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衛星地圖中,可清楚看出台南市區有兩條不尋常的平行線,
迥異於一般都市紋理。
前一陣子發表「北馬之嘶碑」一文,蒐尋相關資料時,發現
這幅偵照圖是美軍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為了空襲台灣而製作,除了利用偵察機空拍之外,也參考日本人所發行的地圖,當然也有「○○七」諜報員的刺探,然後進行精密繪製,由於其用途是為了轟炸作戰之用,因此對軍事設施描繪格外詳細,台南市的一些軍事目標,在圖中一覽無遺。
這張地圖目前已經解密,任何人都可以上網閱覽、摘錄、使用,各位格友如果有興趣,不妨去瀏覽一下。
在日據時代第二步兵聯隊、衛戌病院、台南騎兵隊的北邊,有一處呈西北、東南走向的長條形軍事設施,長約
高中的時候,我們家搬到台南市開元路228巷,當時那邊還有很多農田,巷子的那一頭是好幾個眷村,中間隔著磚牆,牆裡彷彿是另一個世界,我記得眷村後頭有一座小山,叫做「打靶山」,高度約
從開元路到我們家及眷村這邊,中間有一座美國學校,那座學校叫做Wayne Wright School,裡面漂亮的不得了,那時我總覺得奇怪,美國學校兩旁的開元路212巷、228巷,怎麼會這樣又長又直,好像兩條平行線呢?
隨著我長大離家北上求學,這個疑問也被我拋在腦後了。
「打靶山」在清朝時稱為「旗兵山」,當時已是駐軍練武之處,日據時代在附近有步兵、騎兵、炮兵等軍營,就在「打靶山」練習射擊,光復初期當地仍做靶場之用,後來才將這塊長條形的軍事用地改成眷村,從西北方算過來,分別是富台新村、自強新村、果貿二村、自治新村,後來中山高速公路施工時,「打靶山」像愚公移山一樣被鏟平,土方移去建高速公路之用,原址改建成慈光十三村。
為配合眷村改建政策,自強、果貿、自治等眷村已拆除,改建成大樓式的果貿二村國宅,富台等眷村則改建成長榮國宅社區,慈光十三村眷戶已全部遷出,破舊的建物仍巍然獨存,訴說著一頁竹籬笆的滄桑。
自治新村拆除時,日據時代的靶溝意外的重見天日,這條靶溝長約
在地面上,昔日竹籬笆與社區間的隔閡已經淡化,道路開闢與樓房興建,使得地貌更加模糊,不過換個角度,從高樓頂上、從邈遠的歷史繪圖中,我仍可依稀認出,那兩條神秘的平行線。
1944 年美軍偵照圖中的台南市日軍靶場,右下方綠色部份為「打靶山」。
「打靶山」被鏟平,土方移去蓋高速公路,遺址興建慈光十三村, 目前已人去村空。
眷村內有濃厚的「守望相助」精神。
空蕩蕩的眷村中,留下一面國旗守護家園。
滿地碎玻璃映著斑駁的樓房殘影,更添幾許淒清。
自治新村拆除後,日據時代的靶溝遺址重見天日,也勾起人們對「打靶山」的回憶。
國軍打靶的老照片。
國軍射擊的照片雖已模糊,但彌足珍貴。
重興社區民眾熱心整理靶壕遺址環境,希望政府能保留該遺址為靶壕公園。
自治新村有兩棟眷舍獲得保存,現在做為社區文史工作室,內有一些文物照片展出。
自治新村大門的字,是蔣夫人宋美齡所題。
老眷舍中簡陋的客廳,牆上掛滿軍旅生活的照片。
小女孩與木馬。
木馬還在,照片中的小女孩或許已當阿嬤了吧?
慈光十三村、自治新村、果貿二村、自強新村示意圖,
最左邊的自強新村,原本住的都是將官,其基地後來被新闢的林森路切成兩半。
改建後的果貿二村國宅大樓。
拆除後的自強新村,我摩托車鏡子中映射的是果貿二村國宅大樓。
從高樓中遠眺日軍射擊場遺址,前方綠地是舊美國學校,遠方是改建後的果貿二村國宅,後面由「打靶山」鏟平興建的慈光十三村,則被擋住看不見。
面對鏡頭的這排大樓就是果貿二村國宅。
美國學校停辦後,其土地約三分之二開闢成開元振興公園,供民眾休憩。
原美國學校的大門。
開元路北邊也有一部分靶場遺址,原來有富台等眷村,目前改建成長榮國宅社區大樓群。
圖為眷村改建後留下的富台新村大門。
長榮社區住戶集合全市十個眷村住戶組成,其凝聚力甚強,社區營造極為成功。
在台南市要看到這種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海飄揚的景象,只能到長榮社區了。
延伸閱讀:北馬之嘶碑
- 17樓. CDOK 竹籬笆 野孩子的春天2011/07/11 21:32一點小瑕疵
HI晚安
得幸識荊 幸會
美圖中 有CDOK難以磨滅的記憶
雖不致淚滿襟
卻也噓唏
感謝您的用心
唯
美圖中兩幅舉槍與射擊相片 可能誤植
據CDOK個人經驗而言
"打靶山"自從民國50年左右"自治新村落成後
幾乎已經完全沒有射擊操練
又
自您美文中所PO步槍模樣看來
應該是M-14 / 五七步槍
該型步槍大約是在民國59年左右引進 / 使用
CDOK在CMA 四年級的時候
首次換裝 原裝M-14
後來由高雄60兵工廠製造 定名五七步槍
因此
美圖中的步槍射擊操練處所 應該不是在台南打靶山
***換裝M-14 / 五七步槍之前
CDOK用的是 M-1步槍
更早前 30步槍***
感謝您的指正
我老家在開元路228巷(現在叫開南街)
以前打靶山還在的時候
我們曾經在山腳下挖彈頭出來玩
甚麼時候停止打靶我倒是不清楚
照片誤植的部分我會做更正
謝謝您
ono 於 2011/07/12 09:57回覆 - 16樓. 藏鏡人(謎の男)2011/01/29 07:31謝謝分享
旅居在國外這些日子逛的多是國外格友的生活格子。難得看到這麼多台灣南部介紹的眷村介紹,漁村風光等。
過兩天就要回台了,會好好看您文章介紹,台期間或許就能親近自走一趟。
看到瓜牛兄在樓下,他是我小學學弟,感謝他促成我們民國55年畢業,台中力行國小小學六年二班的再重逢。已經找回十二位同學了。
這趟回去就是要和畢業45年前的同學們再見面。有點近鄉情怯。
感謝分享。 - 15樓. 瓜牛 - 陸戰隊日記2010/12/21 14:44集合眷村的社區
看到那美麗的社區實在羡慕!瓜牛小時住的眷村已被拆掉,鄰居都分散在台中各個地區。要見當年的玩伴都不太容易!
- 14樓.2010/12/20 22:48誤會了!
我是指下屆啦,不過,還是不要當政治人物比較好… 這樣才有更多時間好好欣賞與記錄台南的美。 - 13樓. 刁卿蕙2010/12/17 12:09以鵝傳鴨的搖言
啊,原來ono也參加了五都選舉,而且已經凍蒜了台南地下市長!
- 12樓. 止善2010/12/17 09:19神秘的平行線
引人入勝﹑珍貴細心的當代考古佳作!
讓人跨越時空遊覽了台南市的一角!
感謝分享!感謝分享! - 11樓. 沙漠之花2010/12/16 01:13最佳導遊之一
下次我回臺南時,要照著你的介紹走一回!
- 10樓. 看雲2010/12/13 10:39童年往事
以前沒有高樓,搭公車經過小東路時遠遠可以看到打靶山,小時候一定指著大叫,對火車站前的鄭成功像也如此 … 小土包子進城。這個習慣到唸小學才改。
樓下鼓吹 Ono 選台南市長,如果出馬,看雲一定把戶籍遷過去 - 9樓. 七琴2010/12/10 21:24樓下有人喊﹕ono凍蒜﹐那
我回去投你一票﹗
很佩服﹐一點不水昆﹐巨細彌遺地追尋記錄過往﹐一步一痕跡......
我的小時候的成長印象﹐已然模糊在高雄市與台南縣的更迭裡..... 等我老了以後﹐可能回憶起來﹐缺少童年這一段﹖﹗......
我應該有很多故事可以寫的﹐雖然手邊沒有收集那麼多史料﹐但起碼我曾經有四個阿嬤﹐我阿爸有26個兄弟姐妹柳................. 多熱鬧啊............................
- 8樓. JamieChao2010/12/08 18:59教官都稱讚
ㄟ,我很會打靶耶,去靶場竟然可以讓靶紙上出現一顆命中紅心,另一顆與紅心相連,我懷疑我旁邊的同學對我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