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冠疫苗可能要到年底才能通過及量產,今年全球經濟大勢應該是不會有所謂的「報復性成長」等太令人驚奇的發展,目前看來預估今年美國GDP將下跌6%至7%左右,大陸GDP約小幅增加2%至3%,兩國GDP差距持續縮小,10年內有很大可能大陸的經濟力量會超過美國,成為經濟第一大國。

一個國家經濟的規模是以GDP(國內生產總值)來衡量,國內生產總值的定義是一個國家各種貨物與服務業生產價值的總和。經濟學教科書中有簡單的公式GDP=C+I+G,也就是國內生產總值等於,消費,民間與政府投資的總和。

根據世界銀行統計,去年美國名義GDP約21.4兆美元,大陸約14.3兆美元,差距7.1兆美元,今年預估差距將縮小到5.3兆美元,如果未來幾年沒有發生戰爭或類以今年新冠疫情大流行等重大事件,可以預估大陸GDP仍以6%速度成長,美國GDP則是以2%成長,匯率保持不變,也就是說,到了2026、2027左右,大陸的GDP就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大國。

當然大陸的人均GDP,還是比美國要低,但是國家經濟力量是算總數,很多國家或地區人均GDP排名很高,如盧森堡、瑞士、澳門等等,人均GDP都超過8萬美元,但影響力有限,過去300多年來,世界上歐洲強國如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都當過世界第一經濟強國,未來中國大陸可望取代美國的地位。

雖然美國川普政府這幾年盡力對大陸發起貿易戰、科技戰等各式戰役,但總是對雙方都有傷害,並不是互榮互利之道,從美國近日大選交鋒看來,外交上中國政策並沒有成為爭論的焦點,美國國內本身就有許多事務待解決,或許西方強國仍需要一段時間來學習正面看待大陸的崛起,這畢竟是10幾億中國人一個世紀努力的成就,我們該樂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