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l Food" 一詞,有說是非洲裔美國人(Obama 都要入主白宮了,這麼稱美國黑人、政治正確些)食物,有說是能慰藉心靈的食物。嚴格說,前者正確;後者的擴大解釋畢竟太廣(人人不同)、且難免與 "Comfort Food" 混為一談。
Soul Food 幾乎是個專有名詞,此菜路可上溯至十四世紀、白人初開發非洲大陸時代,後隨殖民、黑人再被一船船運到新大陸當奴工,就這麼在社會底層發展出來。由非到美,菜系中有原始非洲食物、有歐人帶到非洲的食物、有以白人棄而不用的食材發展出的菜餚,就這麼大融合("Fusion" 先驅?)了。剩魚加麵粉、麵包屑炸一炸成了 Croquette,豬頭豬腳豬雜(內臟)、雞鴨下水都能變化多端,很多地方反而令人聯想起亞洲、尤其中菜。Soul Food 與 Creole/Cajun 菜(法裔移民發展、主要在路易斯安那州)等同為美南方菜系中重要角色;時至現代,Soul Food 早走出美國南方、在各大城黑人聚居社區都可見。
北卡(North Carolina)、南卡(South Carolina)州地屬美東南,非裔人口多、民風也南方,正好嚐嚐南方菜中 Soul Food 及 Southern BBQ(二者也有相當程度重疊)。
Charlotte 北卡 -《Mert's Heart & Soul》
夏洛特是東南第二大城及金融中心,位於上城 NFL 黑豹(Panthers)隊大本營旁的《Mert's》是喬治亞州來的大廚所開第二家店。當天有球賽、附近熙來攘往,但店內有許多穿著整齊正式、剛由教堂做完禮拜的黑人家庭客。餐廳名字切題、客層也「靈魂」得緊,看來總沒錯。
店內油煙味甚重、但客人似乎不在意,我們則選外面廊簷下座位。當地人氣飲料是冰紅茶,個人則試試密蘇里產的 Rolling Rock 啤酒,清淡的 Pale Ale 當午間飲料不錯。操著一口甜甜南方口音、少說 200 磅重的黝黑女服務生先送來一盤熱烘烘的 Cornbread。昔日麥價昂、玉米取而代之,這烤玉米麵包鬆軟味香,著實不賴。
伴碟小食(Side dish)不少選擇,朋友點了 Cole slaw(美乃滋醋拌包心菜沙拉)、洋蔥蕃茄燴秋葵、炸薯條湊成一盤,單獨吃、伴主菜都行。Cole slaw 與各地風味近似,不過醋用得多些、清爽些,燴秋葵初嚐試(有點像 Gumbo,但沒黃樟葉、麵糊),有趣。
烤豬排(Blackened Pork Chop)不太高明,吃慣了講究柔嫩的各種亞洲豬排,這裡的可就「咬不斷、切還難」,乾、柴了些。不過逐一嚐試與桌上醬料搭配(居然還有...李錦記泰式辣醬),就有趣多了。哪種最合?首選 Texas Pete's 辣醬。
久聞南方主食之一 "Grits",卻沒嚐過,看到 Shrimp & Grits 忙點來試。Grits 乍看真像中國北方小米(粟)、也有些像北非 Couscous,但其實是粗磨玉米粒,當地人由早吃到晚都是它,我看...嚐過就行了。
雞肉是南方菜中禽類主力,做法看來簡單、卻有獨到之處。白人們多吃無味雞胸白肉,黑人懂得吃深色雞腿雞翅、了解雞下水(內臟)之好口感,炸雞腿外香脆內嫩多汁、不輸任何亞洲版,學當地習慣加些辣椒醬更好。鯰魚(Catfish)是魚類主力,這條炸鯰魚小了些,不過炸得也可以,除了沾所附芥末味濃醬、又是各種辣醬猛試一番。飽餐 Soul Food,覺得許多地方原來與亞洲飲食接近,對美南的陌生度好像驟減。
Columbia 南卡 -《Birds on a wire》
由北卡來到南卡,到了真正美南(Deep South);走在該州第一大城哥倫比亞,耳中盡是南方腔。這裡也近老美稱 "Barbeque Region" 烤肉地帶的中心,自當吃一餐代表性的南方燒烤。南北卡烤肉以豬肉為主,帶不帶骨都有。南卡醬料主要由蕃茄醬、芥末及醋調成,顏色橙黃;北卡則清醋汁、濃蕃茄醬及醋醬都有。《Birds on a wire》是家以南方燒烤為主,簡單、輕鬆、十分 local 的餐廳,菜餚卻出乎意料的可口。
Blackened Pork Tenderloin 顧名思義是烤腰內肉,肉嫩、juicy 得出汁,嗅來濃重 tangy(辛口?)的醬汁與豬肉其實頗搭。又點了雞腿(菜單上是寫 1/4 Dark Chicken),烤得好、無負其 Southern Rotisserie 招牌,伴菜炸蘋果條這怪東西居然味不怪、只是甜得膩人。
同伴也來嚐 Shrimp & Grits 這「蝦仁玉米粥」,我可敬謝不敏。對另一位同伴點的烤鮭魚也沒什麼興趣,但跟著來的烤甜薯色香味俱全,讓大家想起台灣昔日街頭巷尾推車販賣的烤蕃薯,地隔一萬六千多公里、卻忽然有股莫名親切感。
匆匆南方行,雖沒機會再遇較熟悉的 Cajun 菜,不過 Soul Food 和南方 BBQ 都有趣。對亞洲人、東方口味而言,其調味豐富度、用料多樣性可比印象中那些刻板的「老美西餐」有意思多了。
2008‧10~11(pictures taken by author, all rights reserved)
延伸閱讀及參考:Soul Food、Cuisine of the Southern US(Wikipedia)
同場加映:美利堅行,不吃些 Fast food、Junk food 怎行?南方,炸雞大行其道,受到好評的當地連鎖在其他地區、國家卻見不著。嚐後感慨:這麼說好了,如果以《Bojangle's》 炸雞為基準,上校(台稱爺爺)的「K 牌」炸雞就有些不及格了。如果拿《Chick-fil-A》的雞柳(Chick-n-Strips)與雞塊(Nuggets)跟小丑叔叔的「M 記」雞塊比,後者大概可以收起油鍋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6樓.2008/12/15 16:57Blacken
不太像,Blacken是把食材沾滿香料,然後煎到外層焦黑香脆,Dry Rub是用烘烤的I see. Thanks for the explanation!
scubagolfer 於 2008/12/16 11:29回覆 - 15樓.2008/12/05 19:24Grits
我最懷念的就是Grits。我當兵的時候在North Carolina,我每天早上都會吃Grits。
還有乾式的BBQ Ribs。一般的肋排是用BBQ醬下去烤的,可是在Memphis,他們用的是乾的香料去醃肋排,然後去烤,這種叫做Dry Rub。我好想吃喔。1月的時候回美國一定要去給它個大吃特吃。
真是各有所好... 本就不太吃稀糊之物,所以 grits 也就嚐過就罷;那乾醃肋排倒是不錯(跟那 Blackened Pork Chop 方式大致一樣?) scubagolfer 於 2008/12/08 11:50回覆 - 14樓. ■♀醫楊曉萍2008/12/01 01:26請問
grits中紫色的是什麼?
No idea... 只分了一小碟嚐嚐、沒分到那小紫花(?) scubagolfer 於 2008/12/01 11:19回覆 - 13樓. Bobby Liu2008/11/29 02:00無緣啦...
先謝過版大願意紆尊降貴指引一二
只是UDN註冊始終不成功(鬼才知道發生什麼事...)
無法在留言版留言
浪費版面還請版大見諒
目前暫訂與東京友人同事於上野一帶找加餐廳同樂
只是現在才要訂位...
我個人是覺得上野車站裡面便當啤酒買買
直接蹲路邊比較快啦~別那麼客氣,那麼 mail 我吧,公開 mail 在此頁 scubagolfer 於 2008/12/01 11:17回覆 - 12樓. hagar2008/11/25 11:29食內臟者, 智也
想不到黑人和我們炎黃子孫也有這共通之處~ 了解內臟、肉帶骨頭、海鮮帶殼之美味的民族,才是真正懂得吃吧。And who's the more civilized race? Mmm...是啊,有些人錯過了許多美味。不過,以現代醫學保健養生等等等觀點,內臟、紅肉、含膽固醇之海鮮等等等又都成了「罪魁禍首」
動物為人類而死,人類只取兩片白肉然後將之一棄,罪過罪過。所以靠黑人、炎黃子孫等來替浪費者消弭些罪過唄~~
恭喜 hagar 兄與 m 嫂...(wink)
scubagolfer 於 2008/11/25 12:13回覆 - 11樓. Bobby Liu2008/11/25 03:54for my soul
貴文中提及白人棄而不用卻可食如內臟處,當年多半與猶太人/猶太教(或反猶太/反猶太教)傳統有關,美國南部自百餘年前、政教情形不只是膚色之爭,白人間『上帝子民』與『出賣耶穌的叛徒』這些在檯面下的紛爭,其實遠超出吾等外人所能置喙,到了現在,檯面上又更不好講明,所以常見版大『Soul Food』吃的很爽,白佬卻到了現在才發現自己錯過了百餘年的佳餚的怪哉異事,其實看看『Travel & Living Chanel』倒也有『屢見不鮮』之感~
老闆通知,耶誕要到東京過,SG大可有建議?
那些政教之事,真是沒得講。東京耶誕,很好呢!人人喜好不同,不好亂建議,如對某類餐飲有興趣、歡迎留言於訪客簿 scubagolfer 於 2008/11/25 11:50回覆 - 10樓. 成吉思汗的媽2008/11/21 22:06Soul Food
音樂裡面不是也有 Soul,靈魂樂嗎? 也是黑人發展出來的.
我覺得 Soul Food 也有點那種調調. 黑人做的,在既有的材料做發揮. 可能早年做完苦工後沒什麼太大力氣去講究,很多炸的,煮的,和熬的食物. 另一個特徵就是熱量頗高.
很多有名的 Soul Food 餐廳都是小小的,像街坊餐廳,然後是那兩三百磅的老媽或老爸用家傳配料做出來的.
所見亦同!養尊處優白人們擔心肥,社會底層卻擔心吃不飽。要我吃那些煮魚煮雞胸,我情願找一間老黑 Soul Food 吃
scubagolfer 於 2008/11/24 12:38回覆 - 9樓. Daju2008/11/21 21:48BBQ
剛到南方時,對這種bbq沒什麼好感
但是吃了幾次,遇到好店把那些肋排烤的鮮嫩多汁,從此讓我改觀
Southern BBQ 果然有一套 scubagolfer 於 2008/11/24 12:39回覆 - 8樓. 琦格格2008/11/21 18:28有趣
愛吃玉米的我在義大利遇到了polenta就投降, 實在是食之無味. 跟grits應該非常相似. Chicken-Fil-a 在加州有幾家分店, 初嘗有點鹹酥雞的感覺, 後來吃多就覺得還好. 不過比起M,K牌還是強了許多對 Polenta 向無興趣。從玉米到了米,其實對 Risotto、Paella...也沒啥興趣,朋友說我根本是「歧視老外米食」... well,是有那麼一點啦
另一朋友 argument 才妙... 『馬可波羅把麵學去也幾百年了,這義大利佬怎麼到今天還煮不熟(al dente)啊?!』聞者絕倒
scubagolfer 於 2008/11/24 12:47回覆 - 7樓.2008/11/21 17:42zoom zoom zoom
不是M3, 是另一台, M3那時有爆缸的問題, 不敢買. 加州以前有去Buttonwillow (spelling?) 超累, 4點起床,4:30出發, 開150幾mile, 6點多到, 改Octane 100的油, 8點開始跑, 下午5點結束, 再塞車回家.........會死人. 朋友還打瞌睡撞到路邊的鳥.
對了, 我超愛熱呼呼的Corn Bread沾半溶化的奶油吃.........[餓]
如此訓練,在台北開車還真無用武之地...
scubagolfer 於 2008/11/24 12:49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