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處方,是藥
八月底,有幸在兩日內聆聽兩場醫學講座,獲益匪淺。醫師的一句話猶如警鐘,敲響了在場所有人:「運動是處方,是藥!」對於關節肌肉疼痛,越是疼痛越要活動,越靜坐反而越感不適。
若實在無事可做,不妨去慈濟當義工,那裏既有事可忙可活動筋骨,也能與人交談,忙碌讓人忘卻疼痛。
講座後,免費的脊椎門診,十余名患者靜靜地排隊候診,人人都需把握時間,因為兩小時後醫生就要趕赴機場。
現代醫學日益進步,許多手術都已采用微創技術,創口小、康復快,手術風險幾乎降至最低。醫生寬慰患者說,若是需要手術,也只是微創,次日即可下地行走,康復過程中也不再需要穿著笨重的「鐵衣」。
一對母子面帶愁容,兒子之前因摔傷脊椎卻不自知,導致兩節脊椎長合在一起。醫生建議不必手術矯正,只需通過鍛煉和運動增強肌肉,以彌補身體的不足,因外觀及身高未受影響。
此案例提醒大眾:若不慎跌傷,應立即拍片求診,確認骨頭無恙,以免錯過治療黃金期。有時不痛並不代表沒有損傷,可能只是未壓迫到神經。
患者訴說身體疼痛,醫生檢查後,直接提醒對方:「運動是處方,您忘了服用這帖藥。」應當多出門活動,走路時雙手擺動更能提升運動效果。
有病人因腳拇指外翻影響行走,醫生毫不嫌臟,親手為其檢查腳部,視病猶親的態度令人敬佩。對有患者自行服用的藥物,醫生慎重告誡:任何未經正式渠道銷售的藥品都不要亂服,那些通常只是普通營養品。
對於脊椎痛,醫生再三叮囑:低頭滑手機這動作是讓頭部重量完全壓在脊椎上,導致脊椎疼痛。應時常讓頭部上下左右轉動,舒緩脊椎壓力。而打羽毛球時仰頭接球的動作,也是改善脊椎疼痛的方法之一。
林醫生最盼望的是病人在手術後能重返「正常生活」。所謂的正常生活,一是能夠自由行走,二是能繼續工作賺錢,臉上重現笑容。他認為這才是手術真正的成功,也是他行醫最大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