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冬片仔
2016/01/22 19:50
瀏覽7,139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冬片仔
一般茶園正常一年可採茶四至五次,冬茶採收後氣溫下降,茶樹生理代謝及機能逐漸緩慢,幾乎呈休眠狀態。但中南部屬中低海拔茶區,因全球暖化,造成冬季氣溫不冷,暖暖的冬天,讓茶樹誤以為「春天來了」,茶芽提早萌芽。
其中,以四季春及金萱 (台茶12號)對低溫較為不敏感,加水源及陽光充足、茶農勤勞和良好茶園肥培管理,冬茶採收後,茶樹可再吐新芽,約5~60多天可增採第六至七次,稱為「冬片仔」又稱為「六水或七水仔茶」。
另一解釋,所謂「冬片茶」,即是在冬至(陽曆12/22或23)過後至立春(2/4或2/5)間所採摘製作之茶葉,因葉肥芽短,團揉成茶後易成片狀而得名。
此「冬片仔」亦為高海拔茶區或進口茶所無法生產及媲美。
冬片仔茶的茶芽葉生育不如其他季節,且一般萌芽2到3葉即停止不再生長,因此芽葉較小,產量亦不高;但由於早晚氣候冷涼,日夜溫差大,平均日照弱且短,茶芽葉所累積氨基酸及碳水化合物等物質含量提高,相對較不苦澀。
冬片茶在台灣優異製茶及烘焙技術下,茶葉外觀呈球型緊結整齊,色澤翠綠鮮活,水色蜜綠顯黃,茶湯明亮,香氣清香優雅,散發獨特花香,滋味甘甜滑潤,不帶苦澀,雖然產量少,但品質相當優質,有別於一般春、夏、秋及冬茶,為台灣特色茶之一。
冬片茶分不同品種,南投名間鄉以四季春和翠玉為主,南投竹山鄉則以金萱為主,台東鹿野則出產青心烏龍和大葉烏龍。 現在的台茶21號與高山青心烏龍偶可採摘冬片仔。
特別的是,花東茶區地屬北迴歸線以南,加上受東太平洋黑潮暖流影響,日照強,日夜溫差大,具有地理氣候優勢,茶芽不休眠,茶菁終年可採摘,可說是全台最晚產製冬片茶及最早生產春茶的茶區,因此這些「冬片及早春茶」更是稀少而珍貴,是花東茶區最重要的特色茶及採收季節。
摘錄至《台灣茶百科全書》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