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冠肺炎爆發,衛福部說從「隔離治療」一詞就推測出可能人傳人並嗆WHO,美國國務院全球旅行安全四月把臺灣從最安全一口氣降為3級並建議民眾「三思而後行」,為何陳時中與民進黨不在乎美國的警告?
美國AIT在臺灣長期收集情資,根據維基解密,更是跟國民黨一大堆人有密會,他們長期觀察臺灣各方面的運作,必然發現了臺灣的問題,尤其美國國務院是4月20日左右發佈旅遊警示,把臺灣連降兩級,顯然有問題。
臺灣從去年紐西蘭籍機師確診以來,機師感染便成為臺灣境外移入「重要來源」,從民進黨不分區第三名立委范雲要求4月11日之前研議「3+11」檢疫規定,以及民進黨市長鄭文燦轄下的桃園諾富特飯店疫情延燒,美國人必然發現臺灣防疫漏洞,才會一口氣降臺灣兩級!
那,為何美國不「提醒」臺灣呢?
原因很簡單,美國至今確診三千多萬,死亡近59萬,還沒把黑數算進去,臺灣人會相信被當掉的教「模範生」功課嗎?
何況,臺灣是宇宙第一個發現covid-19可能人傳人的呢!
或許就是因為臺灣自認太優秀,所以美國快篩不曉得弄了幾億試劑,臺灣當然不能「重蹈覆轍」,尤其川普總統一句「有個不好的部分是:當你檢測到這種程度,會找到更多人染疫。...所以我告訴他們:『放慢檢測速度。』」,難怪陳時中始終拒絕普篩快篩什麼篩的。
因為,真相,「經不起檢驗」。
受不了的柯文哲近日設立了快篩站,一篩發現約10%民眾陽性,報導說「最早柯文哲在提出擴大快篩的想法時,包含衛生局在內,都認為不該增添基層工作人員負擔,持反對意見」,柯今日則說「從「+0」到「+206」,疫情突然反轉像炸彈引爆,這絕對不是偶然。這警示很清楚,疫情恐怕早已在社區散開」!
為什麼川普敵視普篩快篩的態度,陳時中與1450、小粉綠中綠老綠與民進黨政府這麼奉若神明?他不是把自己搞到下台了嗎?
快篩已經掀開了臺灣防疫真相的蓋子,而美國早在上個月就告訴了世人「真相」,請民進黨政府痛定思痛,謹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之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醫生兒名言「無助的老人想要阻擋疫情蔓延,但這是無效的,因為科學與政治無法併存」,停止「政治防疫」吧!

Blackjack 2021/5/16
稱快篩站發揮「神效」 柯文哲明設第5個快篩站
2021-05-15 15:27 聯合報 / 記者鍾維軒/台北即時報導

台北市昨天宣布在萬華地區成立4個篩檢站,截至15日中午為止,已經有575名民眾完成篩檢,其中有10%左右的民眾被驗出陽性,已見初步成效,至於實際數字,須由中央一公布。不過,最早柯文哲在提出擴大快篩的想法時,包含衛生局在內,都認為不該增添基層工作人員負擔,持反對意見。
北市昨天宣布設和平、中興、西園醫院及剝皮寮四處快篩站,針對4月15日後去過萬華區茶藝館工作人員、顧客,及曾因上呼吸道症狀在萬華地區就醫或藥房買藥的民眾,不限萬華區居民,都能免費篩檢。
北市聯醫副總院長璩大成表示,快篩站政策發揮非常大的神效,能夠在前端直接快速揪出陽性病患並攔阻,集中管理,減少社區傳染機會,雖然會快速累積醫療壓力,但這項措施確實能有效減少疫情程度。
另外,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也宣布,柯文哲今日已下指示,將增設第5個快篩站,盼明日啟用,並調撥其他醫療院所同仁,協助快篩站讓速度變快。柯文哲也強調,快篩是讓有症狀的人來使用,沒有症狀還在潛伏期也驗不出來。
據了解,柯文哲是在前天北市府晨會時提出這個想法,北市的疫情有擴大趨勢,因此不應該再等中央,自己就應該要主動找出可能的對象。柯文哲在會中表示,檢查除了PCR外,也會加做快速抗原檢測,因為若只是靠PCR,需1至2天,等待時間太久,快篩15分鐘就就知有沒有用。
不過,在柯文哲提出這個想法後,卻受到與會者的質疑,出現很多反對聲音,包含衛生局在內,都擔心擴大快篩恐增加基層同仁工作負擔,而且質疑快篩的準確度不高,仍有漏洞。
但柯文哲仍獨排眾議,認為此時不能怕麻煩,只要是萬華地區相關可能性高的就先篩檢,反正快篩便宜速度又快,就算快篩的準確度還不夠高,但還是能把篩出有症狀的hold起來,這才是現階段最有效率的做法。
***
柯文哲:+0到+206如炸彈引爆 疫情恐早在社區散開
2021-05-16 20:06 聯合報 / 記者林麗玉/台北即時報導
今天本土新增確診206例,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也在臉書表示,從「+0」到「+206」,疫情突然反轉像炸彈引爆,柯文哲今也宣布五大措施,包括國九高三生停課、啟動居家辦公等,柯說,非常時期必須用非常手段,請大家體諒,因為這是一場「不能掉棒的接力賽」。
柯文哲說,一星期前,全台灣的人,可能都沒有想到會有這個數字,所以很多人就放心的去慶祝了母親節。柯說,從「+0」到「+206」,疫情突然反轉像炸彈引爆,這絕對不是偶然。這警示很清楚,疫情恐怕早已在社區散開,因此,他要請所有的市民、國民朋友務必提高警覺。
柯提到,這兩天國中會考,共有20萬人參加,是一次大規模的區域混合,跨境接觸增加不少感染風險,因此,今天他和新北市長侯友宜決定,雙北的國九、高三生開始全面停課,「降低城市裡的病毒活性」、「減少所有非必要的移動」。
柯文哲說,社區感染已是現實,疫情高峰恐怕還沒到,這代表傳統疫情調查已經無效, 再去看確診者足跡也無意義,現在的大戰略是感染的人不要再傳染給他人。因此凡是這段時間被檢查出來是陽性,請當事人想想,從發病前三天到被隔離為止有接觸過哪些人,自己要打電話通知親友來快篩,特別是有症狀的,也要自主隔離7天,用新的戰術應對,由確診案例反推回去,才能精確的圍堵。
柯也說,台北市加強快篩、也會維持醫療量能,避免醫院太快被擊垮,導致確診者得不到完善的照顧,增加死亡率。
柯文哲宣布,雙北學校國九、高三生,自5月17日起停課;萬華四所國小停課一週;北市第一、第二殯儀館停止公祭;5月17日起,台北市公務員啟動居家辦公,也請市民朋友減少一切非必要移動;不戴口罩將會開罰 ,最高可以罰到1萬5000元。
柯說,台北市警察局、商業處,會持續緊盯各個場所的防疫狀況,防疫無法落實的,就會強制關閉。
非常時期必須用非常手段,請大家體諒,因為這是一場「不能掉棒的接力賽」。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冽風2021/05/17 12:59每日可檢測量太少了,而且用的是快篩,也不是核酸PCR檢測,對岸一個市都能連夜檢測上百萬例。台灣這一年多可以說毫無準備。
有電視的名嘴說台灣可能會抓出上萬確診者,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幾乎每一個看到這一則評論的第一個反應都是,那個名嘴很天真,因為台灣的檢測量能根本一天檢測不到一萬人
台灣確診的人再多,公佈出來的梳子也一定有天花板的
blackjack 於 2021/05/18 07:12回覆 - 1樓. 上大人-沒出息2021/05/16 22:46查死因
在新冠爆發後﹐台灣都是生活如常﹐還常去卡拉噴口水﹐大家共聚暢吃打咭不亦樂乎﹐很多台僑不耐加的管制﹐早閃回台灣爽去了。但騙局像老鼠會﹐很快就爆了。這爆表示病毒已扎穩根基﹐不封島數周查找清檢是不可能會好的。
但新冠是讓你含氧量變零﹐令加拼發症而死﹐不是七孔流血那種﹐只要把死因改改就不必入數了。
做過的都要還﹐就醬。
﹐
臺灣防疫本來跟世界各國「等級不同」,無論是臺灣最瞧不起的中國大陸那種如臨大敵的態度,或是像美國那樣快篩打疫苗,完全是靠陳時中神話撐,唯一一招就是口罩,沒防疫好就是口罩沒戴好
這種不快篩不普篩的政治防疫法,我去年寫了一堆批評,但不快篩普篩就不知道臺灣有沒有爆
如果臺灣真的要把covid-19定義為生化武器,那就必須嚴陣以待,不能再這樣「輕鬆防疫」了
***
沒疫苗又不重檢測 台灣要靠口罩與洗手撐過疫情?
2021-05-16 21:16 聯合報 / 記者林則宏/即時報導
大陸防控新冠疫情除積極鼓勵民眾接種疫苗,也高度重視核酸檢測。圖為上海一家醫院的核酸檢測採樣點,自費檢測一次僅人民幣80元,且數小時後就能取得檢測結果。記者林則宏/攝影
大陸防控新冠疫情除積極鼓勵民眾接種疫苗,也高度重視核酸檢測。圖為上海一家醫院的核酸檢測採樣點,自費檢測一次僅人民幣80元,且數小時後就能取得檢測結果。記者林則宏/攝影
在雙北疫情警戒升至第三級的前一晚從上海返回台北,仍能明顯感受到,即便疫情升溫,台灣的邊境防控比起上海依然寬鬆。只要按指示先上網填寫好資料,從飛機降落到搭上防疫計程車,大約只要40分鐘。但若是從境外來到上海,4個小時都不見得能順利搭上防疫專車前往隔離旅館。
疫情下的松山機場除了冷清,也沒太多「肅殺感」,不像浦東機場所有人都身著全套隔離服與防護面罩,讓人從視覺上就感受到疫情的威脅。松山機場的防疫與海關人員除了口罩,連配戴防護面罩的都不多。
但最大差異是,台灣迄今對入境人員仍不進行核酸檢測。浦東機場的入境核酸檢測,除喉嚨採樣,防疫人員還會用一根細長棉花棒深入鼻腔來回轉動,那種酸楚感讓人忍不住眼淚直流。
從去年疫情爆發以來,台灣就一直不像大陸那般看重核酸檢測。若無特殊狀況,台灣多數民眾迄今都沒做過核酸檢測,但中國大陸核酸檢測幾乎已成常態。在上海,醫療機構所有工作人員、機場與港口一線工作人員等,甚至得定期接受核酸檢測。
這次到上海駐點兩個月,個人就進行過六次核酸檢測。出發前在台灣醫院的檢測,次日取件費用新台幣6,300元;在上海機場的入境檢測免費;結束隔離前的檢測,無大陸居住證需自費人民幣80元,不到新台幣350元。
另有兩次採訪活動,主辦單位要求記者必須檢具七日內有效的核酸檢測證明。最後一次就是回台前自費檢測,一樣人民幣80元,數小時就能取件。
因不重視核酸檢測,不僅讓今天台灣的檢測費用高得離譜,在這波疫情中更凸顯出檢測量能不足的問題。台北市在這次疫情重災區的萬華剝皮寮設立免費快篩站,但15日的名額竟只有區區200人。
大陸安徽省六安市與合肥市13日也傳出本土疫情,截至16日中午,兩地政府已經完成超過113萬人的核酸檢測,篩查出7例確診病例和7例無症狀感染者。
有足夠的檢測能力,才能在出現疫情時快速篩查出潛在感染者,從而快速控制住疫情,也才能將病毒阻絕於邊境。然而。台灣至今仍只要求入境者出具三日內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即可。
但機場防疫人員真有能力在通關時快速辨識出來自世界各地各種文字版本的檢測報告真偽?一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旅客,當地甚至連基本醫療資源都不足,真能出具可靠的檢測報告?
紐約時報年初一篇關於台灣對抗疫情「驚人成功」的報導就曾提出一個問題,「這座島的好運還能持續多久?」從去年海軍敦睦艦隊爆發群聚感染到今年部桃院內感染,幸運之神似乎真的一直在眷顧著台灣。
但防疫不能靠運氣。儘管戴口罩、勤洗手很重要,但如果疫情短時間內不會結束,台灣也無法取得足夠的疫苗,若還不加強核酸檢測,我們真打算只靠口罩與洗手撐過這次疫情?
blackjack 於 2021/05/16 23:04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