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你在看誰的部落格?
2008/04/16 19:35
瀏覽5,067
迴響14
推薦53
引用0

  

 

                      

 

 

 

沒錯,你正在看我的部落格。

 

你可以選擇不要繼續看安德魯‧基恩(Andrew Keen)口中抨擊的「高貴業餘者」——如我(我不僅是業餘,而且不高貴)——的內容,免得浪費時間。

 

所以,你決定要往下繼續看,是嗎?

 

好,那我就告訴你。雖然我恐怕也是基恩口中的「猴子」之一,但我還是很誠心跟他說謝謝,並接受他的指教。因此,我在我業餘者範圍內,向有機會看到這小格的朋友,分享基恩流暢痛快的批評。

 

 

網路上充斥著猴子耍猴戲

 

基恩在書中的一開始,就毫不客氣地拿出TH‧赫胥黎(【美麗新世界】作家赫胥黎的祖父)創造的「無限猴子定律」,來比擬Web 2.0的世界。無限猴子定律的意思是,如果你拿出無限多台打字機給無限多的猴子,總會有隻猴子能打出一篇大師級的傑作。

 

同樣的,在Web 2.0的時代,千百萬的網路使用者利用自己的電腦,透過部落格、YouTuBe等,發表各式各樣不登大雅之堂甚至愚昧的小說、散文、政治評論、或音樂、影像作品。人人都在這個時代成了創作者,自娛娛人或自愚愚人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以「我」為核心的價值被突顯。

 

不止如此,基恩更是火力十足砲轟我們上網所倚賴的維基百科和Google。沒有人把關的維基百科,人人可以據己所好編寫條目,造成的結果是,維基的「份量」不僅遠超過百名諾貝爾獎得主與四千名專家合力撰寫的【大英百科全書】,而且維基編寫方式可被有心人操作導向極端。這一次台灣總統大選前,維基百科裡幾個相關條目被關閉編寫,就是這個狀況。

 

Google呢?當我點進Google台灣首頁,「一日之始在Google」躍入我眼前,這個貌似生活有了Google、一切充滿希望的標語,在基恩的眼裡,可完全不是如此。基恩說,Google的搜尋邏輯,會演算出大眾的「群體智慧」,也就是說,愈多人點擊的連結,該連結就愈有機會再出現,因此基恩的結論是,「他(Google)只會把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告訴我們」。

 

當你每天從Google茫茫網海中,辛苦地撈出一堆資料組成一篇自以為嘔心瀝血的傑作;當你以為你是消費者兼創作者;或者當你喜孜孜地上網發表音樂影像作品期待跟網友分享時,基恩澆了你一大桶冷水,並引用了《華盛頓郵報》羅柏‧山繆森德的話說:這是「人類史上最大一波集體暴露狂」。

 

 

音樂產業的死亡

 

今年年初,《經濟學人》一篇題為〈The music industry: From major to minor〉的報導指出,傳統唱片業勢必走向衰微,未來音樂創作者的收入來源不會只靠唱片本身利潤,而是必須仰賴演唱會、廣告、手機音樂等。其中最重要的意義是,消費者可以和創作者直接互動,少了中間唱片商的剝削。

 

樂觀長尾理論也看好音樂數位化的未來。曾經有篇報導古典音樂 長尾理論的典範〉指出,古典樂迷由於偏好更加分散,不會集中在少數特定產品上,因此網路數位的下載平台,為古典音樂帶來更多利潤。

 

但這些歌詠著數位音樂美好的論調,在基恩看來,全都是謀殺音樂的兇手。基恩以最負盛名的「淘兒音樂城」關門大吉,來警示這些樂觀論者,「網路商店所沒有的,是淘兒那些知識淵博的店員擔任文化品味塑造人。取而代之的是,我們購買決策得靠匿名的亞馬遜網站評論者──比起淘兒唱片行所提供的當面諮詢,網路評論者只是粗劣的替代品。

 

全面監視的年代

 

基恩最後用了約莫三分之一的篇幅談Web 2.0時代帶來的道德失序問題,包括網路賭博成癮衍生的犯罪問題;任意剽竊成習卻毫不自知;網路帶來的性氾濫、性攻擊事件層出不窮;生活失序,終日耽溺在網路上的「第二人生」中。

 

他推論到最後,是「一九八四 二點○版」的到來,因為所有的秘密都在Google這樣的搜尋引擎中給破解,工程師們都希望演算技術可愈加精準,從你的上網習慣(cookie可以判斷)可以找出你最喜歡的飯店、餐廳、旅遊方式等。精準的演算,讓你完完全全暴露在監視之下,你不僅毫無知覺,還以這種便利性感覺到舒適。

 

可怕吧?

 

不完美中的努力

 

基恩這本書的中文版還未上市前,就惹來六先生的抨擊(你在看誰的部落格?一本爛書準備要出版了)。在此,我不評論六先生的觀點(六先生,很抱歉,因為你的質疑,我認為就是掉進了基恩所要抨擊的對象)。

 

很多人可能書都沒看完,就會以為基恩反對網路。基恩在最後一章〈解答〉提到,他不是反科技反進步,但這些網路帶來的問題確實必須面對:

 

我們無法將維基百科列為非法,也不能讓淘兒唱片城復活…我們的挑戰,是要在二十一世紀數位科技的背景之下,保護我們的主流媒體,及兩百年來版權制度下的文化遺產…我們必須找出一種方法,能夠讓我們享受數位未來的最佳成果,又不會摧毀過去。

 

我同意基恩的出發點,但也由於站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在閱讀完整本書後,我覺得有些地方沒有被基恩「滿足」。

 

例如以數位音樂產業來說,基恩用eMusic成功匯集一萬多家獨立唱片的曲目為例,證明了消費者還是願意花錢買音樂。不過就在eMusic內容多元的同時,基恩似乎忘了一點,他強調「淘兒之死」其中最重要、跟著消逝的就是唱片行裡有著豐富知識的專業店員。那麼在基恩眼中算是成功的eMusic,有解決的專業樂評或知識的問題嗎?抑或,這是基恩不得不面對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次佳選擇?

 

所有論戰都會不斷在「科技vs.人性」、「便利vs.品質」之間拉鋸,與其像六先生那樣激烈地以「爛書」評論基恩,我反而從基恩的文字裡,嗅到了一些些試圖覓得解決目前Web 2.0不夠完美的積極。

 

你花了不少時間,終於讀完了我隻猴子冗長的業餘觀點。

 

猴子耍猴戲,但觀者腦子裡定會有化學變化。關於網路這回事,我相信你會有比我這隻猴子更棒的思考。

 

 

 

 

相關閱讀 : 【你在看誰的部落格?】書摘

                 你在看誰的部落格?or 誰在看妳的部落格?

                

                 向唱片業說掰掰?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媒體出版
自訂分類:閱讀悅讀
迴響(14) :
14樓. 程如晞
2008/10/27 12:49
我正在看這本書

好久之前看過你寫的這篇網誌

終於在這幾天捧書閱讀

對於大力推廣部落格的我

這本書 讓我陷入一種迷思中

結論很好 如何尋覓解決 web 2.0不夠完美之積極 是最重要的


如晞有沒有發現,兩年前紅到爆的web2.0 ,現在幾乎聽不到?

網路世界就是這樣,還有很多變化與可能。

基恩這本書惹來很多部落客的抨擊,但我想如晞在閱讀的過程中,一定有被基恩打到痛點的感覺。

不是部落格不好,不是大眾文化不可取,從基恩的觀點,我反而看到一種省思。就像我們兩人現在正是利用部落格在認真討論。

不是嗎?

我很高興聽到如晞捧著我喜歡的這本書正在看....在推薦你一本好笑的新書:老子賺翻了!

真的很搞笑得一本書

陳心怡2008/10/30 21:37回覆

13樓.
2008/05/10 07:36

我倒是十分同意部落格現象是" 人類史上最大一波集體暴露狂 "沒錯!!!

所以我得確定自己不論在"看"或"被看"的時候記得穿上一雙漂亮的鞋子.

其實這也是另一種真人實境秀

隨時都知道有觀眾,因此部落格原來所說的私密,也變成了一種"演出"

漂亮鞋子記得多秀幾雙勒~~

陳心怡2008/05/12 07:21回覆
12樓. CATT
2008/04/26 11:51
偶的扣三絲經各位幫忙已排進Yahoo, Google 第二名了

Google的搜尋邏輯,會演算出大眾的「群體智慧」,也就是說,愈多人點擊的連結,該連結就愈有機會再出現,因此基恩的結論是,「他(Google)只會把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告訴我們」。

可惜只有 LKK 知道這菜 !

11樓. usenleo
2008/04/22 15:01
猴子來訪
我看到妳的介紹了,下次找來看~

usen
你這隻大馬猴~~~ 陳心怡2008/04/25 20:57回覆
10樓. BB 咖啡。以淚封印
2008/04/21 20:35
re
如果有人有興趣, 簡單瀏覽目前市面上存在的有關部落格或網路世界的評論,看官可能會發現,評論可能都不太正面。不是說部落客像猴子就是一群愛現鬼,程度有限水準不高,還有胡搞天馬行空傾向。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嘻嘻,說「無限猴子定律」的,可能得說清楚搞明白, (一) 他們是用「猴子」的寫文水準,還是用「人」的寫文水準看大師級的傑作, (二) 還得說清楚搞明白「大師級」的傑作到底只啥? 衡量標準說不清楚,frame of reference沒弄清楚,很容易便成雞同鴨講。再來,到底我們是「應該」將網路,當成一種新的「溝通」「通路平台」? 還是一種「內容」? 可能兩種都有。但問題是,既便以往人們使用的舊溝通平台 (如平面或電子)都有相同的品質問題、管理問題、與內容問題,況且人們對這些舊平台的處理原則與態度,都還在不段的調整與發覺中,同理對照,人們如何在現在對網路平台下判斷,是否合適? 哈,不過想賣書搶市場的人可能就另當別論了。還有其它的問題,就以後再說了!

嘻嘻,不浪費時間,偶鄭重聲明: 偶不是猴子 偶是 BEAVER 啦 ! 呵呵

不要當猴子,當Beaver....無限Beaver定律  會不會更好? 呵呵~~~

我在鬼扯蛋了

謝謝Beaver的用心評論,關於web2.0這塊未知的世界,大家都還在觀望他的變化,論戰也由此而生。

而我自己,也還在思考中.......所以下回再另闢版面跟你分享

陳心怡2008/04/25 20:47回覆
9樓. Daju
2008/04/18 01:33
分析得很透測
可能我是念資訊的吧,
一直認為科技來自於人性.......懶
六先生說是爛書,我認為他是小題大做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觀點.

六先生的反應過於激烈了

雖然基恩的觀點確實有些需要再被討論質疑的

不過我很謝謝你跟其他朋友願意留下一點字句分享

這....就不懶了

呵呵~~

陳心怡2008/04/25 20:34回覆
8樓. Jeff & Jill
2008/04/17 22:57
懷疑
那位作者想用自己的作品驗證無限猴子定律。

哈哈哈

這個陰謀論....應該可以成立耶

陳心怡2008/04/25 20:31回覆
7樓.
2008/04/17 17:03
汗顏

其實尼不懂我的心!

哈哈哈

我給你這隻美猴王拍拍手啦 

陳心怡2008/04/25 20:30回覆
6樓. 3388
2008/04/17 16:27
唉優威

我也認為這位作者太杞人憂天,

人的大腦為什麼總是喜歡將簡單的東西複雜化勒?

5樓. 蕃茄余小薰薰
2008/04/17 11:03
無限的猴子
總有一隻會看破遊戲規則,之後帶猴子開始進化成人猿吧!不過還是只能耍猴戲.

演化論也是一種觀點

所以混亂的web 2.0 世界看起來雖然已是不少人的必備日常用品

但其中好玩的地方就是.....變化空間還大  很多事情還難預料

陳心怡2008/04/25 20:29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