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日(9/20)原本想參觀立法院,但推測想參觀立法院議場的人會很多,因在電視上常可看到立委們在那兒問政、大打出手,已夠吸睛了,平常又沒機會進去,趁古蹟日開放參觀,能到國會殿堂現場一探究竟,確實吸引人。如此這般設想,遂退而求其次,午後動身,選擇去公賣局(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總公司,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4號),沒想到抵達現場時,已見長長人龍排隊,自公園路、南昌路交叉口,沿南昌路一路蜿蜒轉進巷弄裡了,人潮擁擠眾多,當下決定放棄排隊,就近改參觀斜對面的台博館南門園區算了。


〈公賣局的前身為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專賣局,係日人為控制鴉片、鹽、樟腦、菸、酒、火柴、度量衡及石油等重要民生物資,而於1901年設置專賣局,以操控產銷大權,收入作為總督府最主要財源。這座聳立在南門外的百年紅磚建築廳舍由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設計,神戶組施工,始建於1912年7月,先興建兩翼,最後於兩翼交接處擴建半圓型中央尖塔,全館於1922年落成,建築高度約18公尺,採用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壁體,地上3層,中央塔樓部分為6層,平面呈曲尺形;建築風格結合英國紅磚建築與後期文藝復興樣式,除了尖塔樓的半圓形山頭外,外觀與同一時期落成的總督府極為相似,皆具紅白色水平橫帶式樣、浮塑裝飾、馬薩式屋頂、柱式、山牆、翼塔、門廳及拱廊等設計,造型華麗,於1998年獲指定為國定古蹟。目前仍是菸酒公司的行政大樓,是辦公區域,所以每年只在9月第三個週末的全國古蹟日開放參觀,僅入館大廳到2樓樓梯,實際開放的空間不多。〉




其實,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前身就是臺灣總督府專賣局的臺北南門工場,創建於1899年,原為提煉樟腦與加工製造鴉片為主的大型化學工廠,是日據時代台灣唯一的公營樟腦加工廠,也曾是東亞規模最大的樟腦和鴉片加工廠。光復後由公賣局接收,之後因公賣業務陸續縮減為菸、酒、樟腦三項,名稱也先後改稱為臺灣省樟腦煉製廠、臺灣省樟腦廠,1967年12月樟腦開放民營,遂停工廢廠,目前留存建築物僅有樟腦倉庫(紅樓)、物品倉庫(小白宮)和四百石貯水槽等古蹟建築物,基地面積不及原有的八分之一。1998年南門工場由內政部指定為國定古蹟,國有財產局於2006年撥交臺灣博物館,規劃為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館,以歷史物件與遺跡現地展示的方式,呈現臺灣百年前的樟腦與鴉片產業歷史。看起來,選擇參觀台博館南門園區還是正確的,比起公賣局來更有看頭。(請參閱:「20240201信步走訪台灣博物館南門館園區.紅樓.小白宮.四百石貯水池.1915荷造り場餐廳https://blog.udn.com/jkt19813/180677049」)









紅樓建於1914年,有兩層樓展廳,一樓是常設展,主題為樟腦和鴉片相關產業;二樓為台灣產業史特展廳,目前是永續環保主題,展出「未來戰士-永續地球環境特展」,邀請觀眾觀展時,化身未來戰士,為地球面臨的空氣、水、土地、生物等32個危機議題,透過互動式多媒體、標本和模型,經一系列思考、選擇及探索後,提出永續地球環境的解方。一、二樓展廳主題不同,佈展風格也迥然不同。小白宮作為多功能展演空間,落成於1902年,是南門工場內最古老的建築物,沒有活動時內部空蕩蕩,僅有一面說明牆和少數古文物展示。還有,別忘了觀賞古色古香的百年古蹟建築外觀:紅樓是紅磚混合鋼筋混凝土構造的兩層樓,加上前方單斜鐵骨造屋架荷造場,紅磚外牆上裝飾著美麗的白色飾帶;小白宮則是少見的石造建築,牆面由拆除清代臺北府城城牆的唭哩岸石組成,外觀灰白,致有小白宮美稱。





是日,1915荷造り場餐廳有婚禮喜宴包場,無緣在內用餐了,只能從後院水池前望一眼,欣賞寧靜之美。之後,轉往中正紀念堂戲劇院裡頭的風景書店咖啡廳,書香靜謐氛圍永遠吸引人,室內開放空間,座位舒適,放空吃一份簡餐,偷得浮生半日閒。





- 20251017崇光社大歌唱班同學演唱挑戰伍佰16度音域的"再度重相逢"
- 20120909~19縱橫河南11天(五)~林州紅旗渠引漳入林水利工程改善缺水貧困山區.太行大峽谷見識北雄山水景觀.王相岩傅說拜相成就太行魂
- 20120909~19縱橫河南11天(四)~林州南太行輝縣萬仙山景區.寫生基地郭亮村. 紅岩絕壁大峽谷.絕壁長廊窗景裡外見鬼斧神工
- 20251002老友舊地重遊大湖公園.溽暑曝曬行程縮水.Triple Cafe用午餐
- 20250825為吳先生暨夫人慶生的下午茶會.和退休老同事一起度過愉快的午茶時光.短暫卻回味無窮
- 20250912崇光社大歌唱班秋季班開學. 9/26課後同學聚餐感謝老師教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