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成語教室:竭澤而漁vs殺雞取卵!
2012/01/12 01:57
瀏覽96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竭澤而漁 ㄐ|ㄝˊ ㄗㄜˊ ㄦˊ ㄩˊ
 
澤,水流匯聚的地方。「竭澤而漁」指排盡澤水捕魚。比喻取盡所有,不留餘地。#語出《呂氏春秋.孝行覽.義賞》。

據《呂氏春秋.孝行覽.義賞》載,春秋時,晉國將要和楚國開戰。國君晉文公非常憂心,問大臣咎ㄐ|ㄡˋ犯說:「敵軍人數比我們多,要如何應戰呢?」咎ㄐ|ㄡˋ犯回答:「我聽說禮不厭繁,兵不厭詐,要打贏這場戰爭,仍然得靠詐術。」文公將咎ㄐ|ㄡˋ犯的建議告訴雍季,雍季說:「把澤水排光來捕魚,一定捕得到,但明年就沒有魚可捕了;把草木燒光來打獵,一定可以捉到獵物,但明年就沒有獸可以獵了。

雖然這次用詐術應戰,取巧可行,但下次就沒效了,並不是長久之計。」最後,文公還是用咎ㄐ|ㄡˋ犯的建議,打敗了楚國。論功行賞的時候,雍季的功勞比咎ㄐ|ㄡˋ犯高,大臣們勸諫說:「這次打了勝仗,全靠咎ㄐ|ㄡˋ犯的計謀,但行賞卻把他排在後面,也許不可以吧?」文公說:「雍季的話,是為國家百世的利益,而咎ㄐ|ㄡˋ犯的建議,卻只是因應一時的情勢,哪有把一時之務排在百世利益之前的道理呢?」後來「竭澤而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取盡所有,不留餘地。

取巧 ㄑㄩˇ ㄑ|ㄠˇ
 
以巧妙的手段避免遭遇困難而達到目的。

兵不厭詐ㄅ|ㄥ ㄅㄨˋ |ㄢˋ ㄓㄚˋ

形容用兵時為了制勝敵人,不排斥運用各種詐術來達成目的。語本〈韓非子˙難一〉。


殺雞取卵 ㄕㄚ ㄐ| ㄑㄩˇ ㄌㄨㄢˇ

把雞殺了,取出腹中的蛋。比喻為貪圖眼前的好處而斷絕了長遠的利益。典出《伊索寓言.生金蛋的雞》。

《伊索寓言》裡有一則小故事,敘述一個貪心的農夫和他的妻子,他們本來養了一隻母雞,每天都會下一顆金蛋,便以為這隻母雞的肚子裡藏有一大塊金子。為了得到金塊,農夫和他的妻子把母雞殺了,結果卻發現牠肚裡什麼都沒有。貪心的農夫和他的妻子不但沒得到那塊金子,卻連原本每天可得的金蛋都沒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殺雞取卵」,用來比喻為貪圖眼前的好處而斷絕了長遠的利益。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家庭親子
自訂分類:我的心情日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