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增加供給,房價自然下跌??
2014/01/04 17:45
瀏覽45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先貼兩則報導給看倌:

第一則新聞報導原文(來源:蘋果日報)-

財長:非北市房價已強弩之末

2013年12月27日【林巧雁╱台北報導】台北市仁愛路上的帝寶豪宅實價登錄揭露,以每坪298.2萬元創新高,被質疑炒房追高房價,財政部長張盛和昨日在立法院受訪表示,帝寶只是個案。房市除台北市之外已是強弩之末、追價乏力(略去部份)全台只有台北市需求量大於供給量,其他都是供給大於需求,奢侈稅實施2年房市量縮價穩,交易量已下跌20~30%。 

帝寶只是個案

張盛和說,台北市只是特例,明年房市健全的重點是台北市,將與台北市政府合作,以提高持有稅、地段率,加強交易所得核實課稅等手段抑制房價。希望台北市加速推動都更,1~2層的舊房子拆掉蓋到10層,供給增加5倍,房子變多怎炒?價格自然就會下跌。(以下略)

第二則新聞報導原文(來源:蘋果日報)-

北市文山區新案 1坪112萬創新高

2014年01月04日 

【劉曉霞╱台北報導】雖然央行總裁彭淮南、財政部長張盛和接連示警,房市恐泡沫,不過建商推案屢屢刷新區域高價。傳統被視為台北市郊區的北投、文山區近來推案大爆發,房價也屢創新高,文山區新案開出百萬行情,北投也喊出9字頭,完全不懼房市恐泡沬的陰影。 (以下略)

[本篇本文]
部長說的奢侈稅實施後,交易量下跌屬實然而其他的說法可真是錯得大了。按照部長的談話內容,如果推動都更愈火熱,增加供給,價格自然會下跌… 
[部長思維]
加速推動都更→ 房屋供給變多→ 房價下跌

[我看到的大不想同]
加速推動都更→ 更多豪宅售案→ 更多投資標(自住需求多數人是買不起新屋的,M型化社會)→更多創新高成交價→新屋價格帶動中古屋價格上漲→整體房價更高

部長:「房子變多怎炒?…」難道建商推案有可能愈推愈低價嗎?腦子進水了?大大小小的豪宅案會紛紛出籠吧?可以推估市場上愈來愈多百萬建案,帶來更高房價所得比,民眾痛苦指數也只會更高。官員的思維也真讓人拍案叫絕了,房價高漲可不是單純的增加供給,就能使價格下降的單純供需問題。不妨請部長舉個價格創新低的預售案來看看!

「價格自然就會下跌」,從哪裏跌起?喊得恨天高的預售價開始跌起?還是成交價下跌?對照我貼的第二則報導,文山區推案也來到112萬了,那真要請教部長都更的量要多大、還要多少推案才會看到「回到過去」價格的建案?「…增加供給,價格自然下跌」云云,這樣的思維也太過單純了吧… 

房市自98年調降遺贈稅後,成為回流資金的溫床推升炒房熱度,除了低利環境提供的高槓桿,更大原因是不公平的稅制,打房打的只是交易量,成交價格普遍未曾下跌。官員們可以多出來民間走走,才看得到問題所在。

Victor朱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