祆教與善惡審判觀念
2012/10/29 01:11
瀏覽22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蒲慕州《西洋上古文化》:
對於波斯王大流士而言,
他將自己一切的成就都歸功於他的神阿胡拉馬茲達,
衪是天地萬物、人類幸福的創造者。
可以確定的是,阿胡拉馬茲達原是由阿胡拉(Lord)
和馬茲達(widom)兩字結合而成的,在大流士所留下的一些文獻中,
他宣稱阿胡拉馬茲達所關心的是正義和罪惡的相爭,
衪的目的自然是揚善除惡,
這也是以瑣羅亞斯德為創始人的祆教中所闡述的主題。
他是一個企圖改革波斯古老宗教信仰的一位先知。
在他的教義中,智慧之神阿胡拉馬茲達近乎一個抽象的觀念,
而其主要任務就在解決善與惡的問題。
在他的觀念中,善與惡是宇宙初生之時就存在的雙生兒,
兩者在人心中不斷衝突,最後終將在他們的創造者阿胡拉馬茲達之前得到解決,
這就是人死之後的審判。
凡行善者,將入至善的天堂,
行惡者則前往罪惡之城,那兒只有無盡的痛苦、黑暗。
至於那些心意不定,行為得失參半的人,則將住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地方。
在祆教的描述中,人死之後要經過一段路途才能達到「另一個世界」,
這是古印歐民族共有的宗教觀念,
譬如兩河流域和希臘的宗教中就有類似的想法。
瑣羅亞斯德將這種觀念加上「死後審判」的想法,
就更凸顯其信仰揚善抑惡的倫理觀。不過,
這種死後審判的觀念與埃及的奧塞利斯信仰之間是否有任何關係,尚不能確定。
對於波斯王大流士而言,
他將自己一切的成就都歸功於他的神阿胡拉馬茲達,
衪是天地萬物、人類幸福的創造者。
可以確定的是,阿胡拉馬茲達原是由阿胡拉(Lord)
和馬茲達(widom)兩字結合而成的,在大流士所留下的一些文獻中,
他宣稱阿胡拉馬茲達所關心的是正義和罪惡的相爭,
衪的目的自然是揚善除惡,
這也是以瑣羅亞斯德為創始人的祆教中所闡述的主題。
他是一個企圖改革波斯古老宗教信仰的一位先知。
在他的教義中,智慧之神阿胡拉馬茲達近乎一個抽象的觀念,
而其主要任務就在解決善與惡的問題。
在他的觀念中,善與惡是宇宙初生之時就存在的雙生兒,
兩者在人心中不斷衝突,最後終將在他們的創造者阿胡拉馬茲達之前得到解決,
這就是人死之後的審判。
凡行善者,將入至善的天堂,
行惡者則前往罪惡之城,那兒只有無盡的痛苦、黑暗。
至於那些心意不定,行為得失參半的人,則將住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地方。
在祆教的描述中,人死之後要經過一段路途才能達到「另一個世界」,
這是古印歐民族共有的宗教觀念,
譬如兩河流域和希臘的宗教中就有類似的想法。
瑣羅亞斯德將這種觀念加上「死後審判」的想法,
就更凸顯其信仰揚善抑惡的倫理觀。不過,
這種死後審判的觀念與埃及的奧塞利斯信仰之間是否有任何關係,尚不能確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