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修法後,反成哄抬房價工具
2014/01/16 23:08
瀏覽43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摘晚上到家剛好劉寶傑的節目已經在討論這個議題了。先摘錄今天2014/1/16聯合報一則新聞內容如下:
藍綠聯手通過修法 實價登錄變虛價
【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 |
…未來地政士(俗稱代書)登錄房價有誤,若經檢舉或糾正,只要在期限內修正資訊就不會受罰。官員擔心,這將讓實價登錄制度門戶洞開,政府建立透明房價制度的原意恐打折。(以下略)
我們先探討一下,現行實價登錄相關條文中,買方、仲介與代銷、地政士皆有實價登錄的義務。在成屋買賣的部份,辦理買賣手續的地政士掌握買賣流程且兼具專業,順理成章成為最常見的實價登錄者。錯誤的登錄資訊可能來自無心,亦或是蓄意的行為,怕的是有心人士蓄意登錄較高的價錢。其實只要政府不查資金流向,實價登錄本來就存在著這樣的問題,這不能說是漏洞,畢竟實價登錄所本的也只是買賣私契。
舉例來說,今天有心人士希望利用實價登錄的公示性,來作為佐證、間接拉抬他手中房子未來售出價格,有可能作了買賣但實際上買方並未付價款… 另一方面的思考,全面性的查核購屋資金流向可能造成擾民,或人力不足根本就難以實施,這也是為什麼有心人士有操作的空間。
修地政士法讓地政士有七到十五天的期限來更正錯誤的登錄資料,加上內政部披露實價登錄的時間差,誤登的資訊與更正後資訊開始公示,這中間也許會差上半個月到一個月(粗略估計)。
然而,報導說內政部地政司官員統計自實施實價登錄以來,也僅三位地政士受罰。那這個修法究竟是地政士公會去推動的嗎?還是有其他人在推動?那就真的挺耐人尋味的了…
---Victor朱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