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小沙彌雕像前面,那個紅色的東西是什麼?
台灣各地寺廟,通常都設有供善男信女捐錢、添油香的「賽錢箱」,或稱「油香箱」、「功德箱」。
清朝以前,台灣寺廟的主要財源通常如下:店租、田租、果園租、丁口錢、募捐。前三者是寺廟接受信徒捐獻店鋪、田地、園林所衍生的收入;丁口錢是寺廟向「轄區」男丁所抽的「人頭稅」;募捐則必須經地方官員同意,才可持題緣簿外出募款,從這些資料顯示,古早時候台灣寺廟並沒有「賽錢箱」這玩意。
「賽錢箱」一點都不本土化,而是純粹的舶來品。明治三十九年八月十五日的《漢文台灣日日新報》中,有一篇「台南大賽神會」的報導:「自改秩來,官長不許勒捐民財,恐傾民產。又設衛生檢疫部,島人無奈,改號樂善堂於廟中,如內地神社式。有來祈禱者,各隨意施捨錢銀於筒內,實取民願之意也。西來庵亦然。 …… 」
這種捐錢的箱子,仿自日本神社的「賽錢箱」,流傳至今,很多台灣寺廟仍沿用「賽錢箱」之名,由於捐獻給寺廟的錢,主要用做添油香、作功德,所以也被稱為「油香箱」、「功德箱」。
台灣的「賽錢箱」,功能性大於藝術性,由於錢財露白,經常引起宵小覬覦,因此現在很多「賽錢箱」宛如保險箱,四四方方、結結實實,卻毫無美感;有的「賽錢箱」用透明壓克力製成,從外面一覽無遺,在旁人的注視下,想只投個五塊、十塊,好像都有點不好意思。
日本不愧是「賽錢箱」的根據地,很多「賽錢箱」都做得很精美,不但古色古香,還似乎會發出催眠的聲音說:「掏出你的大鈔,丟進我的肚子!」
參拜日本神社時,正殿門口會有一條繫著大鈴鐺的繩子,先一鞠躬後誠心搖鈴,告訴神明「我來了」, 再將硬幣放入「賽錢箱」,代表買了入場券,或付了掛號費,接著進行「二拜二拍一拜」儀式,連拍兩次手掌,意思是「空手而來,別無企圖」,我很懷疑,如果沒有所求,那到底拜蝦咪碗糕?
世界上最大的「賽錢箱」,在義大利的羅馬。羅馬的特雷維噴泉( Fontana di Trevi ),又稱為幸福噴泉,如果這兩個名稱還不夠具體,那「許願池」您一定聽過。聽說只要背對著「許願池」,用右手拿著錢幣越過左肩投入池中,您就會到羅馬舊地重遊,大部分觀光客都這麼做,我們當然也不能免俗。
從全球各地慕名而來的觀光客實在太多了,「許願池」錢滿為患,羅馬市政府派人每週一次收集、清洗池中的硬幣,一年大概可以收入約六十萬美金,這筆錢轉交給一個國際天主教非政府組織,用於支持一個位於羅馬的愛滋病患庇護所。
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海角七億,花得也不心安,如果「賽錢箱」、「許願池」的錢,都能用來做公益,照顧弱勢者,大家應該多多贊助,因為施比受更有福。
咱們把鏡頭放大,原來這是個「賽錢箱」。
「賽錢箱」是日本人發明的,他們的「賽錢箱」都古色古香、製作精美。
「賽錢箱」也是一種宗教藝術品。
少女的祈禱,祈求的是什麼呢?
「賽錢箱」裡通常都投硬幣,哇!有凱子投 1000 丹!
有工作人員按時來收錢,還在抽屜底下鋪一塊布,
這不是要讓丟錢的聲音小一點,而是把布包一包就可以把錢「款」走了。
「賽錢箱」裡錢多多,還要派人看守。
在日本參拜神社有一套規矩,投錢進「賽錢箱」等於付「掛號費」。
台灣寺廟「賽錢箱」是日據時代留下的事物,
一般都稱為「油香箱」或「功德箱」
台南市法華寺則保存「賽錢箱」的原貌和字樣。
台南大天后宮的「賽錢箱」,改成用透明壓克力製造。
台南祀典武廟的「油香箱」,裡面鈔票麥克麥克。
這個賽錢箱前面放了「平安米」,投進油香錢就可以抓一把米回家,
米好像缺貨中。
很多寺廟油香箱被偷怕了,改成了保險箱的形狀。
另一個保險箱。
偷「賽錢箱」的傢伙,被監視器拍下嘴臉。
這個「賽錢箱」攝於波蘭華沙一處古堡,裡面紙鈔多到快滿出來,
那一年波蘭幣舊鈔換新鈔,所以這一整箱大概也值不了多少錢。
在加拿大接近尼加拉瀑布的地方,有一個水池被扔滿錢幣,
工人正認真的撿錢跟「洗錢」。
世界最大的「賽錢箱」在此,就是義大利羅馬的「許願池」。
扔進許願池的銅板,每年超過六十萬美金。
到世界最大的「賽錢箱」扔錢,要做這個標準動作,
什麼?這張照片既走光又退色,焦距也沒對好,所以通通都不算?
看來羅馬非再去一趟不可囉。
延伸閱讀:錢來也!
- 9樓. ggcrab 紐西蘭旅遊2011/09/26 09:06紙上相會
許願池賽錢箱怎樣也比不上乾式香油錢來的好,因為收不到大鈔啦。也只有不起眼的銅板捨得丟到水裡!
大英博物館裡賽錢箱做得又大又透明,各國領袖平日見不到面,印在紙鈔上的頭像,倒是聚集在賽錢箱裡你瞧我,我瞄你,毛主席和英皇相互「乾」瞪眼?
丁丁向晚急還稀,啄盡庭槐未肯歸,終日為君除蠹害,莫嗔無事不頻飛。
朱慶餘:啄木鳥 - 8樓. Jenny***2011/09/13 15:51誤會
面對賽錢箱.捨不得大鈔.摸不到小鈔.投個銅板.
最尷尬的是投下去.箱子發出好大一聲"咚"
本來.我還想: 日本阿真細心.賽錢箱還鋪塊布.
原來只為了便於"捲款"
- 7樓. 蔡碧航(大咪)~~2011/09/11 22:00賽錢箱
羅馬的那鍋許願池
也有我貢獻的一個銅板
- 6樓. JamieChao2011/09/10 18:12問候
有滴有滴,小妹我就常常拜無所求,就像和長輩問候打招呼,「您好呀」。(P.S.這樣是不是就可以故意不去看賽錢箱?!) - 5樓. the dreamer girl2011/09/09 17:55
- 4樓. 傅 孟麗2011/09/07 13:04我覺得
應該叫「塞錢箱」
透明的不好
很容易引來覬覦心
蒐集了這麼多塞錢箱
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 3樓. 朱穎立(人類動物園....長頸村)2011/09/07 11:43真是長了見識了
只是我很納悶
文首那張相片裡的賽錢箱
是在那裏拍的
那麼小巧
不知是廟方的胃口太小呢?
還是香客的手筆太小?
是因為太小,所以不怕小偷?
- 2樓. 竹子2011/09/06 14:59賽錢箱
也許 要跟神明溝通
先繳個掛號費 求個心安吧
- 1樓. okayman2011/09/06 11:47賽錢畫
老外看到清澈的水池就情不自禁會拋個銅板許個願
看這個地上的水池畫居然也能吸引些銅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