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怡雯的音樂盒3-布魯塞爾女人 La Bruxelloise
2006/11/14 20:49
瀏覽4,314
迴響3
推薦14
引用0
米堯: 「四個女人的臉」
(Milhaud "Quatre Visages")
第三部 「布魯塞爾女人」 La Bruxelloise
米堯的四個描繪對象,
第三位選擇的是「布魯塞爾女人」
*******
去過比利時兩次,怡雯對於布魯塞爾的印象
除了好吃的Godiva巧克力,
還有廣場旁邊,膀胱十分有力的「尿尿小童」
如果還有其他的話,
大概就是精緻的窗簾藝術:
(荷比盧三個小國大部分都是這樣的...)
走在這個溫暖而古老的小小城市,
路面是凹凸不平的馬賽克。
每一扇窗戶的前面是自家引以為傲的花台,
而花台的背後,白色鏤空的窗紗正低調的搖曳生姿呢!
*******
或許是為了增加樂章間快慢對比的趣味,
米堯選擇了較為靜態的女性形象為主角,
寫作了緩版的第三樂章。
跟前面精力旺盛的「威斯康辛女人」相比
「布魯塞爾女人」顯的安靜許多。
(However, 怡雯實在有點想不通,
有那麼好吃的巧克力,
她們的情緒怎麼會不 Hyper 呢??)
*******
以作曲的技法上來說,
鋼琴與中提琴的關係以「卡農」的方式維繫 ─
鋼琴先走一步,中提琴像影子一樣,亦步亦趨的尾隨在後。
旋律上,主題部與再現部的關係以「鏡面」的手法表達:
簡單來說,開頭的旋律如果往上進行的話,
再現部的旋律,就以同樣的音程反向行進(下行)
這就好像湖面的城堡倒影一樣,上下顛倒。
*******
與光、影密切結合的創作概念,
除了反映出印象派藝術的特徴,
更忠實呈現 "女人心,海底針" 般
變幻莫測的氣質。
說不定在漂亮的窗紗後面,
布魯塞爾的貴婦正攬鏡自照,
輕嘆著 "天生麗質難自棄" 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