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人生智慧盡在“進退”之間
2014/11/19 14:08
瀏覽1,917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進”字構造頗有玄機,在甲骨文中,進上面是“隹”,形似小鳥,下面是“止”(趾),即鳥足,鳥足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像離弦之箭。簡化字是“走之旁”背著“井”,就是說,“進”意味著背井離鄉,意味著離開原點。所以進是積極的也是疼痛的,是獨立也是切割。

進有時是被動的。正如魚兒上溯求生,停在水中則陷於淤泥。進化成為生存必須,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置身事外,就容易被歷史的洪流拋擲於岸,成為標本,懸於壁,藏於閣。

“退”則與奔跑背道而馳。後退,有時並不是妥協,也不是放棄,而是蓄勢待發;壹味追逐難免會迷了方向、離了初衷。退而結網是智慧,比臨淵羨魚或赤膊捕撈更有價值。結網之思,勝過無數在河流中搏擊的莽夫。退壹步的境界是豁達的。隱退江湖的人多是看透了名利紛爭,不願再為俗世名利欲望苦苦搏殺,而是潛入市井,安享退之樂。

進有時是壹種貪婪,受到無限膨脹的欲望的驅使,拼命追逐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此時,適可而止,急流勇退,看似舍棄,實則是保全人格和操守。進可以讓妳飛得高,也足以讓妳飛得累。

退有時是壹種智慧。如若處於以卵擊石的困境中,進則玉石俱焚,退則得以委屈保全,就應當學會後退。劉邦在項羽面前俯首帖耳,為的是以退保身,以退贏得時間,強大自己;勾踐在棚屋裏臥薪嘗膽,為的是以退贏得羽翼豐滿的時間。留得青山在,休養生息,臥薪嘗膽……均是古人關於適時“後退”的諄諄教誨。

進,並不是追求十全十美,更不是放縱欲望,而是用積極的心態、踏實的努力來面對生活;退,並不是故步自封,更不是抱殘守缺,而是接受生活的不完美,珍惜已經擁有的陽光和甜蜜,在現有的時空點燃火把,制造浪漫的舞蹈。進是青春的節奏,如日中天;退是成熟的錦囊,淡定從容。進退應時的中庸之道,是最難把握的,也最可貴。進有度,退有則。進退之間,就是滾滾紅塵,進退之間,就是人生百味。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雜記
自訂分類:每日思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