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晚間,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動致電美國總統川普,由於美中領導人方於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進行面對面的會晤,不到1個月,雙方居然再度進行通話,這樣的頻率並不尋常。由於這通電話是中方要求的,換言之,必有對中方來說的急事。從近期對北京而言的大事來看,應與先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相關言論有關。
對習近平來說,防止台灣問題國際化應為首要之務。如果台灣議題能控制在中國的內政問題層次,那麼解決兩岸問題僅需台灣與大陸雙方即可。一旦各國插手進來,不但可能阻礙中共推動和平統一進程,當愈多方介入,台灣問題的發展,操之在己的可能性也就愈低。
回顧今年9月,美國在台協會(AIT)重提「台灣地位未定論」,無形中讓日本的態度變得更加關鍵。1951年9月,二戰各國簽署《舊金山和約》,其中第二條(b)款載明:「日本放棄對台灣、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但弔詭之處在於,日本未表明要歸還的對象。
倘若現在的日本政府願意申明,二戰後放棄對台灣的權利就是將權利歸還給中國,那麼對中共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極為有利。偏偏高市早苗的陳述是「台灣有事可能觸及日本行使自衛權的條件」,那就表示,台灣問題不是中國的內政問題,他國有置喙餘地,也就間接證明「台灣地位未定論」有理。
倘此思維持續發酵,除直接衝擊中共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外,未來亦不排除會有更多的國家支持這樣的表述。習近平必須要在這星星之火燎原之前,盡快止血。
在上述壓力下,中共立即對日本採用高強度且具針對性的軍事演習、經濟脅迫,以嘗試迫使日本政策轉向。但美國國務院卻未否定高市首相的提法,創造出一個將台灣置於「美日安保框架」的想像。這使得習近平必須在短時間內與美國進行溝通。
雖然在「川習通話」後,白宮發布的消息有些「顧左右而言他」,只說雙方談及貿易戰、烏克蘭戰事、芬太尼等等,卻漏提台灣。不過,從新華社的報導可以看出,習近平通話的重中之重,就是台灣問題,中方強調的是:「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回擊日本立場產生的國際法理衝擊。特別是,中方向川普要到「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中國的重要性」,這個「同理」對當前的北京而言至關重要。
川習通話後,川普很快地致電日相高市早苗,基本上證實了「川習通話」的核心就是高市言論引發的台灣問題變化。看起來川習通話過程,習近平應該向川普表達了對日本不滿及對台灣問題的憂慮。從美方態度來看,川普至少給了習近平一個軟台階下,美方並沒有承諾中方達成任何共識,但川普表達對中方立場的理解,而「同理」了中共。這個「同理」雖然不夠好,但至少讓習有對內交代的說法。
在明年4月川普訪中前,中共可能還會敦促美國至少遵守「一中政策」,不過交雜著貿易談判,中共要跟川普要到對台灣問題的新讓步恐怕不易。
(作者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