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動盪年代》(The Age of Turbulence)裏寫道:“我將告訴人們,我們面臨的不是一個泡沫而是一團泡沫——許多局部的小泡沫,它們永遠不會發展到足以威脅整體經濟健康的規模。”
這曾經是格林斯潘對美國房地產泡沫的看法。可惜,他錯了。那麼這種低迷能有多嚴重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當請教一位真正的悲觀人士。我最喜歡的一位是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New York University's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教授魯裏埃爾•魯比尼(Nouriel Roubini),他是RGE monitor的創始人。
最近,
第一步是美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房地產市場衰退。 他表示,房價將從峰值水準下跌20%至30%,造成4萬億至6萬億美元的家庭財富灰飛煙滅。 10萬個家庭最終將持有負資產,因此迫切希望將房子鑰匙投入郵箱,然後動身前往更佳之地。更多的房屋建築商將破產。
第二步是次級抵押貸款進一步虧損,超出當前估計的2500億至3000億美元。 
第三步是無擔保消費貸款出現巨額虧損,其中包括信用卡、汽車貸款、學生貸款等等。 “信貸緊縮”屆時將從抵押貸款擴大至廣泛的消費信貸領域。
第四步是債券保險公司評級被下調,它們沒有資格獲得其業務所依賴的AAA等級。接著,還要減記1500億美元的資產擔保證券。
第五步是商業地產市場崩盤,第六步是大型區域性或全國性銀行破產。
第七步是草率的杠杆收購出現巨額虧損。 在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上,此類貸款高達數千億美元。
第八步是一波企業違約浪潮。 美國公司普遍狀態良好,但公司“肥尾”(fat tail)盈利能力低下且債務負擔沉重。 這類違約將使為這些債務提供保險的“信貸違約互換”虧損面擴大。虧損額可能高達2500億美元。 一些保險商可能破產。
第九步是“影子金融體系”的垮臺。由於對沖基金、特殊投資工具等機構無法直接從中央銀行獲得貸款,解決它們面臨的困境將變得更為困難。
第10步是股價進一步下挫。對沖基金、保證金追繳通知和做空行為的失敗可能導致股價連續暴跌。
第11步是一系列金融市場流動性枯竭,包括銀行間市場和貨幣市場。其背後的原因將是對償付能力的擔憂急劇增加。
第12步將是“虧損、資本減少、信貸收縮、被迫清算和以低於基本面價格廉價出售資產的惡性循環”。
這些就是走向金融體系崩潰的12步。總之,
這種假設至少有那麼一點可信嗎?是的。 此外,如果它成為現實,我們可以肯定,它將結束所有宣揚“脫鉤”的故事。 如果它如
美聯儲能抵擋這種風險嗎?
1. 美元和通脹風險限制了美國貨幣政策的放寬;
2. 激進的寬鬆政策只能解決缺乏流動性的問題,不能解決償債能力;
3. 債券保險公司將喪失它們的信用評級,這會產生可怕的後果;
4. 主權財富基金將無法應對過於龐大的總體損失;
5. 公共政策干預的力度不足以穩定住宅市場損失;
6. 美聯儲無法解決影子金融體系的問題;
7. 監管機構無法在損失透明度和監管自律之間找到一條合適的中間道路,這兩者都是必須的;
8. 最後,以交易為導向的金融系統本身處於嚴重的危機之中。
現在的風險確實很高,政府的應對能力也比多數人期望的更加有限。這並非意味著沒有解決辦法。 不幸的是,這些解決辦法是有毒的。 最終,政府會解決金融危機。 這是一條鐵律。
救援行動可以通過政府公開承擔壞賬或通脹,或者同時承擔兩者來實現。
日本選擇了第一種,這令日本財務省非常不快。 但日本是一個債權國,其儲戶完全相信政府的償付能力。 但美國是一個債務國。它必須保持住外國人的信任。
如果做不到這一點,上述通脹解決方案就會成為可能。 這足以解釋為何金價現在達到每盎司920美元。
對美國及世界其他國家而言,住宅市場泡沫的破裂和金融系統脆弱性之間的關聯形成了巨大的風險。
以美聯儲為首的美國公共部門正在展開拯救行動。最終,它們會成功。 但這條路可能會極其不平坦。
*《美國經濟即將迎來衰退?》(A Coming Recession in the 
譯者/何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