,他們相信,提綱楔領就夠了,一個好的文官,只要有了方向,又獲得足夠大的揮灑空間,創新施政才能落實。
問題是,文官怎敢?他們多年以來習慣於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他們怕政務官「初一十五不一樣」,少做少錯,不作當然不錯。
更重要的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還愈演愈烈!
因為馬英九自己就常常「初一十五不一樣」,該管的大事,常常跑到「第二線」,一個「兩岸三通後,機票可以減少幾千元?」把國民黨黨鞭於相關官員困在辦公室裡討論好幾小時。下了鄉,還像地方民代一樣,「買不到票來找我」,蘇花高大政不管,124張票和台鐵站長搶工作。
公務員聽誰的?
這種政務官和事務官的落差,已經不是「新政府與舊官僚」的問題了,更重要的是,一個政府,兩個世界,整個國家機器,就像一堆沒有契合的連桿和齒輪,運轉起來,ㄔㄔ作響,七零八落。
》》一個國家,兩個政府
這現象會發生,其實早從馬英九競選期間就開始了。
「準備好了」,對馬英九而言,他並不想把他當成是口號。事實上,馬英九足足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在準備他的施政藍圖。
馬英九是在二○○七三月起,就委由高朗籌組「國政家教班」了,高朗的特質是謙恭守禮,耐性極佳,口不出惡聲,磨功十足。馬英九透過高朗當「聯絡人」,密集請益了許多國民黨的前朝政務官、行政體系資深專業文官、有實務經驗的專家學者,以及由社運出身的林正修引薦的「基進派」年約35到45的新世代學者,密集學習治國的基本觀念。
眾多意見的問題是難以整合,國民黨「榮譽主席」儘管對馬英九「時有忤逆」常有不悅意向公諸於世,但連爺爺基本上還是「關愛」馬英九的,儘管對馬英九的布局很有意見,但連戰仍多次交待他的根據地,國民黨智庫「務必要毫無保留、毫無芥蒂」的幫馬英九。
政策方面,則由前國民黨智庫執行長蔡勳雄當窗口統籌下,高朗和蔡勳雄成了催生馬英九「治國藍圖」的「催生婆」,薛香川則是負責聯絡、朱雲鵬負責整何財經政策。
馬英九的治國藍圖是如此產生的,先由智庫提出草案,高朗連絡他拉起來的「台大幫」學者隊伍研究,並邀林正修、詹澈與楊渡和葉金川找來的「基進派」刺激創意,然後由金溥聰等文宣團隊共商,形成集體智慧版。
等到蕭萬長與詹啟賢加盟馬團隊後,二○○七年七、八月之後,馬英九的「國政家教班」運轉變順了,一方面是在蔡、高奔走下,三路人馬彼此都互有瞭解,另一方面,蕭萬長與詹啟賢兩位都是深具經驗的政務官,擅於去蕪存菁、異中求同。
馬英九對「政策」的關注超乎尋常,一方面是因馬英九的「龜毛」性格使然,他不希望政見端出後,有疏漏被對手引為笑柄。
其次,是來自文宣系統的策略,金溥聰等人深知在選戰中,「政見」並不是討好的文宣,但既然要強調「馬蕭執政拚民生經濟」,「旁雜無所不包」的「十八大項,數千條、好幾萬字」的政見許諾,想的是要彰顯馬英九是「有備而來」的形象。
馬英九每周至少有兩次針對政見開會,每次至少三小時,然後,廣徵意見,帶到Long Stay 詢問基層見解,然後再修,光是「青年政策」就修了四次,可見費工程度。但也正因如此,馬英九的政見,都是瑣瑣碎碎,很難讓人有印象,成了選舉期間馬英九文宣之難題。
這難題,到了馬英九當選之後,問題更複雜。
》》搞政見與當官的各行其是
2008年情人節時,馬太太周美青說馬英九對下屬「不夠體貼」,其實,還是太「美化」夫婿了,事實上,馬英九的「用人術」上,往往是冷酷,非常「工具理性」,以「功能導向」為主軸。
以「功臣」當「工具」,沒有「用盡則丟」就算是寬厚了,遑論「體貼」?
千萬不要只看到那個在教養上,熟讀四書五經的馬英九,總是一副溫良恭儉讓;更要注意,在政治性格上,才踏出校門就緊跟著蔣經國身邊學習,馬英九其實總有著一種「權柄」不容旁落,天威難測的政治用人風格。
這種用人風格,在馬英九當選之後,為了突顯「選舉團隊不等於治國團隊」,馬英九的最核心幕僚金溥聰率先「以身作則」,「不當官、不入閣」,問題是,凡事都有一體兩面,金溥聰展現了灑脫,卻沒想到也變成了馬英九團隊的「指標壓力」:連金溥聰都不保證有位置了,誰保證分得到?連金溥聰都一介不取了,誰還好意思去跟馬英九要?
這是讓人讚許的美德,也埋下了馬英九的「國政家教班」和「九萬兆政府」是兩批陌生人的怪異現象。
金溥聰不入閣了,馬蕭競選總部的幹部也紛紛求去,但從322到520,馬英九還有許多事情要面對,還是需要處理許多事。誰來管?沒有人有專職與專責來管。
》》任務編組風行,常規機制停擺
馬英九應對事情,竟成了「任務編組」成習,遇事解事,碰一個事,找一個人,搞到背後怨聲載道,一團混亂。
例如,陳水扁拋出
又例如,520就職大典,前半段是羅智強負責聯絡,最後兩周又換成王郁琦負責,整個馬蕭辦公室並沒有專職員工負責,而是靠「志工」,內部整合一團亂,後來搞出吳伯雄的座位問題、李登輝的太早起問題、幫媒體「定顏色」紛擾,根本就是其來有自。
更糟糕的是,馬英九想要貫澈他的「國政藍圖」,但卻沒讓他的「國政教師」們入閣,政見如何落實成政策?根本就對不上盤。偏偏這些「國政教師」意見還特多,馬劉政府也愛「多聽」,搞到沒人是主其事的主管單位。
回想一下,從上任至今,這個政府搞了多少專案小組了?有哪一個決策不是部會、院本部、總統府和「親近總統人士」與「黨政高層」都在隔空喊話。請問:那些文官要聽誰的?
當然躲在醬缸裡,無事不生波,最安全!
一團醬缸,如何「聞聲救苦」?這才是馬英九面對2009年的真正難題,沒去面對檢討與解決這個亂象,再多的政策與方針。答案都只有一個:沒用!
---------2009年台灣大未來系列
《相關文章》
============================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9樓. 平凡2009/01/18 12:16首長務實有擔當,自然上行下效
首長務實有擔當,自然上行下效,風行草偃。首長如無擔當,部屬亦會有樣學樣,吃虧的,還是小老百姓。天下、卓越雜誌曾報導,前宜蘭縣長陳定南、前高雄市長謝長廷,領導多屬國民黨藉之員工、及國民黨席次過半之議會,仍績效斐然。此說明首長的能力、擔當之重要性。
諸葛亮出師表說過,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亦同。古有明訓,馬政府從行政到立法、從中央到地方,可說完全執政,在這種情形下,若施政無方,如何面對天下百姓?
- 18樓. 魔師帆正東2009/01/08 08:56◎劉院長,小心啊!
‧
引用文章:「 別急著胡牌 」
馬總統在元旦祝詞時談到:「每一位公務員都要有像
觀世音菩薩那種“聞聲救苦”的慈悲心。」胡志強對
於民眾寫到「市長信箱」的信,要求同仁,三天之內
一定要回信。
胡志強還會選10封左右的來信,給予回電。他打電話
不是要市民喜歡他,而是要讓市府團隊注意到,如果
市長能打,你們為什麼不能打?這樣的努力使市府團
隊的觀念得到改變。
-
由馬總統在元旦祝詞時的談話,可以得知:聞聲救苦
的﹝胡志強﹞將在 農曆年後 籌組〝戰鬥內閣〞 !有鑑於劉內閣部份的成員怕講錯話,遇到媒體時能躲
則躲、能閃則閃。馬總統已暗中籌劃由﹝胡志強﹞組
閣。
劉院長,小心啊!延攬口才極佳的蘇俊賓,只是前奏曲
而已。真正的重頭戲,是讓能言善道的﹝胡志強﹞接閣
揆!~
要相信老母娘是唯一正法 - 17樓. X-ray2009/01/08 03:58缺乏領導統御能力的馬英九;性格決定一切…….
馬英九唯一感到自豪的是自己的「政治潔癖」,但政治潔癖不能當飯吃,他卻把它拿來當做累積政治聲望的資本;事實上「政治潔癖症」無助於治理國家,反而能壞事;太強調政治潔癖的結果,就是造成處理起事來,處處受限,綁手綁腳的,不敢放手去做一些該做的事;況且,有政治潔癖就不代表一定要自我設限,該做的還是應義無反顧的去做,不該成為自己不作為的一種藉口.
馬英九雖貌似謙卑,內心卻常固執的可怕;一根筋似乎永遠也難轉得過來,這似乎也是他內心中一種無名的優越感在作祟,所以他很少採納不合自己心意的建言;因此,雖然明明有著軟弱的個性卻加上一種固執己見的性格,而造就了今天的馬英九.
- 16樓. 魔師帆正東2009/01/07 12:28納智捷 須要 魔師
‧
魔師為了慶祝裕隆推出「納智捷」,將持續
撰寫魔師專欄。馬政府應廣納智囊團,拼經
濟才能傳出捷報啊!-
專欄連載(一) ─ 馬應效法孫運璿
專欄連載(二) ─ 武俠內閣 vs 戰鬥內閣
專欄連載(三) ─ 馬的風格:天威難測
... ...
專欄連載(七) ─ 胡牌 vs 武俠牌
「發放消費券」、「推動正體字列入世界文化
遺產」、「米其林餐廳評鑑指南」將發行台灣
版!
劉院長陸續推動一系列感動人心、讓台灣在世
界發光的政策。內閣成員們已經從剛上任時的
略顯青澀,轉變為現在的漸入佳境!
-
魔師在此呼籲馬總統:應讓劉兆玄院長繼續帶領
內閣團隊!魔師硬受鋒
英九難凝功
納智必奏捷
頸黑衝衝衝
-
魔師願意擔任 無給職顧問,我是 udn
的曹錦輝 啊!我的頸子晒得很黑,大家都叫我
“曹頸黑”
要相信老母娘是唯一正法 - 15樓. >>>2009/01/06 20:03無為而治...就是馬嬰久的中心思想;一切都等船到橋頭自然直吧!!!
無為而治...就是馬嬰久的中心思想;一切都等船到橋頭自然直吧!!!
台灣老百姓要有"耐性"...(哈!哈!)
- 14樓. X-ray2009/01/06 15:59缺乏領導統御能力的馬英九;性格決定一切…….
馬英九從他性格上的缺點來看,是造成今天各種困難局面的主因;
就是因為他太在乎那些反對他之人的意見和觀點,而自己本身又缺乏堅定的中心思想和大局觀,以致做起事來必須處處考慮到反對者的想法,而又需時時修正自己的看法,到最後是自己也作不了主,只好有樣學樣,見風轉舵,選擇容易而又不易得罪人的去做.
再加上偏軟的個性,對於公務人員的醬缸文化沒有大力要求改革的魄力,並且也缺乏這樣的遠見;同時對於政府下屬各個部門執行政策的大小官員當執行不力時,也沒有要求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相對的當政府高層本身發生問題時,負責官員也只是推,拖,拉,不能勇於負起責任;這樣的表現,能不讓全國的公務人員加以傚尤?
在一切都易流於政治化且愛無限上綱的台灣, 公務人員醬缸文化的形成是必然的,在過去八年中都早已形成,且不斷的惡化;實因前任領導人忙於貪污,文官体系早已形成空轉;而現任領導者卻因過於輕忽,而往往造成令出不行的窘境;因此辦起事來愈加窒礙難行,以致一事無成.
因此,若沒有一個意欲打破醬缸文化,且願意勇於負起責任的領導人,臺灣的狀況是不可能改善的,而且會愈益惡化下去. - 13樓. 魔師帆正東2009/01/06 12:57別急著胡牌
‧
引用文章:「 別急著胡牌 」
馬總統在元旦祝詞時談到:「每一位公務員都要有像
觀世音菩薩那種“聞聲救苦”的慈悲心。」胡志強對
於民眾寫到「市長信箱」的信,要求同仁,三天之內
一定要回信。
胡志強還會選10封左右的來信,給予回電。他打電話
不是要市民喜歡他,而是要讓市府團隊注意到,如果
市長能打,你們為什麼不能打?這樣的努力使市府團
隊的觀念得到改變。
-
由馬總統在元旦祝詞時的談話,可以得知:聞聲救苦
的﹝胡志強﹞將在農曆年後籌組〝戰鬥內閣〞 !有鑑於劉內閣部份的成員怕講錯話,遇到媒體時能躲
則躲、能閃則閃。馬總統已暗中籌劃由﹝胡志強﹞組
閣。
劉院長,小心啊!延攬口才極佳的蘇俊賓,只是前奏曲
而已。真正的重頭戲,是讓能言善道的﹝胡志強﹞接閣
揆!~
要相信老母娘是唯一正法 - 12樓. 3775452009/01/06 12:33醬缸中的馬英九
創夏兄沒當新聞局長真是可惜
不過未來三年多還有許多機會
- 11樓. 路人Z2009/01/06 09:36死的公務員積習
蠻好笑的,是內容雖然很清楚描述公務員的現況,
卻依然還是把公務員的不況的責任推給扁政府,
好似這些事都是d黨搞出來的,
但事實上公務員組織法是誰修訂的呢?
不管是哪個黨,政府就是政府,
沒必要為某個執政黨開脫!
事實上,這些消極,踢皮球現象卻早就不是新聞,
一但變該成機關的內規,文化,甚或歷史傳承,
去動它就變成了外來干預,阻礙內部升遷,破壞內部團結,
就像現在台北榮總的事件一樣.
雖然陳水扁現在很爛,
但是他在北市長任內的一項重要政績,
就是單一窗口,
有跟公務機關打交道的人就會知道,
這帶來多大時間便利,以及避免被層層公務員的印章刁難與剝削,
然而換了另一位馬市長,
那單一窗口的窗子突然由透明變成毛玻璃了.........
這絕非是那兩位市長個人人格的問題,
而是該所屬的公務機關,就算過了四年,
依然惰性不改,一但換人執政,又會回到那種死樣子,
以便等待新市長的命令,
大概花了2年才又改正這些公務單位的流程,
然後現任的郝市長,上任兩年多了,最近又要修正某些單位的單一窗口(這還是同黨的)............. - 10樓.2009/01/06 08:45金浦聰是幕後諸葛!,,,
大家都肯定金浦聰能夠不入閣,不入府,其實,這是他高招的地方!馬英九能夠沒有金浦聰嗎?殊不論,他們是否真的是同志,以過去北市府八年,馬英九只顧穿短褲,晃LP, 到處作秀,整亇台北市政,他根本無心,無能,真正去管,不是金浦聰,就是歐晉德, 就是葉金川替他管理市政,他連主計處給他的公文,特別費是公款要公用,他可以忙於[市政],無暇看到為由,替自己辯解,不知道特別費怎麼用,,,,而那亇昏庸,拍馬屁的蔡守訓,也聽信他的話, 據以判馬的無罪!真的,馬的當了總統,就不需要金浦聰嗎?於公,於私,於情,於理, 他,馬的,根本還是離不開他的同志愛人-金浦聰!金浦聰雖然隱身香港,但是,他們的熱線相信從沒有中斷,不是有一次,有一件事情,馬的一早八早就打電話給香港的友人,很高興的向他報告怎麼樣怎麼樣,這個人是誰?不用猜,也知道! 當然是金浦聰!今天, 台灣如此亂局,是否金浦聰暗中,做他,馬的,中國的密使,行使某種秘密任務?這才可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