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城天佑門 見證前清歷史
2022/08/05 10:04
瀏覽465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東京城始建時,城面呈菱形,東西長大約896公尺,南北寬大約886公尺,占地面積0.75平方公里。每面城牆各置二座城門,共設內治、撫近、懷遠、外攘、德盛、天佑、福盛、地載八門,每面各有二門,南北相對。原城內西北土崗建有努爾哈赤議政的八角殿,仍有遺址可尋。東京城廓由於年久失修,八門之中,僅南面的正門「天佑門」尚存;城中發掘出來的碑石、匾及宮殿遺物,收藏在遼陽博物館。
天命十年,努爾哈赤遷都瀋陽,東京城設留守章京,設兵駐防。康熙二十年,守軍移駐金州,該城逐漸傾圮。雖然東京城僅有四年的都城歷史,但在短短四年中,努爾哈赤在此進行了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宗教改革,使他領導的女真社會發生了質的變化,東京城在清代建築史上,具重要意義。
隨著歷史的變遷,清王朝的衰落,東京新城疏於修葺,幾度荒廢。1949年後,在新城出土了東京城四個城門的四塊石額:天佑門、內治門、德盛門、撫近門,每塊門額上均刻有「大金天命壬戌年」字樣。清史專家認定,瀋陽盛京城門門額題名,正是仿用了遼陽東京城的門額題名。現在,八門之中,唯有僅存的南面正門「天佑門」城樓經過修葺後巍然屹立,展示它昔日的繁榮昌盛和金碧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