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冠英事件已逐漸進入尾聲,然而對於整起事件我仍然覺得有不能己者,謹略述幾點感想於後:
1. 這件事真正應當觀察的角度是: 誰是這次事件的最後獲利者 。現在事情慢慢過去,套句股票術語「浮額出盡」,真相逐漸顯現,最後獲利者顯然是謝系人馬以及跟隨炒作的媒體。看了直到昨天晚上( 27/3 )還在以此為主打收視率話題的談話節目是那幾家媒體就明白了。而真正的受害者則是廣大的不分藍綠的族群。
2. 郭冠英所謂的「我們是高級的外省人哦」,很明顯的是一種自嘲式的、自我挖苦式的文字,他是挖苦真正的所謂高級的外省的(高級的外省人是不屑吃這種路邊攤小吃的),所以郭會去高級的外省人不會去的圓環的蚵仔煎攤子,而帶路的自然是一位本省人士。很明顯的是大傢伙被誤導而跟著管婆在張飛打岳飛,真正是在打迷糊戰。而用了如此排山倒海的、不成比例的集全國兩大政黨加上藍綠名嘴齊聲來批判一個 9 職等小公務員 3 年前寫的一篇文章,令人深深感覺台灣已實質進入第三世界國家,真的有夠悲哀。
3. 其實真正問題的核心在 1. 族群的尊嚴及 2. 人權及言論自由究竟是誰比較優先。因為優先次序一擺出來,其餘的就不必談了。美國從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在愛國主義的招牌下,什麼偉大理念通通都站到一邊涼快如同羅素被關一樣,所以說 「愛國主義是流氓的最後庇護所」。胡忠信是個喜歡掉書袋的人,這句名言他是經常朗朗上口的,何以碰到郭冠英的事件就轉彎了呢?,變成人權及言論自由是次要的了,可見說得一嘴好菜卻不知菜鏟、鍋子如何拿的人是到處都有的。至於名嘴如陳鳳馨、蔡政元、黃創夏等他們離自由主義的理解,比胡忠信還差一大段,就更不必提了。所以台灣所謂的泛藍或泛綠的名嘴,在自由主義的照妖鏡下,通通是不及格的。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不能正經2009/03/29 17:05就是因為不及格
名嘴才有通告費嘛,
這是傻人有傻福啦~
的確如此 筍子 於 2009/03/29 20:45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