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子大的叫大豪宅,小的叫小豪宅;何來平民新住宅?
2013/12/21 00:26
瀏覽163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新房子大的叫大豪宅,小的叫小豪宅;何來平民新住宅?
【關鍵字:豪宅、小豪宅、大坪數、痛苦指數、房價所得比、壓力指數】---Victor朱
曾經注意過路邊大樓懸掛的建案廣告看板、大塊帆布嗎?這些新房子的廣告打出來動輒七、八十坪,甚至140坪、200坪的也不在少數。近年來,在都會區的精華區蓋大坪數的豪宅已成為多數建商的操作方式。再往下探討,會發現除了坪數大的新屋、預售屋當豪宅在賣,小坪數的也當成小豪宅在賣。大的叫豪宅,小的叫小豪宅;在市中心平民的新住宅已經不存在了。
自帝寶前後期的豪宅推出以來,在台北市推案的建商對豪宅無不趨之若鶩,每每推新案都當成精品在銷售,將其塑造成房地產的LV、Gucci。尤其是民國九八年遺贈稅調降後,台商資金大舉回流台灣推波助瀾,更使得豪宅在市場上變得火熱。建商一旦取得台北市精華區土地,便包裝成豪宅推案。另外也有建商把建案規劃成小坪數的產品,以低總價為訴求期能快速銷售,然而單價同樣不菲。
想要找一般家庭要住四、五十坪的三房新成屋,在市中心精華區非常難找。即便有,其價格也緊追在豪宅後面,亦非一般民眾可以負擔得起。於是想換新房子的一般民眾,只好往外圍區域尋找、購屋。如此產生的漣漪效也順勢推高外圍區域的房價…當地的住對於建商的推案價格及新住民的購買力也往往咋舌!房市價格頗有如此趨勢循環下去…所以說:新房子大的叫大豪宅,小的叫小豪宅;何來平民新住宅?
--- Victor 朱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