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以前的一位同事聚餐.同事好奇提到,我跟以前的同事,感情一向很好,可是最近他感覺我們好像互有心結,彼此都不再聯絡。
我強調沒有心結,只是因為最近工作比較忙,所以比較少聯絡,但我過去的同事提到,昨天才跟我以前的同事聊天,他在電話中特別強調我對他非常不滿,但他不講出原因,只強調要同事自己去問我。
我聽完過去同事的說法之後,我才坦言,我並沒有對他不滿,只是我不希望友情牽扯到金錢方面的問題,因為同事在十年前,家中發生事故,向我借了三萬元,但這些年來他的工作並不是很順利,所以我也就沒有再跟他提起還錢的事情,仍然保持良好的友誼。
但去年同事又與我聯繫,暢談過去工作時的趣事及以前老同事的近況,但沒多久同事又開口跟我借錢,雖然他再三跟我保證,過兩天就會還我錢,但我非常清楚這個錢是有去無回,但仍然借錢給他,隔沒兩天,同事發簡訊告知,因發生變故,所以沒有辦法如期還錢,並強調他目前生活困頓,我看了簡訊之後,沒有回覆,之後就一直沒有再與他聯絡。
我不太喜歡友誼牽扯到金錢的借貨,如果朋友跟我借錢,在能力範圍以內我會借錢給他,但如果力有未貸,也會借一部份錢,讓對方應急,因為我了解,誰都不願意開口向人借錢,除非是萬不得已,才會開口向人借錢。
但我認為朋友之間的借貨是「救急不求窮」如果真有急用,在能力範圍以內,應該幫助朋友,但錢借出去之後,就要有心理準備,這個錢可能要不回來,而朋友之間也可能因為借錢,而斷送友誼。
所以借錢給朋友,我都當作是這筆錢,可能要不回來的心態,如果朋友沒有還錢的意思及能力,我不會開口向朋友要錢,而會慢慢的疏遠他,因為我很怕,每次見面都跟我借錢,如果不借,朋友可能不高興,但借了沒還,自己又會不高興,與其如此,不如保持距離,免得到時為了金錢,大家撕破臉,反而更加難看。
在許多事情的處理方面,我都抱持著這種心態,我不想要有心結,如果對老闆或公司不滿意,經過良性溝通之後,仍然不能化解我的心結,我會毫不考慮的離開,與朋友相處也是如此,我不想心有疙瘩,仍然互動密切,私底下卻不斷的批評朋友,這種友誼遲早會出問題,因為心結只會越來越大,而不會自動消失。
我到目前為止,對我的同事,仍然心存感恩,因為他是我業務的啟蒙師傅,就算是他突然又打電話給我,開口借錢,我仍然會借錢給他,但我相信同事不會再開口跟我借錢,因為他也會不好意思,除非在萬不得己的情況,才會又開口向我借錢,因為與朋友心結不大,之後也沒有再繼續聯絡,如果有一天朋友突然來找我,我也會很高興的與他來往,因為我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只是不願意友情牽扯到金錢,讓友情變質。
我之所以如此理性的處理這些事情,是因為許多次的經驗,讓我學到的教訓,在過去公司上班,就是因為與老闆及上司互有心結,每天不斷的抱怨、批評,最後還是因為與公司發生嚴重衝突,不得不離職,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初對公司不滿及抱怨之時,如果無法盡早化解心結,就早點離開公司,彼此之間保持良好的印象,也許以後還有來往的可能。
朋友之間也是如此,當我對朋友心有不滿,沒有盡早溝通,化解不滿,到最後火山還是會爆發,反而撕裂了友情,所以我的處事原則,就是不要累積不滿、存有心結,不管是溝通也好,自我調適也行,就是要把心結打開,否則遲早還是會發生問題。
我現在工作的環境很愉快,與同事、朋友相處也極為融洽,跟網友互動也很密切,我盡可能不要把心結放在心上,如果還有心結,一定要盡早溝通,或自我調適,不能化解心結,就要考慮是否要轉換工作環境,或與朋友、同事保持距離,而婚姻的處理,卻不能如此的理性,否則就會走上離婚之路,必需要盡早溝通,如果夫妻之間還是無法化解心結,就必需找專業人士來居中調解,或去尋求婚姻方面的諮詢及輔導,學習有關夫妻相處方面的課程。
但我還是要特別強調,這只是我處理事情的態度,不代表絕對的正確無誤,每個人都有自己處理事情的準則及方法,畢竟最後承擔後果與責任的人是自己而不是別人。
- 9樓. 段譽2007/05/08 01:18祝妳在城邦寫文愉快
回最愛小提琴:
道理誰都懂,但處理得好與壞就見仁見智,
我認同錢借出去就當作是送給對方,但不需要特別
講明,只要心裡抱著這個想法即可,朋友有通財之義
不是不能借錢,而是有借有還,但不能一而再的借錢
這是不對的,如果我不保持距離,朋友還是會不斷的
開口借錢,只要一次不借,友誼還是受損,所以處理
借錢事宜,見仁見智,但不要委屈自己,錢如果借出去
就當作沒有這筆錢,否則就不要借,而朋友借錢也必須考慮
不還錢,可能友誼也沒有了,我不後悔這項決定
因為沒有撕破臉,將來還是有恢復友誼的可能,
但如果因借錢而吵架,就不可能再恢復友誼的關係
也謝謝妳的回應,祝妳在城邦寫文愉快
- 8樓. 提琴2007/05/08 00:52朋友之間最好不要有金錢瓜葛
記得在讀者文摘上看過一篇 How to Say No 的文章﹐說﹕很多人都是心裡不願意﹐而不知如何拒絕﹐記得有個例子就是勞伯瑞德福 (Robert Redford)的用詞﹕
"This is not something I do" ~~ 這事我是一向不做的~~用這句話來拒絕朋友借錢的要求﹐一來表明自己的原則﹐二來也說明“不借錢”並不是針對他一人﹔委婉的說詞卻也明白表示不借錢的決心﹐也不會傷人。
幸好小提琴家是兩袖清風教授級﹐從未有朋友借錢的煩惱。
不過﹐我的感想是最好是不要開頭﹐誰也不借。如果是要救命的錢﹐那就說明白是送給朋友的﹐根本不要他還。但是﹐借錢﹖ This is not something I do. - 7樓. 段譽2007/05/07 23:23心平氣和,早日化解
回春眠:
重點是如果自已無法調適,就必需心平氣和的早日溝通化解,如果
還是無法化解心結,就必需思考是否要離開或保持距離。
因為心結只會越來越大,而不會自動消失。
- 6樓. 春眠。人間如夢,2007/05/07 22:51這是很正確的作法
有心結盡早溝通, 與其憋在心裏發酵,不如一次徹底解決 - 5樓. 段譽2007/05/06 19:29事不過三
不借錢,友情還是會受損,因為朋友會開口是因為真有急需才會開口借錢
所以不借錢,友情還是會受損,因為向妳借錢的人,覺得妳不夠意思,朋友有通財之意
朋友有難,而不幫忙,朋友還是會不舒服,我的原則很簡單,朋友借錢,在能力範圍我會
借錢給他,借多少錢是一回事,重點是有借有還,我強調的就是這點,我借錢給朋友,
都當作錢丟到海裡,不指望朋友會還錢,但如果前債未清,還要再借,我還是會借,但我
會與他保持距離,我的原則是事不過三,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頂多當作沒這個朋友
但我不會懊惱或生氣,只是淡然以對,這是我的處理態度,不見得正確,但我活得開心
活得自在
- 4樓. 段譽2007/05/06 18:29救急不求窮
如果不是朋友十年前借了三萬元,不聞不問,我不會做此決定
因為借錢不是重點,但要有借有還,如果借了不還,會養成習慣
一而再的借,遲早友情還是會破裂,而這只是時間問題
- 3樓. 野口女2007/05/06 15:05心結
贊成朋友借貸是救急不救窮
曾有人要我借錢予她 卻是為了幫她湊抽股票什麼的
我說不 就被說只知玩樂的朋友
永遠的心結
最喜歡從折射裡 看你的不小心 - 2樓. 段譽2007/05/06 14:29謝謝妳的建議
回如瞬間即逝:我認同妳的觀念,很難但並非絕對不可能
但我現在的作法是如果溝通或自我調適之後,還需要一段
時間才能調適,我不願意如此辛苦,我喜歡輕鬆自在
朋友如果每次在一起,想說他會不會再跟我借錢
我要不要再借給他,借了如果不還我又該如何自處
所以除非沒有心結,否則我不想再與人有所牽扯,
因為真的會悶出病來,這是我現在的處事態度
不見得正確,但我卻活得很開心,很自在
- 1樓. 如瞬間即逝2007/05/06 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