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名片《單車失竊記》的原文片名有隱喻
2025/06/14 00:02
瀏覽816
迴響2
推薦46
引用0
筆記阿本的《單車失竊記童星享壽85歲》(6月6日) 開頭是一張電影海報, 我因而注意到《單車失竊記》的片名原文是《Ladri di biciclette》, 吃飽飯沒事幹查出 biciclette 是義大利文 bicicletta (腳踏車) 的多數形, Ladri di biciclette 直譯成英文是 thieves of bicycles, 但是很多影迷 (包括我) 都知道英文片名是《The Bicycle Thief》, 為何如此? 上網一查才知道最初翻譯成《The Bicycle Thief》而流行於世, 為了正確傳達導演 Vittorio de Sica 的意圖, 正式英文譯名已更正為《Bicycle Thieves》.
這部電影講的只是一個偷車賊的故事, 難怪當初的英文翻譯人想當然耳的譯成單數, 後來 de Sica 親口解說採用讓人困惑的片名有隱喻. 大意是二次大戰後義大利經濟簫條, 貧窮人的生計更是困難, 有些本性善良的窮人碰上不知如何解決的突發事故, 感覺走頭無路一時糊塗而犯錯, de Sica 認為這樣的人其實不少, 複數片名暗示主人翁只是其中一個.
迴響(2) :
- 2樓. 中子(東籬居士)2025/06/14 22:06
說起片名翻釋,兩岸及香港三地譯名總是大不同,其中緣由趣點頗堪玩味吧。
一朶花,一般人眼睛看到的可能就是一朶花。哲人眼中則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詩人則看到「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玉容寂寞淚欄杆,梨花一枝春帶雨」。就如同一份菜餚餐點,每個人口味胃口不同,什麼狀況心境下去吃;也都有不同的感受;人言人殊啊!
<藝文志>杜鵑、櫻花及綠繡眼-論影像的真偽與虛實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3528643我認為兩岸三地電影譯名不同和社會風俗有關.
吳怡仁 於 2025/06/14 22:31回覆 - 1樓. lillian2025/06/14 06:18謝謝解說~
很有意義的隱喻
謝謝補充!
周末假日
平安
愉快謝謝. 假日快樂!
吳怡仁 於 2025/06/14 06:2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