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殺嬰事件看新聞
2011/02/17 22:04
瀏覽75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殺嬰是人類社會常見的行為,不分東方和西方,從柏拉圖的「理想國」到中國歷代從未止息的「生子不舉」或溺嬰現象,處處都是例證,而上周新北市一名國三學生在居家?所獨自生產後,將女嬰從二樓拋下就是殺嬰行為的現代版本。
其實這類案件在台灣多有所聞,例如去年四月台中市梅川大排水溝也有一件拋棄嬰屍案,涉案的是一位十九歲的少女,她單獨分娩之後,將男嬰棄屍,而前年七月也有一起遭到性侵而懷孕的青少女,她也是在家中浴廁獨自生產後,以垃圾袋包裝,丟下二樓天井平台。
研究指出殺嬰以母親佔多數,百分之九十小於二十五歲,她們多半單獨分娩,會殺嬰是因為錯過了墮胎的時機,雖然犯罪,卻令人同情。
部分新聞媒體在報導這起國三學生拋嬰事件時,一如以往,充斥著臆測、譴責和主觀的道德論斷,有些質疑更像是夢囈式的呢喃,像是「未婚生子憾事」,「冷血地」,「這等離譜情事」,「暴露校方、家長對孩子長期漠不關心」,「國三未婚媽媽凶手」,「偷嘗禁果」,「男學生恐將吃上妨害性自主罪」,「校長、學務主任及輔導單位都難辭其咎」,「打了推動品德教育一個巴掌」。
刑事案件的關鍵是犯罪動機,理解犯罪心理學和環境因素才可望改善現況,避免悲劇一再重演。相反地,一味築起道德高牆,指著家長和學校的鼻子,並非解決這類隱密性事的模式,而巨大的道德高牆說不定才是造成這類悲劇一再發生,無法突圍的主因。
沒有人陪伴的生產,母嬰死亡率和後遺症都極為顯著。這是一起未成年的殺嬰事件,「未婚」不是重點,「冷血」未必,但孤立無援的恐懼感更接近真實。青少女懷孕而家人、同學和老師渾然不覺並非「離譜情事」,只要問一下產房的醫師和護士,他們的經驗和傳承多的是這類聽聞和故事;而「偷嘗禁果」的人多的是,離殺嬰末路遙遠。
實務上,兩小無猜的性關係離妨害性自主也有一段距離;而將矛頭指向學校,諷刺成品德教育的缺憾恐怕要想像一下另外一面的副作用:假如學校和老師都成了刺探學生私密生活的人,那會是什麼世界?根據教育部的統計,高中小學在學懷孕向學校求助案件逐年上升,三年來成長了兩倍,二○○九年達到八百六十九件,其中國中小學一百三十四件、高中職三百九十八件;數據顯示學校逐漸獲得學生和家長的信賴;但顯然地,未向學校求助的案件更多。
從膽怯的家鼠到威武的非洲獅子,殺嬰行為普遍存在哺乳動物世界當中,而發展了六十年的靈長類學更提供了一扇窺視我們原始過去的窗戶。以父系社會的大猩猩為例,當新的雄性盟主出現時約有四分之一的大猩猩嬰兒會被謀殺,而與人類有百分之九十八基因相同的黑猩猩,其殺嬰行為也很普遍,但是和人類基因百分之九十九相同的巴紐布猩猩是母系社會,牠們和人類一樣愛好性事,無論同性或異性,常常藉性事來解決爭端,牠們沒有殺嬰行為。
顯然地,台灣這個以父系為主的社會和他們建立的道德高牆並無法防堵殺嬰事件;這些道德高牆有法律層面,例如規定二十歲以下者,墮胎需要法律代理人同意,也有社會層面,例如撰寫前述新聞的都是男人。
其實這類案件在台灣多有所聞,例如去年四月台中市梅川大排水溝也有一件拋棄嬰屍案,涉案的是一位十九歲的少女,她單獨分娩之後,將男嬰棄屍,而前年七月也有一起遭到性侵而懷孕的青少女,她也是在家中浴廁獨自生產後,以垃圾袋包裝,丟下二樓天井平台。
研究指出殺嬰以母親佔多數,百分之九十小於二十五歲,她們多半單獨分娩,會殺嬰是因為錯過了墮胎的時機,雖然犯罪,卻令人同情。
部分新聞媒體在報導這起國三學生拋嬰事件時,一如以往,充斥著臆測、譴責和主觀的道德論斷,有些質疑更像是夢囈式的呢喃,像是「未婚生子憾事」,「冷血地」,「這等離譜情事」,「暴露校方、家長對孩子長期漠不關心」,「國三未婚媽媽凶手」,「偷嘗禁果」,「男學生恐將吃上妨害性自主罪」,「校長、學務主任及輔導單位都難辭其咎」,「打了推動品德教育一個巴掌」。
刑事案件的關鍵是犯罪動機,理解犯罪心理學和環境因素才可望改善現況,避免悲劇一再重演。相反地,一味築起道德高牆,指著家長和學校的鼻子,並非解決這類隱密性事的模式,而巨大的道德高牆說不定才是造成這類悲劇一再發生,無法突圍的主因。
沒有人陪伴的生產,母嬰死亡率和後遺症都極為顯著。這是一起未成年的殺嬰事件,「未婚」不是重點,「冷血」未必,但孤立無援的恐懼感更接近真實。青少女懷孕而家人、同學和老師渾然不覺並非「離譜情事」,只要問一下產房的醫師和護士,他們的經驗和傳承多的是這類聽聞和故事;而「偷嘗禁果」的人多的是,離殺嬰末路遙遠。
實務上,兩小無猜的性關係離妨害性自主也有一段距離;而將矛頭指向學校,諷刺成品德教育的缺憾恐怕要想像一下另外一面的副作用:假如學校和老師都成了刺探學生私密生活的人,那會是什麼世界?根據教育部的統計,高中小學在學懷孕向學校求助案件逐年上升,三年來成長了兩倍,二○○九年達到八百六十九件,其中國中小學一百三十四件、高中職三百九十八件;數據顯示學校逐漸獲得學生和家長的信賴;但顯然地,未向學校求助的案件更多。
從膽怯的家鼠到威武的非洲獅子,殺嬰行為普遍存在哺乳動物世界當中,而發展了六十年的靈長類學更提供了一扇窺視我們原始過去的窗戶。以父系社會的大猩猩為例,當新的雄性盟主出現時約有四分之一的大猩猩嬰兒會被謀殺,而與人類有百分之九十八基因相同的黑猩猩,其殺嬰行為也很普遍,但是和人類基因百分之九十九相同的巴紐布猩猩是母系社會,牠們和人類一樣愛好性事,無論同性或異性,常常藉性事來解決爭端,牠們沒有殺嬰行為。
顯然地,台灣這個以父系為主的社會和他們建立的道德高牆並無法防堵殺嬰事件;這些道德高牆有法律層面,例如規定二十歲以下者,墮胎需要法律代理人同意,也有社會層面,例如撰寫前述新聞的都是男人。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