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提供的七百多張貨櫃碼影像辨識研究得差不多了!辨識率已是完美的百分之百!在研究效能的提升了!現在大家談到影像辨識就會扯上AI?其實那是很模糊的形容詞,AI不AI根本不是重點!你要的東西是可以辨識特定目標的軟體,你只需要問辨識率多高?速度多快?賣多少錢?以及需要多貴的電腦搭配?就夠了!辨識率低速度慢還很貴的AI,你會買嗎?
老實說,任何商品都是一樣的!只要東西好用,可以達到目的,價格又便宜就是優質商品了!最多加上對環境友善的條件,就是製造過程不會汙染環境,使用時也不會太耗費能源等等。但是很不幸的,現在大家熱衷瘋迷的ML、DL與CNN等所謂的AI技術製造的商品其實都是非常昂貴也不環保的!
如果是不得已的狀況,AI可以產生的效益足以彌補它造成的傷害就只能忍辱負重了!但是影像辨識領域應該是不必要使用這些耗能且低效率的AI技術的!從理論上就可以證明以統計學為基礎的ML、DL與CNN是不可能達到高辨識率的!而且研發與使用都需要高耗能,辨識率還不能達標,當然還是別用較好!
但是現在好像只要貼上AI的標籤,這種理性思維就往往被遮蔽了?所以我特別想要強調我「不用」這些AI技術可以做出的產品有多棒!至少將商品的競爭拉回到合理的評量標準!很顯然的,我只用數百張的影像為研究資料,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完成這一波研究,就達到百分百的辨識率,研發成本是很低的!
同時間,我也想強調我的「非AI」演算法效率之高可以讓ML、DL與CNN等技術慚愧到無地自容!如上圖1.2百萬畫素的影像辨識貨櫃碼可以快到只需56毫秒!就是0.1秒的一半!即使畫面複雜一點,演算時間也頂多加倍到約0.1秒!提醒大家:速度快的意義不只是好用而已!也代表計算量低,可以用較為便宜低階的電腦硬體來跑我的軟體!可以省很多錢的!
跟車牌辨識的需求類似,除了近距離手拍影像需要辨識,用固定於車道兩側的攝影機辨識過往的貨櫃也是重要的使用方式,因為無法隨時動態轉向瞄準目標,所以必須用較大的視野與較高畫素的大影像拍攝捕捉貨櫃碼!此時辨識過程的演算效率就更重要了!
如果因為辨識軟體的計算量太大,導致辨識時間太長就會影響現場的即時作業程序!如果還是想用一樣的軟體但是要趕上時間快速辨識,那就只能被迫購買超規格的特殊昂貴電腦了!買一般電腦只需要兩三萬元,要使用到GPU的特殊電腦呢?你可以去問問價錢!至少是好幾倍,當然執行時的耗電量也是好幾倍!
那我的軟體辨識大畫面的能力如何?畫面簡單一點的如下圖500M攝影機拍的影像,辨識時間只需0.2秒!通常小於0.5秒就能讓人感覺很即時沒有延誤了!這是超標的高速度了!
即使是碰到最極端難辨識的案例如下圖,必須額外增加很多資料處理程序才能完成辨識,就像人生病了要康復就必須吃藥打針甚至開刀一樣!計算量增加許多,辨識速度當然會變慢!但整個案例算完還是不會超過一秒鐘的!
這些辨識速度都是在我的電腦上執行的,只是已經有點老舊的i9電腦而已!沒有任何額外的設備,因為不必用GPU嘛!客戶即使用更便宜的一般電腦,如i7甚至i5,執行我的軟體,速度頂多減半而已,也不會慢到影響作業的!
所以我強烈建議想買影像辨識產品的人要醒醒腦!就完全忘了AI這個名詞概念吧!甚至對於強調自己的產品很AI的廠商要提高警覺!「AI」+「影像辨識」就是極為可疑敏感的詐騙關鍵字了!因為其實用ML、DL與CNN製作的影像辨識產品不但沒有比較好還特別貴!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