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禪味的壽司屋、隱密雅緻的會席料亭都吸引人,但是擺著大缽大碗下飯下酒菜、熱鬧庶民的小料理屋在個人心中永遠有一席之地。尤其是冬夜踏入這類小店,一壺「熱燗」、幾樣家常小菜,瞧瞧街坊客、跟店東聊兩句,最後來一碗關東煮(おでん),未必輸給什麼名店大餐。
蜻蜓點水京都行,到得太晚、只能去連鎖居酒屋填飽肚子,打定主意第二天要吃得好些。既沒「做功課」、又沒訂位,幸好看到多年網友不久前的京町家食記,趕緊(隨店家方便時段)訂位,晚餐有了著落。
新舊雜陳的小街上,傳統町屋店家《亀甲屋》光亮的招牌、暖簾在冬夜裡特別誘人。門面古樸,店內卻比傳統小店多了些時尚感,吧檯尤其漂亮。
常備許多現成菜餚的小店當地稱為「お番菜屋」(おばんざいや),這家的吧檯上卻只見兩大盆頭菜、沒有印象中一些店「壯觀」。喝著生啤酒、翻開菜單,這才見到當週的三菜一湯、當月的六種菜餚,只是沒一字排開而已。
兩種開胃小菜醃沙丁魚、鯡魚卵都不錯。運氣好,落座吧檯、不用屈膝盤腿,就放慢步調、一兩樣菜逐次點。
尋常小店的生魚未必行,但當店號稱精於魚料理,就試試當令的寒鰤魚腹,油脂多而不膩、十分好;再點一份當店自醃的鮭魚卵配蘿蔔泥,也有水準。
鄰座正在享用豆腐皮鍋(引き上げ湯葉),一道就能嘗到「京都三寶」(湯葉、豆腐、麩)之二,自然也要來一鍋。小火煨著鍋中的豆漿,得自己以扇子調整溫度,每三分鐘左右才能以竹籤撈起像是初取腐皮(汲み上げ湯葉)薄薄一片,需要有一點耐心與閒工夫,但豆香濃郁、沾一點醬油提味甚好吃,麻煩也值得。
酒單上都是「地酒」,近年流行氣泡清酒,但是松竹梅白壁藏「澪」甜甜的、只能說喝個好玩就是。嚐了嚐就換成「英勳」純米吟釀,這才像樣。
簡單的水菜九條蔥炸豆皮沙拉很爽口,盤底鋪了一層魩仔魚(シラス)、拌了吃有「點睛」之效,滿滿京都味的好沙拉。
味噌貝柱京芹軟與脆對比的口感有意思,白味噌調得濃甜,這道當月份的「お番菜」與日本酒很配。
清燉牛筋又放了許多當令水菜,軟透的牛肉、牛筋有人沾黃芥末吃,這裡則提供小碟調味醬油,吃起來有些中菜風。
京赤地雞鐵板燒很香嫩、口感也好,上湯、野菜、香菇則為這一道增色不少。
吃了湯葉、一會兒還要煮沸了做豆腐,那麼就來幾串炸生麩、三寶都齊全了。外皮酥脆、麩餡軟糯,沾了海膽雲丹味噌醬挺好。
再嚐一種當月「お番菜」,再家常不過的白菜煮豬肉用的是焙茶(ほうじ茶)與昆布湯頭,加上薑、九條蔥,小小一碗、意猶未盡,連菜湯都喝了個精光。
方才老闆娘親自來加滷水,此刻鍋中豆乳已凝成豆腐花,量沒多少、吃個味道而已,但是從湯葉吃到豆花,是個悠慢有趣的過程。
穿著講究和服的美麗「女將」(老闆娘)、講話有個性的瘦削中年老闆有默契地忙著,偶而竟還在客人面前鬥鬥嘴;機伶漂亮女服務生跟老闆娘有點像,不知是不是女兒?小店的菜餚比一般家常菜館、居酒屋來得精緻講究,但仍家庭氛圍十足。
這一餐吃來愜意,家庭風「お番菜」屋令人身心皆暖。日後有機會再來京都,無論是要輕鬆吃一餐飽、還是續攤喝兩杯,都會想到亀甲屋。
2015•07(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
謹藉此拙文謝謝【柔藍食單】格主 bluehero 過往的大方分享
雖未固定造訪,但也曾瀏覽拜讀,至今才發現敝格忝列於格主的「好站連結」中
感謝並禱 Rest in Peace
延伸閱讀
名古屋 - 割烹風 • 魚料理 《魚しんのすけ》
東京 - 都心一園綠《東京 ‧ 芝 とうふ屋うかい》
東京 - One Night in Tokyo《驛 うまや》
東京 - 清雅京風關東煮《六根》
(友格連結並感謝)【京都】亀甲屋
飲酒勿駕車,未成年勿飲酒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廚房裡的酒鬼2015/07/21 13:55
覺得這年
走了好多美食家
的確。尤其像韓良露、王宣一女士等不但談飲說食的文字洗鍊,講淵源論風土更讓人神往、長知識,很是可惜 scubagolfer 於 2015/07/21 15:28回覆 - 1樓. WWS2015/07/19 14:42
精彩極了 京都不愧為講究食物美學的地方
當地對食文化、傳統技法、在地材料的確比其他地方講究,即使從小店也可見一二 scubagolfer 於 2015/07/20 11:0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