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可愛的小孫女Emily已四歲三個多月了!她口齒清晰,善於表達,很得我們這些長輩們的寵愛,每次家族歡聚,兩個表哥偏好手遊和打球,仍喜歡玩玩具的Emily和弟弟與我們大人較多互動。11月25日清晨6:30左右妹夫自美搭乘華航抵達桃園機場第二航廈,我事先與大飛鍾先生的租車約好前往接機,一切順利。當日下午即辦好入籍、敬老卡、換發身分證。12月28日也前往銀行辦妥存款相關事宜。11月30日晚上妹夫請我們大家在中壢高中旁的千暉鵝肉餐廳品嚐客家美食。12月3日晚上由弟弟和弟媳去機場送機,堪稱圓滿。
※以下訊息轉貼自【奇蜜育兒資訊】
本期特選主題: 簡單運動,增進孩子身體協調性!
相較以往,現在的小班孩子普遍認知能力好、語言表達佳,但體能與自理能力相對較弱。這些孩子大都是爸媽開車接送、家住電梯大樓、由長輩或菲傭照顧起居;週末的休閒活動是逛大賣場或百貨公司、因為大人怕髒怕危險很少讓孩子到公園玩、電視電腦是孩子的玩伴。現在孩子的體能已經亮起了紅燈,身為爸媽的您不可不慎。
問題放大鏡
剛開學時,中午吃完午餐,亭安好不容易把餐具收拾好放進便當袋,她坐在座位上,她說:「便當袋好重,老師妳幫我放。」在遊戲場上,孩子們「快一點!快一點!」大聲催促著排隊要爬上溜滑梯的安安,因為安安上樓梯時無法一腳一階往上爬,所以動作比較慢。才剛從教室走到遊戲場,樂樂就抱怨:「外面好熱,我不想玩,我要進去吹冷氣……。」
最近,孩子比較穩定了,老師帶著孩子到附近的公園去戶外教學,回程時,有人走不動、有人要老師抱,老師連哄帶騙終於把這群「飼料雞」帶回了學校。在沙坑,孩子用剷子挖不動沙,因為提不動,水桶裡的水只能裝一點點……。
讓孩子愛運動增進體能的最好方法就是親子一起動,對孩子來說,要「動」得有樂趣,不能用過高的標準來要求,同時必須選擇符合年齡的體能遊戲,讓孩子有成就感,才能產生持續的興致。
愛的叮嚀
提供幾項適合孩子的簡單運動,讓您陪孩子一起玩出靈活好身手。
手腳並用的攀爬及平衡類遊具
攀爬及平衡類的遊具可以促進孩子的四肢協調性與肢體平衡感,又因為有各種不同的材質(如:金屬、塑膠、木梯或繩子),孩子可以透過觀察及親身體驗去試著掌控各種材質的特性(像是繩梯會隨著施力點不同,而產生不同方向的晃動),再判斷自己能不能完成遊戲。 如果孩子想嘗試,剛開始可以協助孩子、扶住他的身體,讓他先練習、體驗一下;或是請他觀察其他大孩子玩的情形,讓他可以模仿、學習,多試個幾次,他就能掌握到技巧了。一起來看看孩子透過「組合式體能遊具」,身手變得更好囉!
短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REDDJTE1po (4:18)
(信誼組合式體能遊具,有別於固定式的罐頭遊具,透過板、棍、箱、梯的相互組合,變化出多樣的肢體活動,自由調整難易度,鍛鍊各種大肌肉動作技巧,
提供孩子自我挑戰與鍛煉體魄的機會,幫助幼兒園建置大肌肉遊戲區的資源。)
玩法多變的球類運動
「球」的玩法有很多種,由於施力的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方向和速度,滾、拍、接、投的技巧都需要練習。孩子對於移動目標的判斷能力還不夠成熟,以一顆移動的球來說,孩子必須要能掌握球移動的速度和路徑,才能順利把球接住。因此和孩子玩球,可以從滾動開始,一致的滾動路徑,讓孩子學會判斷球的路徑及方向。等孩子更能夠掌握移動目標後,再來嘗試空中接球,才不會讓孩子太過挫折。
練習騎有輔助輪的腳踏車
騎腳踏車往往是孩子證明自己長大很重要的里程碑,這個年齡的孩子,多半已經可以騎乘三輪車,腳踏踏板的技巧也趨於熟練。這個時候,您可以為孩子準備一輛適合他身高並有輔助輪的腳踏車,讓孩子開始練習,可以增進孩子的腳力及身體平衡能力。
運動,使孩子的免疫力增加,比較不容易感冒;運動有挑戰性,能幫助孩子勇於面對困境;運動讓生活更有趣,對孩子發展人際關係有很大的幫助,親子或同學之間喜歡同樣的運動,可以有更多的互動,也增加更多的話題。找個假日,和孩子換上輕便的運動服,全家一起動一動,讓親子「動」出健康、「玩」出好感情。
延伸閱讀: 百玩不膩的幼兒運動
幼兒運動基礎動作裡,移動性動作有跑步、走路、跨跳、爬行、垂直跳等;穩定性動作有翻滾、旋轉和平衡等;操作性動作則有投擲、拍、踢、接球、跳繩、跳箱等。3歲前基礎動作做得不夠多,之後做進階運動時容易遇到瓶頸。建議爸媽多利用各種遊戲鞏固孩子的運動基礎能力,為將來學習更多技巧性運動做好準備。
以下的運動遊戲主要針對1.5歲以上走路已走得相當不錯的孩子所設計。由於不同年齡的幼兒有不同的動作發展模式,其間也存在個別差異性,因此,建議爸媽帶孩子做這些運動時,多留意觀察孩子在每種動作上的發展情況,在難度和時間上做出相對的調整,相信寶寶一定會愛上運動的!
ㄧ、移動性運動
爬行
● 過山洞:爸爸當山洞,孩子從身下穿過再從背部爬過,連續玩十幾次;爸爸可以調整背部的高低變化,訓練孩子的反應。(1歲以上)
● 鑽紙箱:把幾個大瓦楞紙箱接起來,當成孩子的爬行隧道。(1歲以上)
● 動物走路:讓孩子練習各種動物的走路方式從這頭走到那頭。小狗狗是最基本的爬行法;獅子是同手同腳爬行;小兔子是手撐地面,兩腳蹬行;蛇是把手背在背後,在地上透過腹肌和腿部力量爬行。(2歲以上)
● 手推車:媽媽抬起孩子雙腳,孩子用雙手支撐走路。(2歲以上)
跑步
● 遛風車:帶著小風車找塊公園綠地,和孩子一起高舉風車奔跑,看看可不可以讓風車轉動起來。(1.5歲以上)
● 倒退跑:讓孩子沿著操場跑道往前跑,一聽到哨聲就要停下來倒著跑回來;再聽見哨聲,又要改回往前跑,如此讓孩子練習不同的跑步方法。提醒孩子倒退跑時速度要慢,小心安全。(2~3歲)
● 折返跑:讓孩子折返跑,去對面一次取一顆石頭回來,看孩子能否在時間限制內將五顆石頭送達媽媽手中。(也可以讓孩子沿S型跑道折返跑。)(2~3歲)
● 點名遊戲:找個有許多標誌物的公園,選擇幾個標誌物(如石頭、榕樹等),由媽媽點名,媽媽點到甚麼,大家就跑去指定的碰標誌物一下。(3歲)
水平跳躍
● 單腳取物:設定一個範圍,讓孩子以單腳跳到對面取拼圖片,一次取一個,取完為止,全部取完後將全部拼圖片拚完就算過關。(較幼小的孩子可以由爸媽牽著單腳跳。)(3歲以上)
● 障礙賽:用積木設置5公分的高度障礙,每隔60公分放置一個,讓孩子雙腳併跳過去。(3歲以上)
● 跳房子:讓孩子練習單腳、雙腳交替前進,以及轉身跳躍。(3歲以上)
● 跳橡皮筋:將串好的橡皮筋放在地上讓孩子練習連續左右跳做20次 、前後跳做20 次。也可讓孩子挑戰不同高度,練習雙腳併跳或跨跳。(3歲以上)
二、穩定性運動
翻滾、旋轉
● 側滾:在地上舖地墊,讓孩子從這端滾到那端;也可由媽媽推著孩子滾轉。(1歲以上)
● 前滾翻:在地上舖地墊或一層厚棉被,讓孩子練習前滾翻。(2歲以上)
● 爬山:爸爸拉著孩子的雙手,孩子的腳盡量爬到爸爸身上最高的地方,到爬不上時一施力迴轉過去了。(2歲以上)
● 芭蕾舞者:設定一段距離,讓孩子踮著腳、邊旋轉邊前進,如芭蕾舞娃娃般到達目的地。(3歲以上)
三、平衡動作
● 跳高高:把汽球掛在高處,讓孩子跳起來碰觸,並在空中維持動作的穩定性。(2歲以上)
● 划腳拳:在家中以十個磁磚當作距離,爸媽和孩子用腳玩剪刀、石頭、布,贏的人可以前進一格,看誰先抵達對岸。(3歲以上)
● 金雞獨立:一聲令下,要孩子從雙腳站立換為支撐點遊戲:先帶孩子認識自己身體上幾個在單腳獨立,看能否撐上10秒。(3歲以上)
● 支撐點遊戲:先帶孩子認識自己身體上幾個在遊戲中要當做支撐點的肢體名稱,如頭部、手掌、手肘、膝蓋、腳。之後出題,比方說要孩子用兩個手肘、一隻腳支撐起身體;或是用頭、一手一腳支撐起身體,找到平衡點後,至少維持該姿勢5秒才算過關。(3歲以上)
四、操作性運動
球類
●投 擲:較小的孩子可以從滾球遊戲開始,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開始練習投球,透過距離遠近,上下左右,訓練孩子投擲的強度和精確度。也可以讓孩子投擲不同重量、材質、粗細和形狀的東西,如枕頭、沙包、磁性飛鏢和飛盤,增加孩子的感覺經驗。(1歲以上)
● 踢球:媽媽兩腳跨開當作球門,讓孩子練習將球踢進球門得分。(2歲以上)
● 拍球:要孩子練習原地拍球 5 下後傳球給媽媽;媽媽也原地拍5下後將球傳給孩子。也可以設定一個距離讓孩子往前行進拍球,或是後退拍球到目的地。(3歲以上)
● 接球:讓孩子以小盒子接媽媽丟過來的球,媽媽可以變化球路,讓孩子練習上下左右移動盒子接球。也可以讓孩子練習對牆壁投球,待球彈跳回來後接住。(3歲以上)
五、大型遊戲器材
● 溜滑梯:讓孩子正著溜、趴著溜、倒著溜。(2歲以上)
● 平衡木:讓孩子練習向前走、倒退走、在平衡木上掉頭,或是在平衡木上單腳跳。(2歲以上)
● 盪鞦韆:讓孩子練習控制鞦韆的高低。也可以讓孩子站著盪、左右盪、扭絞繩子旋轉盪。(2歲以上)
● 拱橋、攀爬架和繩網:拱橋可以讓孩子在攀爬的過程中學習各種手的抓握法,腳的擺放法,以及身體在空間由低而高的平衡,以及改變方向的方式,是很好的遊樂器材。攀爬架可以讓孩子在穿梭間手腳並用、學習平衡與穿越能力;繩網則是讓孩子在身體不穩定的情況下練習平衡的維持。(3歲以上)
其實,帶著孩子做這些運動並不難,爸媽只要在這些基本運動類型中加入一點點趣味性和變化性,孩子就會樂在其中,動出活力來。
人類動作發展階段與步驟
動作發展 年齡 | 運動 階段 | 可從事的 運動類型 | 運動原則 |
胎兒期 ∼1歲 | 反射運動階段 | 收縮伸展反射、姿勢反射、直立反射、平衡反射 | |
出生 ∼3歲 | 初步運動階段 | 翻滾、擺振、踢、接、爬、推、拉、坐、站立、跑、跳、蹦、停止、投擲 | 正值孩子由翻身、匍匐、爬行,到坐、站、走、跑、跳等奠定生活自理動作能力的階段,只要是健康的孩子,在這時期,幾乎都在不斷的活動身體,並不斷修正自己的動作。 |
4歲 ∼7歲 | 基礎運動階段 | 動作技巧性增加:移動運動(跑步)、操作運動(丟接球)、姿勢控制運動(跳) | 孩子動作的協調性和節奏感增加,較能控制肢體,但動作還不連貫。此階段孩子已可進行更多需要技巧性的運動,爸媽可在基礎運動項目中透過高低、次數、方向、時間速度、強度等變化,讓運動更具變化與挑戰性。 |
7歲以上 | 技術性運動階段 | 特殊性運動(如跳繩、籃球等) |
孩子神經發育已接近成人,基礎期動作可整合起來,動作趨於正確與精緻化,可多體驗各種不同的運動,讓孩子進階學習。 |
下一則: 20241110 Emily小寶貝4歲1個月了!如何讓孩子喜歡閱讀? (附照片9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