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浮石藝 展現精工之美
2024/10/23 10:45
瀏覽4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雲浮石藝最早可追溯至南北朝時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分石雕、石刻、石拼圖及裝飾實用工藝四大類,深具南方石藝特色,是南方石雕工藝代表。一件雲浮石藝的作品創作,需經過相石、設計、打胚、鑿胚、修光、上油等十多道工序,繁雜步驟中融合了中國畫作技法與民間工藝雕刻技藝,已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廣東省民族民間(石雕)藝術之鄉」雲浮市,境內石山遍布,雲石儲量多,分布廣,品質優。豐富優質的石材資源,造就當地石材雕刻優異工藝。雲浮石藝多用於建築與裝飾,兼具實用價值及藝術美感。北京故宮、西藏布達拉宮、廣州地鐵、俄羅斯聖彼德堡、美國白宮、埃及國際會議中心等海內外名建築,皆以雲浮石藝作為建築裝飾。
雲浮石雕反映不同時期的社會生活風貌,對中國南方石藝文化的發展,具研究價值。明朝萬曆年間,雲浮已有石工開採雲石,用於廟宇、宗祠建築裝飾等方面。到了清朝,雲浮石藝應用於建築裝飾、家居用品、天然石板畫、石碑等工藝,在縣城附近的羅鬥崗、張屋、石腳圍一帶,民間加工雲石工藝的活動已相當頻繁。當時各地各氏族興建的廟宇、宗祠、橋樑等大都利用雲浮出產的柱座、門座、地腳、石獅、石屏風等石材工藝。
過去雲浮石雕題材以仙佛人物造型,以及祥瑞古獸為主,石刻則以碑刻形式表現詩文名句書法為多。當代石藝題材廣泛,包括人物山水、花鳥蟲魚、吉祥走獸等。石雕分為圓雕和浮雕,圓雕是雕件上的整體表現,浮雕從正面呈現作品的半立體感。石刻分刻字和刻畫。刻字是在風景名勝刻上地名、洞名、名人詞句等,刻畫以線刻的形式刻上圖畫。石拼圖分板材拼圖和石材馬賽克拼圖,板材拼圖是運用不同顏色的石板材拼成各種花色圖案,而石材馬賽克拼圖則利用石板材的邊角料、碎料及其天然色彩,拼成精美的圖案和書畫。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