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磨刀山遺址 考古大突破
2024/10/23 10:50
瀏覽4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坐落在雲浮市的磨刀山遺址,屬於舊石器時代早期的曠野類型遺址,榮獲2014年度全大陸十大考古新發現,以及廣東省2012年至2022年十大重要考古發現。遺址屬於舊石器時代早期,約在距今60至80萬年,是廣東迄今發現年代最早的古文化遺存,將廣東人類活動史從距今約13萬年的「馬壩人」時代,推前至距今約50至80萬年「北京人」時代,是嶺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填補了廣東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空白。

磨刀山及南江盆地舊石器地點的發現,揭示出嶺南遠古祖先的棲居形態與舊石器文化發展序列,展現了亞洲東南部早期人類獨特的石器生產與生存活動,為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對於深入研究大陸南方與東南亞地區舊石器文化的關係、區域人類演化歷史、古人類技術行為與環境的關係等具有重大意義。

磨刀山遺址第1地點面積約2萬平方米,考古發現上、下兩處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層,揭露大面積古人類活動區域,可從遺址中探知廣東遠古人類生活形態與生存習性,以及文化形態等。出土近400件石製品,包括石料、石核、石片、石錘、石器、殘石器及使用礫石等,涵蓋從搬運石料、加工石器、使用石器到廢棄石器的過程,反映完整的石器生產操作鏈。類型有砍砸器、手鎬、手斧與刮削器等,尺寸以大中型為主。遺址文化與廣西百色盆地及東南亞舊石器早期文化具同質性,偏向熱帶氣候環境的古人類適應模式。

南江流域的舊石器考古發現既是中國考古的重大進展,也為華南乃至大陸舊石器時代考古研究提供珍貴素材。對於研究華南與東南亞舊石器文化的關聯,以及東西方文化比較提供重要契機。以磨刀山遺址為代表的南江舊石器文化,代表距今數十萬年前,最早的南粵先民已經踏足南江流域,磨刀山遺址豐碩的考古成果,延長了嶺南古代社會和文化歷史的厚度,成為嶺南文化目前已知最早的「根」。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