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滬尾砲台


從一滴水紀念館後側面門出口,可通往國家第二級古蹟─ 滬尾砲台。
話說,中(滿清)法戰爭後,清廷命當時臺灣巡撫劉銘傳加強台海防務,劉氏便於基隆、滬尾、安平、旗后、澎湖等五處重要海口地區興築十座砲台基地,藉以抵禦外國軍隊入侵。其中碩果僅存的,是清光緒12年(1886)建造,以保衛淡水港的滬尾砲台,門額石碑上且由劉銘傳親題「北門鎖鑰」四個大字,顯示清廷對防禦外侮之重視。


穿過絲毫不見當年古戰場遺跡的和平公園,進入保存頗佳的滬尾砲台,倒是令人立刻興起思古幽情:砲台隱蔽叢林裡,長長的碎石子路是唯一出入口,引向遠遠的城牆拱門;隨著沙沙聲,走到城門口,斑駁灰黑的水泥牆向兩側伸展出去,城牆腳下一道壕溝圍繞保護著,抬眼門額上方,青色石碑上,劉銘傳所書「北門鎖鑰」紅色大字雖顯示出歲月痕跡,仍蒼勁有力、清晰可見;



走過厚重深長的城門甬道,是四周城牆圈圍的大片草地,間雜著若干建築遺跡,樹立著說明牌稱以現況保存,待日後挖掘、考證、修復;登上城牆牆垣,幾座砲台遺跡正對著淡水河出海口,還有煙囪形狀的通風排氣孔也都保留著;城牆內層的士兵寢室、儲藏間、辦公室等,目前開放為展示空間,陳列著中法戰爭和砲台相關的史料、以及過往淡水的老照片,默默訴說當年的故事,像是白頭宮女話當年。







站在景色清幽的砲台遺址上,居高臨下,俯瞰淡水河,風景固然極美,可難免觸景生情,鎮守北門的滬尾砲台倏忽轉為日軍砲兵練習場,如今列為古蹟供人憑弔,世事滄桑、煙雲多變,讓人不勝感慨。

後記:
一、年來,老同學健行陸續有以前的同事、同學、朋友加入,由原來4位基本成員增加到9條好漢在一班了,或許是退休人士要運動、要朋友,大家的需求相同,自然湊成一堆了,倒是輪流當召集人,選擇走的是更輕鬆易行、台階山路少、以健走為目的的大眾路線了。
二、滬尾砲台鄰近可順遊的景點不少,如 ─
台灣高爾夫球場 通稱淡水球場,創建於日據時代大正八年(1919),是台灣第一座高爾夫球場,為台灣高爾夫球運動的發源地,培育不少優秀的高爾夫球名將而名揚國際。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行政中心 館內的「臺灣高爾夫史蹟館」蒐羅豐富,相信愛好高爾夫球運動的人會喜歡。



雲門舞集劇場 預定四月落成開幕,這座新建築位於滬尾砲台後方,可從淡水球場旁邊、沿著滬尾砲台壕溝的小馬路前往。





滬尾砲台公園 原本是淡水球場的第六、七號球道,係佔用縣有地,而由台北縣政府收回,闢建為




新北市忠烈祠 青松環繞,肅穆簡樸,「烈祠松濤」有淡水八景之譽。走累了,不妨在忠烈祠旁的「媽媽嘴咖啡」歇歇腳,氣氛不錯喔。



- 20120909~19縱橫河南11天(四)~林州南太行輝縣萬仙山景區.寫生基地郭亮村. 紅岩絕壁大峽谷.絕壁長廊窗景裡外見鬼斧神工
- 20250825為吳先生暨夫人慶生的下午茶會.和退休老同事一起度過愉快的午茶時光.短暫卻回味無窮
- 20120909~19縱橫河南11天(三)~洛陽關林相傳是埋葬關公首級地.洛陽古城標誌麗景門城門雄偉.雲台山紅石峽深藏地表紅岩絕壁地質奇觀峽谷極品
- 20100618~0702桂冠絲綢之路青海湖兵馬俑15天之旅(九)~唐玄奘始建大雁塔保存印度帶回的梵本佛經.乾陵合葬唐高宗李治與皇后武則天兩朝皇帝.陵墓依山為陵氣勢恢宏
- 20250626瑠公公園新德里花圃井然有序.聆聽國泰全球投資趨勢論壇參詳玄機.新店生活圈周遭讓人喜歡的咖啡店
- 20100618~0702桂冠絲綢之路青海湖兵馬俑15天之旅(六)~登錄世界文化遺產的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能近距離觀賞微笑佛國令人衷心讚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