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0 日 , 一架載有波蘭總統萊赫 · 卡欽斯基的俄製圖波列夫 154 型客機試圖降落斯摩棱斯克 (Smolensk) 時 , 因大霧墜毀。機上乘客和機組人員 97 名全部遇難。其中包括 : 波蘭總統卡欽斯基 (Lech Kaczynski) 夫婦、波蘭流亡政府最後一任總統喀契歐洛夫斯基 ( Ryszard Kaczorowski ) 、總統辦公室主任和副主任、外交部副部長、國防部副部長、文化與國家遺產部副部長、波蘭國家銀行行長、國家安全局局長、總統辦公室國務秘書、上議院副議長、下議院副議長及多位議員。 [1]
波蘭軍方七個最高領袖中的六人亦在此次事件中喪生,分別是 : 總參謀長、作戰司令、空軍司令、海軍司令、陸軍司令、特種部隊司令、華沙衛戍區司令。只有國防部長因未隨同出訪而倖免於難。除此之外,遇難者還包括波蘭人權監察使、波蘭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維辛斯基樞機大學校長、國家紀念館館長、波蘭人共同體聯盟主席、波蘭殉難場所保護委員會秘書長以及卡廷慘案遇難者家屬聯盟主席。
由此一名單看來,此次空難真可謂是一次空前的國殤,波蘭的政、軍、文化界菁英,損失極爲慘重。但是,如果我們進一步了解此行的目的 —— 紀 念 卡廷大屠殺七十周年,恐怕就有更深切的悲凉之感。
卡廷大屠殺,又稱「卡廷慘案」, 具 體指發生在卡廷森林( Katyn Forest ,距 俄羅斯斯摩棱斯克以西約 19 公里)針對 波蘭戰俘 的屠殺 。根據 《牛津當代世界史辭典》 ( Oxford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World History , 2003, pp335-336) 的解釋,希特勒 ─ 史達林在 1939 年簽訂協約,波蘭的東半部由蘇軍占領,蘇軍俘虜了大約 14,000 名波蘭軍官、士兵,其中許多是因徵兵而加入軍隊的知識份子和藝術家。他們被蘇聯的秘密警察,即內務人民委員會 (NKVD/KGB) 的人員依據史達林的指令,秘密、系統化的予以處決。 1943 年這一處決行動被發現,在卡廷森林發掘出約 4500 具屍體的集體墳場,紅十字會隨後證實,他們是被蘇聯軍人所殺害,波蘭流亡政府旋即要求蘇聯方面對此作一解釋。史達林否認涉嫌,並且藉此切斷與波蘭流亡政府的關係。儘管蘇聯的解釋被日後的波蘭共產黨政府引為官方說法,但此一事件卻惡化波俄兩國關係歷數十年之久,直到 1991 年葉爾欽領導的俄羅斯新政府才承認史達林確實指令進行此一屠殺行動。
根據蔡源林編著 《波蘭》 〈台北,遠流, 1991 ,頁 54 〉的資料,指出 1943 年德軍公布,在卡廷森林發現了一座埋有 4,000 名波蘭軍官屍體的墳場,當時蘇聯指控這是德軍的集體屠殺,但事後調查結果顯示,其死亡時間係 1940 年 3 月至 5 月間,而當時德軍尚未到達該地,矛頭乃指向蘇聯,因為在大戰之初, 14,500 名波蘭軍官被蘇聯紅軍擄去之後下落不明。
而根據 維基網站 (wikipedia.com) 的資料 (2010.4.12 檢視 ) , 1 939 年 9 月 1 日德國入侵波蘭,在半個月後的 9 月 17 日,蘇聯入侵波蘭。[2] 蘇聯政府認為波蘭戰俘是一大包袱,遂決定先處理掉波蘭戰俘中的軍官。 1940 年 4 月初,處決波蘭戰俘的行動正式開始。被俘的波蘭軍官被帶上汽車,秘密運往行刑地卡廷森林。行刑人員站在波蘭戰俘身後,用手槍對著他們的後腦開槍。 1940 年 4 月 3 日到
1956 年一份由當時的 KGB 領導人謝列平給予赫魯曉夫的備忘錄中,證實共有 21,857 人在附近不同刑場中被殺。被屠殺的人包括一名海軍上將, 2 名陸軍上將, 24 名陸軍上校, 7 名隨軍牧師, 1 名親王, 43 名官員。此外,遇害者中還包括爲數衆多的大學教授、醫生、律師、工程師、教師、作家、記者以及飛行員。
1941 年,德軍佔領卡廷森林。 1942 年,波蘭鐵路工人在卡廷發現了大量的屍體,並且將此事報告給了波蘭地下抵抗組織。這個消息卻被忽視了,人們拒絕相信會有如此多的死屍。 1943 年 4 月,德國國防軍在卡廷森林發現了 4,243 具波蘭軍官屍體。
《劍橋世界現代史》 對此事的說明是:蘇聯在 1943 年不顧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多次呼籲,以波蘭人懷疑他們應對在卡廷森林屠殺波蘭軍官和士兵一事負責為口實,斷絕了與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的關係。俄國人採取種種不友好的行政手段,對付在蘇聯領土上避難 ( 或依照蘇聯命令放逐在蘇聯土地上 ) 的波蘭人。「蘇聯的態度對波蘭民族的未來而言是不祥之兆。」「綜合英國和美國正反兩方面的輿論,過去和現代都認為,應對卡廷慘案負責的是蘇聯政府,而不是德國人」。 ( 《劍橋世界現代史》 卷 12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9 ,頁 1063-1064)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 Joseph Rothchild 在 Return to Diversity—A Political History of East Central Europe since World War II ,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一書中指出 ( 頁 30-31) , 1943 年 4 月 13 日德國宣布,在卡廷森林發現了幾千具波蘭軍官和士兵的屍體,且證明他們是在 1941 年德軍佔領之前被殺的。 4 月 13 日,倫敦的波蘭流亡政府要求國際紅十字會調查,蘇聯的反應則是,倫敦的波蘭人故意與希特勒共謀。雖然蘇聯和日後的波蘭共產黨政府都拒絕承認秘密警察殺害波蘭軍人 15,000 名的罪惡,但此一事件卻惡化日後波俄兩國的關係,以及波蘭人民與波蘭共產黨政府的關係。
儘管上述各項資料在數據上有所差異 , 但均證實這些為數眾多的波蘭人確實是被蘇聯特務所殺害,蘇聯過去一直否認卡廷事件,直到 1990 年才承認內務人民委員會當年 的確 實施並隱瞞了卡廷大屠殺。
1989 年 11 月 23-27 日波蘭總理馬佐維次基 (Tadeusz Mazowiecki) 訪問蘇聯,與戈巴契夫達成協議,維持兩國邊界,並且親訪卡廷森林祭悼。 1990 年 4 月 11-14 日波蘭總統賈魯澤斯基 (Wojciech Jaruzelski) 訪問蘇聯,戈巴契夫正式承認,蘇聯應為卡廷大屠殺負責 ( Great Dates in Russian and Soviet History, Facts on File,1994, pp.236-237) 。俄羅斯檢察總長的一項調查證實 , 蘇聯需為卡廷大屠殺負責,但是並未按波蘭政府的意願,對尚健在的屠殺參與者進行起訴。
在此次空難後 , 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與總理普京對波蘭總統飛機失事表示哀悼,並承諾對此事件進行調查。 總理普京和波蘭總理圖斯克一起參加紀 念 活動。雖然普 京 始終未曾說出道歉,而强調蘇聯紅軍和老百姓也是納粹侵略的受害者,但普 京 譴責大屠殺是泯滅人性的行爲,並批評史達林宣稱當年失踪的波蘭軍官係逃往中國東北乃 是 天大的謊言, 這 顯示俄國領導階層有意重新反省並處理對波蘭的關係。
至於 萊赫 · 卡欽斯基逝世後的 波蘭政局及其影響,將另文再議。
[1] 在中文媒體的相關 報導與 譯文中,有兩項明顯的疏漏或誤譯,都與波蘭的政治制度密切相關,也與我國政制有重要的類同之處。第一是故總統卡辛斯基 ( 享年六十 ) 曾於 1992 年至 1995 年擔任「最高監察院長」 (President of the Supreme Chamber of Control) 。此一職位創設於 1919 年,與我國監察院同名。係波蘭獨立、建立第二共和後,率先成立的政府機關。其性質係審計監察,對政府之預算執行及財政、貨幣政策進行監督。依據波蘭憲法之規定,「最高監察院」係波蘭的國家審計機關,依據集體決議方式運作,對政府行政機關、國家銀行、執法官員及其它國家機關的法制和經濟作為進行監督,其職權亦及於地方政府與社區的執法人員。最高監察院長任期 6 年,係由國會眾議院任命,經參議院同意後產生,只得連任一次。他受到刑事豁免權之保障,除非徵得國會同意,不受逮捕。
與最高監察院密切相關的另一職務,係民權監察使 (Commissioner for Citizen’s Rights) ,其性質也與我國監察院十分相近。波蘭監察使一任五年,係由眾議院任命,經參議院同意產生,其憲政保障與最高監察院長相類,兩者均應超越黨派,公正、獨立的執行任務。不幸的是,波蘭監察使科哈諾夫斯基亦在此次空難中喪生 ( 享年七十 ) 。
[2] 在與史達林簽訂條約時,希特勒的目標是要在消滅波蘭時確保蘇聯的中立,好讓他能調集部隊進攻英、法等國。換言之,希特勒的計畫是首先進攻波蘭,其次是西歐,最後才是蘇聯,這也正是二次大戰的德國戰爭過程。 1939 年 9 月 17 日,蘇聯紅軍穿越邊界進入東波蘭, 9 月 27 日,華沙淪陷,波蘭政府領導人逃到羅馬尼亞,繼之逃往法國。兩天後,波蘭被德、蘇兩國瓜分,德國佔領波蘭西部 20 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 人口 2200 萬人 ) ,蘇聯則占領東部 10 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 人口 1300 萬人 ) 。進一步,蘇聯進佔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在他們的領土上建立蘇聯軍事基地,立陶宛則取得了原屬波蘭的維爾紐斯 (Vilnius) 。參見 : 斯塔夫里阿諾斯著 , 全球通史 ( 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2) 頁 748-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