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追求超文明,總有一天被文明過度所厭煩,反而回過頭找尋古老的回憶,這也是現今「復古風」當道的原因吧。
宜蘭傳統藝術中心的設立,剛好應運這股「復古風」的熱潮。
說到傳統,有些人會把它想成古板的習俗,再說到傳統藝術,有些人則會把它想成落伍的手藝,總之就是跟不上時代的腳步。
事實上,傳統是隱喻在生活中的文化,傳統藝術是人們對生活的感觸、加以創造並兼具美感的產物,從老祖先手裡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如果要說跟不上流行的腳步,只能說傳統藝術附帶的經濟價值不高,漸漸被人們遺棄罷了!
傳藝中心以推動民間藝術保存、搶救傳統技藝為宗旨,由33間店舖組成的民藝街坊,邀請許多學有專精的工藝師傅進駐,教作紙藝、童玩、古早味手工零食等等商品,十分受歡迎。
傳統藝術並不意味著不流行,一樣可以「把老技藝轉成觀光財」。
我在這裡替傳統喊冤,好像和現代作對,難道傳統與現代一定是互相干格的嗎?當然未必。
藉由木石、花草等現代裝置,融入仿古建築的每個角落,塑造出古今融合的人文意象。
透過美麗花朵的綻放,似乎隱約看到傳統與現代的和解。
位於園區南側的工藝傳習街,則偏向現代藝術創作的展示。
瓦愣紙作的大頭狗,唯妙唯肖。
不論傳統藝術或現代藝術,創作靈感多來自於日常生活當中,這組小孩攀牆偷看免費電影的雕塑,或許是深植在創作者腦海中的畫面吧?
就像小時候穿木屐的印象,長大以後仍會躍躍欲試。
木屐扣扣的聲音,還會留傳給下一代……。
工藝傳習所是傳藝師及傳藝生的研究室,像水上船屋的建築,有別於園區裡面仿古的格局。
在水池邊,看到那根綁著豬肉的竹子,好面熟啊,原來是幾個戲劇系女學生在練習「桃花女鬥周公」的角色情節,她們很大方的把竹子拿得高高的讓我拍照,卻又害羞的要我別拍到她們的臉,這可難為我了,怎麼也避不開,乾脆全入鏡,她們傳承傳統藝術的努力,我想要讓大家看見。
為了將民初的傳統聚落完整重現,傳藝中心也建了一座廟,據說當時斟酌要請什麼神傷透腦筋,避免爭議之故,最後決定以祭祀文昌帝君為主。
文昌帝君是主管讀書考試之神,現在正逢考季,許多考生來此虔誠膜拜。
以文昌香舖手工現製的香祭拜文昌帝君,助祐金榜題名的機率會更高吧?
除了新建一座廟,傳藝中心還把一座古厝搬回來。
建於1877年的黃舉人宅,傳說原為黃舉人的第四位姨太太所有,在都市計畫中差點被拆除,幸好有傳藝中心出面接手,由宜蘭市搬運過來重組,一磚一瓦完好保存,如果沒有意外,應該可以長期安居落戶了。
這座已有120年歷史的古宅,是典型三合院形式,以紅磚砌牆,柱身及窗框皆為木造,沒有太多的刻花裝飾,卻有傳統建築的樸實美麗。
重組之後的舉人宅,從裡到外皆塗上一層嶄新的油彩,完全看不出「古」意,這是唯一可惜之處。
舉人宅正門牆上立著一把尺,遊客喜歡貼尺量身高,而且一定還要拍照紀念。
哇,這尺好神奇,居然把身高長度劃分為財、病、離、義、官、劫、害、本八格,如果身高在175公分上下的人就是「財」,難怪每個人都想量量看,自己的身高帶不帶「財」?
就算量到了「財」,也別太高興,因為這是「魯班尺」。
魯班尺是巧聖仙師魯班公發明的,又稱魯班真尺、門公尺,長一尺四寸一分,以生老病死苦五字為基礎,分為八格,四吉四兇,古代工匠訂製陽宅建築及廚灶神桌都會依照魯班尺的尺寸,將樑的高度、房的面積(長寬)、門的尺寸等都定位在吉字上。
魯班尺一個單位長度換算下來為 42.9公分,剛好可以粗略等分吉凶八格,年輕學生們,玩玩量身高無傷大雅,但可別認了真,量到了「吉」,別高興過了頭,量到了「兇」,也別灰心失望,人生的定位絕不會在一把尺上。
古人創作魯班尺,有其時代背景,信者誠承,疑者敬而參考之,如同傳統不是教人迷信,而是吸取古人智慧的結晶,少走一點冤枉路,讓生活更美好。
資訊來源:宜蘭傳統藝術中心
- 6樓. 鳳彩翎:阿9公然侮辱2009/07/10 13:14呵呵!樓下貴賓...
別緊張 說不定185以上像王建民
- 5樓. 蕃茄余小薰薰2009/07/10 08:26看來長太高也不太好
矮一點到是可以穿鞋子撐到吉字!
- 4樓. 鳳彩翎:阿9公然侮辱2009/07/08 20:59今天最高興的是...
我身高170.5
恭喜恭喜 蝶非 於 2009/07/10 12:19回覆 - 3樓. OK繃~ 暫休2009/07/08 11:27傳藝
傳藝中心我去過好多次,
它還有很多不定期的傳統藝術展覽和表演、音樂會..等,
是值得一再遊玩的地方,
個人深覺傳統藝術的傳承不易,大多因為〝無法生財〞,
若發展〝觀光財〞,又不免得有些改良、創新或跟上一些流行...
我想,傳藝者的熱忱和堅持是很值得敬佩的~
- 2樓. 梅子綠2009/07/08 10:19魯班尺
以前工作的時候,魯班尺是我天天要用到的東西,雖然時代越來越進步,曾接觸過的客戶算下來,相信這老祖先留下來的東西的人真的是非常非常的多唷! - 1樓. 竹子2009/07/08 08:59傳藝中心
只在三年前來過這裡一次,沒待多久走馬看花的.
謝謝蝶非連著兩篇這麼詳細的介紹與分享,
下次有機會再去就會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