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冽寒風中,春節假期終於正式展開。
在大甲日南車站和烏日溪尾大橋短暫停留,入夜前順著中二高進入南投縣境,跨越濁水溪,當我們望見標示「竹山」的路標時,內心百感交集,甚至覺得很不真實。
1.
臺灣南北疫情日漸升溫,中部疫情大致上十分平靜,大街小巷此起彼落的炮竹聲,一掃去年瘟疫大流行的陰霾。肆虐北臺的Alpha變異株,也曾席捲中臺灣:5月24日,草屯鎮爆發的社區群聚感染使竹山鎮出現第一個本土確診病例,一個月後,源自彰化縣員林市的社區群聚蔓延至竹山鎮,總計六人確診,足跡遍佈超市、銀行,以及學校。雖然相對於臺北的疫情實在微不足道,從家族LINE群組一連串的訊息,仍然可以感受到家人們的驚慌失措、惶恐不安。
一如往年,竹藝燈會是竹山鎮春節期間最重要的慶典活動,接續「2020竹山巧巧鼠竹藝燈會」和「2021竹山牛舞花竹藝燈會」,今年時逢虎年,「2022竹山燈會五虎臨門慶佳節」同樣以竹藝作品歡慶農曆新年的到來;不同的是,除了菸草站之外,以往陳列街頭巷尾的花燈,這回調整到市區南緣的竹山文化園區展示。穿越有著茶壺花燈擺飾的大門,通過七彩蝴蝶相伴的廊道,竹山文化園區裡張燈結綵,令人驚喜交集。
2.
民國100年(2011)2月落成,竹山文化園區前身為第七公墓,佔地約七公頃,園區內規畫竹博物館、地方產業館,以及地方文化館等館舍,四周廣植刺竹,隨處可見玲瓏可愛的熊貓玩偶,遊逛其中,甚至幾度讓人不小心忘記,老虎才是這次農曆春節的主角。作為再生建材,竹子用途廣泛,許多花燈也以竹材宣揚環保理念:「竹夢年華」結合竹筒水耕植物與竹編水流摩天輪,展現魚菜共生的環境,藉由竹編與鮮豔花朵營造樸實歡樂的童趣;「轉動竹幸福」竹編環繞色彩繽紛的風車,象徵多采多姿的生活。
燈光閃爍,仔細聽,是否聽見晚風中萬籟悅耳的聲響呢?
廣場上遊園列車來回穿梭,竹製樂器的敲擊聲響在孩童的笑聲中此起彼落。穿越色彩迷幻的星空隧道,角落商店街裡的童玩攤位,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只竹蜻蜓或者竹製陀螺,日本民俗童玩──劍玉,旋轉時發出清脆聲響的番薯鼓都可以尋得,攤位老闆對於每一件童玩津津樂道,甚至把玩手中的竹水槍,童心未泯。
3.
欣賞花燈之外,掃描文字導覽上的QR Code,更可以蒐集點數兌換獎品。晚上七點左右,菸草站陸陸續續湧入排隊人潮,對大多數人而言,紫南宮錢母自然是最受歡迎的獎品,不只如此,竹製無線充電盤及虎年竹提燈同樣深受遊人青睞。
和竹山文化園區的作品一樣,虎年竹燈籠是許多工藝師創作的題材。「旺虎興竹」是一隻站立在方孔銅錢上的老虎,慶祝竹山虎年百業興盛、風調雨順、財源廣進;「功夫小子」老虎公仔精神煥發,一記抬腿踢引人莞爾;至於「節生虎來納福年」運用竹、布,以及琉璃形塑出一隻威風凜凜的老虎,兩旁竹節則象徵節節高昇,展現竹山春光萬道,虎躍竹山。
走向菸葉館背後的廣場,高聳的主燈在夜裡綻放璀璨光彩。「竹篙的美麗」是江松智、賴弘春,以及陳威伯三位工藝師的作品,由於「竹」在閩南話當中音同「德」,所以設計者認為,竹山人有幸生活在德(竹)的鄉鎮內實屬幸福,利用大半圓形變化出竹子虛心的光芒,這代表與生俱來的福份,經過努力生成美麗的花朵、綻放美麗的人生;秉持以德(竹)立命,以德(竹)立生,積德(竹)教育著序細(晚輩),這就是竹山人的精神!
虎視大地,跟著熱氣球升空,看看這座美麗的竹山小鎮吧!賞燈人潮川流不息,竹子強韌的生命力,加上藝術家匠心獨具,發揮無限可能的綺麗丰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