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成語教學:入不敷出vs寅吃卯糧
2011/10/26 23:57
瀏覽8,298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寅吃卯糧】|ㄣˊ ㄔ ㄇㄠˇ ㄌ|ㄤˊ

 寅年就吃掉了後一年卯年的食糧。語或本明.畢自嚴〈蠲ㄐㄩㄢ錢糧疏〉。後用「寅吃卯糧」比喻收入不夠支出,預支以後的用項。

「寅吃卯糧」原作「寅支卯糧」。在古代,就用「天干」和「地支」來記載時間。「天干」是指甲、乙、丙、丁、戊ㄨˋ、己、庚、辛、壬ㄖㄣˊ、癸ㄍㄨㄟˇ等十個字;「地支」是指子、丑、寅、卯、辰、巳ㄙˋ、午、未、申、酉、戌ㄒㄩ、亥等十二個字。把十個「天干」和十二個「地支」配合起來,就是六十個干支組合,如「甲子」、「乙丑」、「辛亥」,從古代沿用到今天。

這裡面,十二個地支字常被用來紀年。「寅吃卯糧」的意思就是寅年就吃掉了後一年卯年的食糧。本來,一年有一年的收穫,餘糧還可以儲存以備來年所需,所以正常的狀況是「寅吃寅糧」或「卯吃寅糧」才是。但是現在的情形是:不但當年糧食已吃盡,還連來年的糧食都預先吃掉了,這狀況正是入不敷出,所以只好預支以後用項的窘境。

明代畢自嚴有一篇〈蠲錢糧疏〉,裡面說到因為政府不斷加重錢糧之賦,所以地方官員為應付上級需求,只有常向百姓搜括,民間物有限,寅年動支了卯年之糧,等到卯年,又繳不出稅來,就只好逃稅了,如此惡性循環,越欠越多,成為難以解決的嚴重問題。因此,畢自嚴上奏建議朝廷免除舊欠,以澈底解決此種困境。蠲,音ㄐㄩㄢ,免除的意思。這篇文章中就用了「寅支卯糧」一語。「寅吃卯糧」當是從這句成語演變出來。

【入不敷出】ㄖㄨˋ ㄅㄨˋ ㄈㄨ ㄔㄨ

敷,足夠。收入不夠支出。語或出清.朱彝|ˊ尊《竹垞ㄔㄚˊ詩話.卷下.臣士下.倪嘉慶》。

「入不敷出」,指收入不夠支出。出現這句成語的文獻如清朱彝尊的《竹垞詩話.卷下.臣士下.倪嘉慶》中,在明朝崇禎年間,邊患紛擾,流賊頻仍,戰事紛起十餘年。加上北方大旱,百姓無以為生,當然也就無力納稅,國家的支出多於收入,歲額缺至二百三十餘萬,國庫漸漸空虛。

倪嘉慶是管理賦稅的長才,他針對財政空虛的問題,對崇禎皇帝提出非常切要的建言,無奈不被接受,後竟導致明亡。朱彝尊認為,如果當時崇禎皇帝能夠採納倪嘉慶的建言,也許明朝就能延緩滅亡的命運,實在是非常可惜。後來「入不敷出」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指收入不夠支出。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家庭親子
自訂分類:我的心情日記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