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客戶詢問辨識PCB線路板影像辨識的可行性,當然答案是YES,只要影像解析度夠,拍攝清晰都沒問題,如果是設計程式產生的人工圖檔更沒問題,不會有背景雜訊嘛!但是當他附帶提出我能否辨識如上格式的Gerber「圖檔」時?答案是一個大大的叉叉,那是個大工程,即使我肯做你都不會肯付那麼多錢的!而且那些工作與影像辨識無關!你知道嗎?
一樣都是「圖檔」,為何bmp、 jpg、png、gif等等都可以,他們業界常用的gbr格式就不行?其實其他各種設計領域常用的DWG、DXF、PS等等格式也都不行!原因是他們都是「向量」格式的檔案,那些「圖檔」內部的資訊其實不是單純的「影像」,而是一連串的繪圖動作,就像是一種程式語言啦!
所以要看到完整設計圖的影像,你必須寫出對應的程式,按照「圖檔」的指示,在你的繪圖輸出設備上,譬如印表機或指定大小的空白影像上,一步一步的「畫出來」!也就是要翻譯出gerber檔案中所有動作的繪圖程式!總有幾百個指令吧?有點像要我寫出一個OpenCV一樣!我懂得影像辨識,當然可以寫出自用版本的OpenCV,不是不行,但是太費工了!沒必要的。
一般影像檔案基本資料都一樣是個矩陣,不同的影像檔案格式多半只是壓縮檔案的演算法不同而已,那些都是相當固定,各領域通用的技術資訊,但是如gbr這種特殊領域設計用的向量格式圖檔,裡面就有很多該領域的專業需求動作,因為要解讀這些向量格式檔案的程式太複雜了,各領域的設計需求還會不斷擴充演化,小畫家與PhotoShop都跟不上也Hold不住的!
所以我們才需要AutoCad這種軟體,還比PhotoShop貴很多!AutoCad就一定可以解讀gbr!因為設計PCB版的人一定是他們的大客戶之一!我說我也會做解讀gbr的程式,不是吹牛的!因為這些向量檔案的格式內容是公開的,只是我必須寫很多程式解讀,還要執行繪圖動作產生固定大小的輸出影像。所謂的「轉檔」在此可是專業性的大工程!
所以PhotoShop或AutoCad這些公司賺的錢,並不是因為他們發明了甚麼新穎的好技術,而是他們的「勞力」付出,讓大家能方便使用既有的科技。以我的能力來說,當然足以到這些大公司任職,甚至當上研發主管!但是我已經可以做更好更有意義的影像辨識研發,比那些公司的技術位階更高!給我幾百萬年薪我都不會去的!別小看我了。
要做完這些工作其實不難,但即使我熬夜趕工都需要一年半載,你會願意支付我一年薪水,只為了我提供的辨識軟體可以順便讀這種檔案嗎?這個順便太昂貴了!也根本沒必要,有太多便宜的方式可以達到這個目的,買一個可以解讀gbr格式的合法軟體不過幾千元,甚至幾百元吧?我的年薪呢?只算月薪22k都是幾十萬了!
所謂的隔行如隔山就是這樣!對於非影像專業領域的人,即使也是高科技專家可能都不太理解這個問題,所以有此一問!我就藉此來個科普教育,讓大家知道圖檔格式其實分為:影像檔與向量檔兩種!前者事實上是後者的「程式執行」輸出結果。
向量檔都是針對各領域的專業需求設計的,用來減輕該領域設計者的工作負擔,還可以無限放大縮小,都不會失真變成馬賽克!這也是向量檔案的優勢與存在的意義之一!用gbr設計的電路板圖檔,不管轉成100X100的小圖,或一百萬乘上一百萬的大圖檔,都一樣精確清晰,因為它們只是繪圖動作,圖的大小不會影響縮放的結果。
這個概念我在讀博士班寫論文的時候就知之甚詳!向量檔格式的「繪圖軟體」與PhotoShop絕對是不同的!我當時用的是CorelDraw,需要解讀的是PostScript的PS格式,其實更廣用的向量檔影像處理軟體就是AutoCad!所以不要逼我寫出另一個AutoCad了吧?雖然我百分百可以做得到,但是完全沒必要的!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