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同詩竹園 重現詩人風采
2024/10/21 16:27
瀏覽4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文同詩竹園位於鹽亭縣永泰鎮,以文同文化、詩韻、竹趣、生態養生為特色,打造成的四川省級的河湖公園。文同生於北宋,鹽亭是他的出生地與歸葬地,被譽為「胸有成竹」的著名詩人、書畫家,也是名垂青史的良吏清官。景區主要包括文同清風館、湍江宋城秀麗水景觀、詩竹大道、文同故居、文同書畫硯、百竹園等十多處景觀。
景區分內外兩大環線,外環為湍江宋代水景觀,在4.2公里的河提上以柳竹垂蔭,奇石疊岸,重現文同「採蓮賦」中的前溪漫步,後溪垂釣勝景。內環為親子與文化體驗設施,遊客可參與採摘、野炊、露營等活動。
文同清風館為中庭式仿古建築,建有正氣亭與清風廊等文化景觀,全館以「清貧太守」文同的生平故事、為官經歷為主線。以創新場景、影音呈現與互動環節等,全面展示文同勤政廉潔與清高文雅的品格,讓遊客在沈浸式體驗中,感受他剛直不阿的氣概。
文同,號笑笑先生,是北宋進士,故里鹽亭至今仍存有文同墓、太元觀、墨君堂、高院寺等文同遺跡。他也是著名的墨竹畫大師,深通莊學,作品蘊含濃厚的家園意識,以及對於歸隱田園的嚮往,「臨高臺,望故鄉。地千里,天一方。極目外,空茫茫。孤雲飛,不我將。安得羽翼西南翔。」即是文同在「登高台」中表達對故鄉的思念。
文同和蘇軾是表兄弟,也是感情深厚的好友。宋神宗元豐二年,蘇軾曝晒書畫時,找到了文同贈送給他的「篔簹谷偃竹圖」。由於文同已過世,蘇軾睹物思人,以此畫為篇名,寫下「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文同曾對蘇軾說:「畫竹之前,胸中必先有竹子的形象,才能將竹子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即是成語「胸有成竹」的由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