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貴的抗癌戰爭
2011/06/10 15:54
瀏覽1,100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一個月前,執政黨立委召開記者會指出健保局給付標準不一,部分標靶藥物只給付六個月療程,而且不給付治療大腸癌的「癌思停」,出席的健保官員當時表示「癌思停」可能多存活幾十天、上百天,但是一年要花費八億元,當局認為成本效益不高,拒絕給付,但是從六月一日起健保開始給付「癌思停」,當局現在說可以讓大腸癌轉移的病患不需負擔龐大醫藥費,可望延長病人的存活率。
姑且不論有趣的,甚至令人起疑的政治動作,未來對於各式各樣,但一致是天價般的標靶治療,健保和我們的社會要如何因應,才不致出現太明顯的父子騎驢,捉襟見肘,甚至顧此失彼的現象呢?
標靶治療藥物極其昂貴,以治療乳癌轉移的「Herceptin,賀癌平」為例,一年估計每人約需花費八十萬元的藥費,治療大腸直腸癌轉移的「Avastin,癌思停」每個月需十七萬元,一年約需花費一百萬元,治療肺腺癌的「Iressa,艾瑞莎」,一年約需九十萬元。
加入「賀癌平」之前,健保已經給付「艾瑞莎」、「賀癌平」、「MabThera,墨須癌」、「Er-bitux,爾必得舒」、「Tarceva,得舒緩」、「Gleevec,基利克」等標靶藥物,這些標靶藥物都有一個和現實有相當差距的譯名,因為各種標靶藥物平均只能延長三個月至一年的壽命,標靶藥物可不是爾必得舒、癌思停,更難賀癌平。
老化的社會使得抗癌戰爭更加頻繁,健保目前支付手術、化療、電療及藥物等花費,如果再加上標靶藥物、免疫高蛋白、止吐劑、健康食品甚至偏方等自費項目,估計每年治癌的市場超過四千四百億台幣。
標靶藥物的效益有待評估,去年底FDA說「癌思停」治療乳癌的副作用更勝其療效;一般而言,如此貴的藥和它所達成的不算太大的好處相比,令人頭皮發麻,甚至失望。
標靶治療揭示了藥物基因體學及個人化醫學的開始,它雖然是現在式,但病人期待的「針對個人設計,特定的、專一性的個人化醫療」卻還是未來式。美國衛生研究院估計十年後治療癌症將從目前的一千兩百五十億美元上升到一千五百八十億美元,甚至可能高達兩千億美元以上;而二○一○年「基利克」銷售四十三億美元,「賀癌平」六十億美元,「癌思停」七十四億美元,治癌市場的贏家目前看來是大藥廠、研究機構和科學家、醫院和醫師以及政策制定者。
英國健保設有公開機構評估標靶治療是否具成本效益,當局甚至採行「郵遞區號樂透」,限定某些地區的患者才能接受治療,這當然會惹火民眾,但是英國政府表示醫療資源有限,為了更廣大社會的好處,必須節制醫療花費。
大腸直腸癌現在是台灣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飲食西化以及太多高脂和低纖食物是主因,現在健保開始給付「癌思停」可以理解,但是面對其他癌症的標靶治療,當局需要更公開這類政策形成的理由以及壓縮了那些支出。
現在大家視長壽為當然,但是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才是長壽的主因,臨床醫學的功勞其實有限,英國歷史學家洛依波特說:「二十一世紀的醫學不該強調對抗疾病,而是讓人有選擇生活型態的餘裕,壽命自然可望再延長」,而包括標靶治療在內的生物醫學模式往往見樹不見林,因為從DNA的世界去治療疾病往往忽略了環境和健康所構成的圖像。
姑且不論有趣的,甚至令人起疑的政治動作,未來對於各式各樣,但一致是天價般的標靶治療,健保和我們的社會要如何因應,才不致出現太明顯的父子騎驢,捉襟見肘,甚至顧此失彼的現象呢?
標靶治療藥物極其昂貴,以治療乳癌轉移的「Herceptin,賀癌平」為例,一年估計每人約需花費八十萬元的藥費,治療大腸直腸癌轉移的「Avastin,癌思停」每個月需十七萬元,一年約需花費一百萬元,治療肺腺癌的「Iressa,艾瑞莎」,一年約需九十萬元。
加入「賀癌平」之前,健保已經給付「艾瑞莎」、「賀癌平」、「MabThera,墨須癌」、「Er-bitux,爾必得舒」、「Tarceva,得舒緩」、「Gleevec,基利克」等標靶藥物,這些標靶藥物都有一個和現實有相當差距的譯名,因為各種標靶藥物平均只能延長三個月至一年的壽命,標靶藥物可不是爾必得舒、癌思停,更難賀癌平。
老化的社會使得抗癌戰爭更加頻繁,健保目前支付手術、化療、電療及藥物等花費,如果再加上標靶藥物、免疫高蛋白、止吐劑、健康食品甚至偏方等自費項目,估計每年治癌的市場超過四千四百億台幣。
標靶藥物的效益有待評估,去年底FDA說「癌思停」治療乳癌的副作用更勝其療效;一般而言,如此貴的藥和它所達成的不算太大的好處相比,令人頭皮發麻,甚至失望。
標靶治療揭示了藥物基因體學及個人化醫學的開始,它雖然是現在式,但病人期待的「針對個人設計,特定的、專一性的個人化醫療」卻還是未來式。美國衛生研究院估計十年後治療癌症將從目前的一千兩百五十億美元上升到一千五百八十億美元,甚至可能高達兩千億美元以上;而二○一○年「基利克」銷售四十三億美元,「賀癌平」六十億美元,「癌思停」七十四億美元,治癌市場的贏家目前看來是大藥廠、研究機構和科學家、醫院和醫師以及政策制定者。
英國健保設有公開機構評估標靶治療是否具成本效益,當局甚至採行「郵遞區號樂透」,限定某些地區的患者才能接受治療,這當然會惹火民眾,但是英國政府表示醫療資源有限,為了更廣大社會的好處,必須節制醫療花費。
大腸直腸癌現在是台灣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飲食西化以及太多高脂和低纖食物是主因,現在健保開始給付「癌思停」可以理解,但是面對其他癌症的標靶治療,當局需要更公開這類政策形成的理由以及壓縮了那些支出。
現在大家視長壽為當然,但是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活品質才是長壽的主因,臨床醫學的功勞其實有限,英國歷史學家洛依波特說:「二十一世紀的醫學不該強調對抗疾病,而是讓人有選擇生活型態的餘裕,壽命自然可望再延長」,而包括標靶治療在內的生物醫學模式往往見樹不見林,因為從DNA的世界去治療疾病往往忽略了環境和健康所構成的圖像。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