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本末倒置。
2013/09/19 21:50
瀏覽22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現在有些公司跟政府一樣,花大錢省小錢。

本末倒置

事物的主次顛倒。比喻不知事情的輕重緩急。


「本末倒置」的「本」就是根本的意思,「末」是枝節末端的意思,所以這句成語的意思就是把根本的事忽略了,反而注重細微末端、較不重要的事。《禮記.大學》裡有一句話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就是在說明做一件事情,掌握本末終始、先後次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因為一般人往往會有誤本為末、倒末為本的疏失,所以就有「本末倒置」的說法。較早的書證是宋代大儒朱熹寫給他的朋友呂伯恭的信,就提到:「昨所獻疑本末倒置之病,明者已先悟其失……」等語,信中談的就是先後次序顛倒的事情。另外一位宋代大儒陸九淵在〈與曾敬之〉信中也提到:「有其本,必有其末。未聞有本盛而末不茂者。若本末倒置,則所謂文亦可知矣。」大意是說事情都有本有末,沒聽過根本壯盛而枝節末端不茂盛的事。陸九淵的話更明白的表現出本末倒置的意思。清代王昶所寫的〈新修州學之記〉說到:「當奉教化,宣之於民,……然非知治之審,則亦未嘗不本末倒置。」意思是說為政者若不知宣揚教化於民,則常會本末倒置,失掉了應有的判斷。從這些例子可以知道「本末倒置」是句常用的成語。「本末倒置」這句成語當就從〈大學〉文義演變而出,比喻不知事情的輕重緩急。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工作職場
自訂分類:我的心情日記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