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在youtube留言。從離婚率談起,說當代社會的倫理死胡同
2025/06/05 08:38
瀏覽333
迴響0
推薦25
引用0
活得像在天堂裡,想要更幸福,把愛和另一個人分享,那就結婚生子,如果要一個人在天堂,不結婚也沒錯,省得破壞原有的生活。如果活得已經不怎麼樣,那就不要結婚,免得害死自己,連累他人。如果活得像在地獄,那千萬不要結婚,更不要生子,變成社會負擔。
智商高,情商高,優秀的,有經濟條件與社會條件的,找個條件匹配人的人結婚,可以。如果低智商,低情商,屬於後段的,下流人千萬別結婚。
結婚是為了雙贏,甚至三贏,四贏。可以做到就結婚。雙輸的,互毀的就別結婚。為了個人幸福結婚,為了愛而結婚,成功機率不高。可以為了另一半與家庭的幸福而活,這樣的人結婚比較不會出問題。
現代社會,不結婚恐怕比較好。
補充,
現在個人主義高漲,而這種個人主義疊加在享樂主義上。這種個人的享樂又以肉體的,物質的享樂為主。然後所謂的情緒價值是基於和「他人」的比較,只要比輸了就不開心,贏了就很爽。社會風氣就是在攀比,連老公,老婆和孩子都要和他人比一比,孩子把別人父母和自己父母比。所以,很多人寧願不婚,那就不會因為他人而輸掉這場人生大攀比,一個人爽,想著今天就好。
當代的倫理學是建立在這些薄弱的基礎上,所以缺乏深厚的支持。但是,倫理的支持其實是傳統,那才是家庭的基石。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就對了,然後承擔責任,盡量履行一個人的天然責任。
現在的少子化與不婚,甚至高離婚都是因為傳統崩解後,價值觀改變所造成的。一環扣一環,導致社會氛圍就是「只為自己,活在當下」。這種薄弱的思想觀念,導致社會的失序,人人都很憤怒,一肚子怨氣,都在忍耐,開車路怒,何止,都憋著。上班想離職,上學想翹課,結婚的想離婚,失意的想人間登出。每個人都不想輸的社會,結果是幾乎每個人都輸了。時代變得奇怪,置身其中無能為力。
工業化後,這情況便開始了。現在AI了,未來恐怕會發生想像不到的社會革命,人性革命,我們未必受得了。當每個人都AI的時候,社會會變得怎麼樣。人會更幸福,還是更不幸。我們都在其中。人人都孤單的活著,別人只是我的工具。我也是別人的工具,沒有價值就丟了,或被丟。沒有利用價值就是廢物,該去死一死。
或許,還會更慘也說不定。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