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樹屋的前身是英商德記洋行的倉庫,原本廢棄被榕樹氣根盤據纏繞,有如一座鬼屋,
經過巧手規劃整修,現在已成為安平主要景點之一,經常有遊客及學生前往參觀。
「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台南的安平也有三寶,安平古堡當然是個寶,不過我說的三寶是「樹屋、玖公、豆花」,這三樣寶怎會扯在一塊呢?
一八五八年,清廷與列強簽訂天津條約,開放五口通商,鎖國政策被打開,台南的安平港於一八六五年開港,外商紛紛進駐,設立德記、怡記、和記、唻記、東興等洋行,從事進出口貿易。
英商德記洋行原從事糖與樟腦等買賣,在台灣割讓給日本後,這座洋行被「大日本鹽業株式會社」接收,光復後成為台鹽的辦公廳舍與宿舍。其主體建築於一九七九年由台南市府收回整修,做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現為台南市定古蹟。
安平樹屋位於德記洋行後方,其最初用途應是德記洋行倉庫,砌牆的磚頭可能來自古熱蘭遮城,日據時代從安順鹽場運來的鹽包,就堆置在此,再從鹽水溪畔的古碼頭運銷海內外。
隨著鹽業的衰敗與安平繁華落盡,這些偌大的倉庫空盪盪,被老榕樹的鬚根盤繞,看起來陰森森有如鬼屋,連當地人都不敢靠近。
後來由樹德科大劉國滄與張瑪龍建築師,以「樹屋」的概念進行整修,掀開已塌陷的屋頂,在榕樹間搭建鋼構天橋,形成開放與半開放空間交錯的地景藝術,參觀者可以遊走其間,有如穿梭於時光隧道。原本平淡無奇的廢棄倉庫,經過改造成為有趣的探險場域,加上一系列安平人文、產業展覽,讓「安平樹屋」之名不脛而走,成為遊客必訪景點之一。
樹屋與德記洋行之間,有座不太顯眼的花園洋行,那就是「朱玖瑩故居」,內部陳列許多朱玖瑩的書法作品,是一座以書法藝術為主題的文物館。
朱玖瑩是湖南省長沙人,自幼長於文史翰墨,後受知於前清翰林及第一任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譚於一九二一年出任湘軍總司令,朱任政務委員兼秘書,後來還歷任多項要職。一九五一年朱玖瑩應行政院長陳誠之邀來台,擔任財政部鹽務總局局長兼台灣製鹽總廠總經理,直到七十歲退休,期間長達十七年,對台灣鹽業發展與鹽工福利極有貢獻。
朱玖瑩年輕時,追隨譚延闓鑽研顏真卿書法,盡得「顏體」楷書真傳,他還兼擅北碑、篆隸、行草,並致力於書法藝術推廣,一九八八年獲國家文藝獎「書法教育特別貢獻獎」。朱玖瑩才華洋溢卻毫無架子,讓人如沐春風,台南藝文界均尊稱他為「玖公」。
「玖公」來台後一直住在安平,自號「安平久客」,在一次因緣際會下,我曾到他的宿舍去拜訪,書齋中陳設非常簡樸,桌上的毛筆林林總總,有的都已禿了頭,比較奇怪的是筆筒中有支筆,長得有點像竹掃把,後來才知「玖公」另一個墨號叫「師掃帚齋」,或許是勉勵弟子用心習字,像掃地一樣勤奮吧?
安平有一家很有名的豆花店,和「玖公」有一段很深的淵源。這家豆花店的老闆,原本挑著擔子沿街叫賣,「玖公」喜歡吃他的豆花,看他經濟拮据,有意贈金相助,但被老闆婉拒了,不過他記得這份恩情,每次經過「玖公」家門前,都會端上一碗豆花孝敬「玖公」,兩人成了莫逆之交。
如今這家店中還有「勝友常臨仙味豆,清涼解渴有雙花」、「豆餚傳世久,花育四方人」等對聯,都是「玖公」題贈的墨寶,留下一段佳話。
「玖公」一九九六年五月返回大陸探親,當年
低矮的窄門,有如探索納米亞傳奇的入口。
無孔不入的榕樹根,已悄悄的爬滿地面,似乎還將無盡延伸。
穿透窗櫺,穿梭時空。
細小的鬚根膨大成枝幹,取代了桁條,撐起屋頂的架構。
從空中走廊看得見屋裡,底下的遊客可以仰望天空,眼神交會間趣味無窮。
爬上階梯探險去!
在人屋簷下,記得要低頭啊。
看起來空蕩蕩的樹屋裡,有很多轉折、很多角落,最適合躲貓貓。
樹屋附近是名書法家朱玖瑩的故居,夾在它們中間那座白色拱廊式建築,
就是原英商德記洋行,現已改成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人稱「玖公」的朱玖瑩先生,經年長袍布履,和顏悅色,廣受府城各界尊敬。
紀念館正門對聯「敢以退休忘國是,且拚餘力作書癡」,
正是「玖公」心境的寫照。
玄關處展示「玖公」的書法作品與揮毫小影。
「玖公」曾在妙心寺開班教授書法,也曾為該寺題寫許多楹聯。
「放生魚鱉逐人來,無主荷花次第開;水枕能令山俯仰,風船能與月徘徊。」
在這首詩之後,「玖公」署名「師掃帚齋主人」。
占滿整幅牆面的「波羅密多心經」,氣勢非常磅礡。
紀念館二樓展示作品。
鄭愁予的詩「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思鄉之苦是否也同樣折磨著「安平久客」的心?
民國四十一年建立的「安順鹽場鹽工新村落成紀念碑」,
署名者是行政院長陳誠,字卻是當時擔任鹽務總局長的「玖公」寫的。
「玖公」書法作品彌足珍貴,圖為延平郡王祠古梅碑記。
「青鷗白鷺是吾友,綠竹高松無俗塵。」
這是我老爸擔任大成國中音樂班主任時「玖公」所贈。
後甲國中大門題字是「玖公」九十七歲的作品,
雖已年老體衰,筆劃間仍有力透紙背的猷勁之感,令人讚嘆。
「玖公」與豆花店主人的一段因緣,至今仍傳為佳話。
- 33樓. Olivia 隨心所欲2010/11/08 20:45天啊!
太巧了,我兩個女兒也都是大成國中音樂班畢業的溜.....那該尊稱您什麼呢? - 32樓. 飛紅戲墨~〈影音書寫〉_在影音書寫中沉澱2010/11/02 17:48介紹詳細
哪像我近來懶的為文
當年雜誌社專訪台灣書家,與玖公有一次因緣
手邊亦有一幅玖公的福字,珍惜萬分
不是我選擇最好的,是最好的選擇我──印度哲人 泰哥爾 - 31樓. ■♀醫楊曉萍2010/11/02 14:48納尼亞的聯想
真是妙喻深居老學士加上宅門深院不過最感人的還是那豆花奇緣最困惑的是音樂班主任的兒子很少寫到音樂
- 30樓. the dreamer girl2010/11/02 12:01
- 29樓. 洪明傑〔洪杰〕2010/10/30 09:27玖公
初看 玖公的字 似曾相識
與書家譚延闓所臨的顏體《麻姑山仙壇記》
有幾分神似
待看內文 原來有這師承關係
謝謝分享!
- 28樓. DanielCrab2010/10/29 21:06謝謝
看了大作, 才知道這些典故....在安平住了十多年, 只知道要去找好吃的, 完全無視這些歷史...慚愧喔! - 27樓. 文羚2010/10/28 19:04懷念
看到安平樹屋真令文羚懷念,因為老公的老家就在樹屋旁,住台南時常去那裡呢!
謝謝分享,讓文羚想起過往那一段幸福時光。
敬祝:愉悅
- 26樓. 刁卿蕙2010/10/28 12:32樹屋,玖公,豆花
奇詭樹屋...師掃帚齋......"玖公"有沒有可能是個愛吃豆花的男巫? - 25樓. 晨曦Catherine2010/10/27 08:12樹屋‧玖公‧豆花
看來O叔嬸
都是台南名門之後
對台南的名勝古蹟瞭如指掌
下次要招一夥人去台南
促進文化經濟交流一番
- 24樓. 瑯琊 王2010/10/25 00:01舊識
版主大安:
感謝有機會再度欣賞玖公墨寶.
我有幸與玖公有緣,
思念故人呵........
瑯琊王氏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