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天要下雨,老母想嫁,本屬無可奈何。】
該俗語傳説的典故,大意是説,有個叫朱耀宗(以下簡稱朱生)的書生,父親早逝,母親茹苦含辛的將他拉把長大,其間並聘有名師學習加持,而朱生也不負眾望,學成後進京趕考,高中狀元,皇上於殿試時感動於張生的才華及聽其提起關於其母親守寡的情事,決定下詔為朱生的母親豎立貞節牌坊,表彰其難得的三從四德或如模範母親般。
朱生很高興的於回家後告訴他母親關於皇帝下詔準備為她立貞節牌坊的這個消息,想不到朱生的母親卻面有難色的説,兒子啊!你父親早逝,我勞怨不避的將你養育成人,你也上進讓為娘的很放心,我想我的階段任務已經完成,我才決定要尋找我自己的幸福,才想第二春的與你已喪偶的老師結婚,十多年來我們日久生情,你卻説皇帝要幫我立貞節牌坊。
朱生聽完母親的心情告白,彷彿晴天霹靂,説這可是欺君之罪啊,我該怎麼辦?母親説,你把我的羅裙拿去洗乾淨,ㄧ天ㄧ夜晾乾了,我就不改嫁,想不到適逢連續兩天下雨,羅裙因此無法晾乾。
母親説:【兒子啊,天要下雨,老娘要改嫁,或屬天意,而天意向來無法違逆。】
朱生於無可奈何之際如實稟告皇上,皇上聽後並沒有為難朱生,反而笑著説【天作之合,隨緣隨喜吧!】
另傳説毛澤東於得知林彪搭機出逃後,對著周恩來説:【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無法可設,由他去吧!】
天要下雨屬於【自然法則】的範疇,例如生老病死,任何人都要接受,或如莊子所説:【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老母改嫁屬於【倫理規範】的範疇,例如法律、禮俗⋯⋯,【法與時轉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不宜墨守成規,
甚至有人【智詐愚】般的給塊貞節牌坊就誤了別人一生的幸福,頗不足取。
沙特説:【我選擇我負責】。
康德説:【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任何人的手段《工具》。】
引自阿丙0.6部落格,痞客邦https://abing06.pixnet.net/blog/post/175955953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旭日初昇2025/02/15 12:40
朱母有主見有智慧,方能獨力拉拔兒子成長成材,為自己的幸福打算。
又憑機智將再婚歸之於天意,讓人讚嘆!!!
歡迎旭日初昇大哥蒞臨,謝謝留言分享
旭日初昇大哥智慧的留言,敬表贊同。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將來打算,就算母愛出於天性,也於必要範圍內,
於責任,於法律,於倫理的容許範圍內,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就無可奈何來説,將【老母改嫁】與【天要下雨】並列為無可奈何的,
而【老父再娶】卻不曾被俗語歸類為無可奈何的,其中道理耐人尋味。
阿丙0.6 於 2025/02/15 17:4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