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徐新漢: 厚愛留芳
2009/10/10 02:04
瀏覽547
迴響0
推薦8
引用0


承蒙「不二出版社」社長林佛兒先生的厚愛,授權本會(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希望文坊」布落格刊出「不二出版社」14年前出版的「周修棣遺著《鯨兒》」一書全文,謹此致萬分謝意。
林佛兒先生從事出版事業多年,並為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之創會會長,當(1995年) 林會長首次展讀修棣遺作,即深受感動,慨允由他主持的「不二出版社」付梓出版。我們班上(政大新聞系二十四期)同學還合資買了兩千本贈送親友。由於《鯨兒》這本書真實故事感人,深獲各界的好評,也「賺」了不少眼淚。

台北的民生報記者為此在1996年還越洋打長途電話作專訪,才知道《鯨兒》已出了很多「刷」。(見附錄)

前(2007)年5月在母校的第五屆世界政大校友嘉年華會上,住在加拿大首都渥太華的何鈞偉校友問我還有沒有《鯨兒》這本書﹖我說只剩一本,他說和周修棣在校時是天主教友,很多教友們甚至遠在澳洲的也要索來看。這本書周遊列國後,到今年的八月何校友來溫哥華參加第六屆世界政大校友嘉年華會時才原書歸還。

周修棣罹癌逝世15年了,她的遺作到現在還有人搶著看,足見其流暢無華之文字所承載的深情,歷久彌新。

為此,本會特別情商林會長惠准轉載,住在台南的林會長電話裡說,周修棣的光輝母性感人肺腑,欣然授權本會全文轉載《鯨兒》」一書,使其遺愛永遠流芳人間。

徐新漢2009年10月7日於溫哥華


附錄【1996-03-17/民生報】

母子並肩勇敢抗癌 奈何無力回天相繼過世
周修棣遺著《鯨兒》從美加震撼回台灣

【記者徐開塵/報導】
●這是一個真人真事、有血有淚的故事。
《鯨兒》一書去年問世,沒有大做廣告或促銷活動,卻不時有人以三、五十本,甚至一次購買五百本的大手筆,向不二出版社訂購此書,分贈親友。因為這本書記述一對母子勇敢對抗癌症卻相繼過世的故事,而作者周修棣正是他們的大學同學,本書是周修棣過世後,同學合力促成出版。
作者在前言寫道:「我的愛子──德劭,在世僅僅十八年。那時他是高中十一年級學生,正要開始多瞭解一些這個綠色星球……,不知從何處鑽出來在他右肋下方的小痛,竟演變成奪人性命的疾病──肝癌!」
這個有如青天霹靂的消息,並未擊垮溫馨、甜蜜的四口之家,男孩鎮靜迎戰病魔,充滿信心的面對每一次治療的態度,使他像強而有力的磁鐵,將一家人的心和情感緊緊繫在一起。
為了與愛子並肩抗癌,周修棣辭掉工作,專心照顧兒子。從兒子發病到過世的十四個月裡,她記下母子一起奮鬥的點滴。沒想到兒子走後一年,她也因肝癌過世,第一本書,也成為遺作。
周修棣政大新聞系畢業,赴美後走上設計之路。一九八九年同學慶祝畢業二十五年,在美、加同學聚會,周修棣一家人和樂融融的景象,同學記憶猶新。可是九四年畢業三十年慶在美國的大團圓,她傳來一封信,除了提及與昔日同窗重聚的渴望,也告知愛子病逝、自己正受癌症所苦的現況。
世界日報溫哥華社總編輯徐新漢談到那次難忘的同學會時表示,讀信後大家痛哭失聲,當下決定轉往洛杉磯探望周修棣,並協助她出版《鯨兒》一書。
周修棣以英文寫書,找不到出版社,於是徐新漢建議她用國語錄音,再由同學整理成文字。但她一邊說一邊哭,錄不成句,最後還是以原文翻譯。徐新漢說:「前二、三章書稿翻成中文後,她都看過、修過,可是後來她就走了,連書都沒看到。」
徐新漢將書稿推荐給身兼加拿大華文作家協會會長的「不二出版社」負責人林佛兒,林佛兒看後深受感動,迅速印行。徐新漢說,周修棣認為兒子勇敢抗癌有如不懼大海的鯨魚,因此他為本書取名《鯨兒》。
獲悉本書的市場反應不錯,徐新漢十分欣慰。他說,有不少旅居美洲的中國人罹患肝疾,這本書的出版不僅是為老同學完成遺願,也希望這對母子抗癌的故事,對於遭遇相同的人有參考意義。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散文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