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第六章、角色人物塑造(中)
2025/03/23 20:14
瀏覽2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第六章、角色人物塑造(中)

三、主角
反派和丑角
    筆者要特別討論的是主角人物、反派人物和丑角人物這三類,在電影、電視劇裡,反派人物和丑角往往是僅次於主配角的重要角色。
1、主角人物
    在偵探、警匪、武俠等動作片裡,主角和反派一正一邪相生相剋,引發一聯串衝突和對抗,這樣的故事結構才會有戲劇張力,能夠開出預期的票房。正派人物(主角或配角)的塑造,要避免設計成固執的扁平人物,性格和思想上一成不變,你可以使用以下四個測試,來鑑別你所設計的主角4
(1)、你的主角必須主動
    「他必須牢牢抓住掌控權,掌控他的行為、他的問題、他的命運,永不放棄戰鬥,直到他戰勝了那個壞蛋。一個消極被動的主角,永遠不吸引觀眾或審稿人。」,主角性格上必須是積極主動的,或者因外在打擊或強敵挑戰的刺激,性格由被動轉為積極主動,換言之,主角不能一直是個逆來順受、沒有個性的軟爛人物,不採取任何行動,等著別人來幫他解決問題擺脫困境。
(2)、你的主角必須正面臨一個清晰明確的問題
    你的主角不能是一隻搞不清楚狀況的無頭蒼蠅,你必須設計情境,給他去面對一個清晰明確的問題,從困境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比方,男主角的妻兒被大反派給擄走,他開始策畫如何深入敵營,擊敗大反派及其黨羽,營救妻兒脫離險境。也就是給你的主角一個主要問題,要他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完成你賦予他的任務。
(3)、主角的問題要能夠引起觀眾的興趣   
    主角所面臨的問題越巨大艱難,對審稿人和觀眾的吸引力相對就越大。那問題可以不是超人或神蹟出現,才能解決的問題,但必須是你的主角人物,歷來所面對的最困難棘手的問題,而更重要的,主角的問題要能夠引起觀眾的興趣,成為故事裡的核心劇情。比方《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1994)裡的主角萊蒙·1900邂逅了一名美麗的女子,對她一見鍾情,但是又無法當面表達,於是將愛慕之情灌注在琴聲中。萊蒙·1900一心只想再見到那名女子,但是女子已經下了船,萊蒙·1900為了愛情決定踏上陌生的陸地,但當他站在甲板與陸地之間望向大都市時,他的心意再次改變了,轉身回到了甲板上。這是萊蒙·1900生命中唯一一次嘗試接近陸地。萊蒙·1900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是:無法面對在陸上生活的無限抉擇,陸地對他來說,是艘太大的船美得過分的美人、過於濃烈的香水,於是他留在了船上。就算是在戰時,沒人跳舞了,就算到處砲聲隆隆,仍然繼續待在船上彈自己的琴。再比方,《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1998)裡,一支由約翰米勒(湯姆漢克 )領軍的八人特遣小隊奉派深入德軍敵區,只為執行一個任務:搶救雷恩大兵。雷恩的三位兄弟相繼戰死沙場,華府為了不讓其母再受喪子之痛,於是決心派員深入敵區將僅存的兒子安全救出戰區,面對這個大海撈針成功率幾乎微乎其微的任務,任務小組中的成員心中都有一個質疑:為什麼是八個人冒著生命危險只為救一個人?每個人都在這場殘酷卻真實的戰爭中找尋一個合理的答案。
(4)、主角必須自己解決問題
    「關鍵時刻沒有人能夠拯救他。他必須自己搞定,他可以擁有盟友,但在最後的戰役中,你的主角必須自己擊敗邪惡力量。」你的主角不能是隻軟腳蝦,等待神蹟出現或高人幫他解圍,高人固然可以給他指引方向、提供策略,但不能取而代之,主角必須親力親為,展現衝破困境的勇氣和擊敗大反派的決心與實際行動。若是那位高人出面解決問題,收拾掉大反派,那麼「高人」就該是故事裡的主角的最佳候選人。
(5)、主角必須隨著挫折和衝突展現出某些正向的改變和成長
    主角不能是個以不便應萬變的不倒翁,一個固執不知變通的「扁平人物」,他必須隨著環境或外力所給予的挫折,以及反派(對手)的壓迫打擊,展現出某些改變和成長。「絕大多數主角都會發生轉變。演員都曉得,如果人物不能展現出某種成長,他們就沒希望捧得奧斯卡。你的主角將如何企及人物變化,這金光閃閃、夢寐以求的聖杯?」
    是誰引起主角的改變、推動他成長?最好的情況是他的強力競爭對手或大反派,其次則是他的執友,最壞的情況則是橫空出世、降落地表的智者高人。比方,《北非諜影》(Casablanca,1942)的李克·布萊恩(Rick Blaine),原是個自私自利的酒吧老闆,為了成全放他鴿子的前女友伊爾莎(Ilsa Lund)夫妻,想方設法協助他們從卡薩布蘭加逃往里斯本。李克居然甘心放棄心愛的女人,這樣的角色轉變是一條恢弘的弧線:為了真愛而做出改變。如果不是伊爾莎感動了李克,徹底翻轉了李克的人生,他也許會一直是個自私自利的渾蛋,就這樣在Casablanca終老。
2、反派人物(The villain)

    一部商業或動作電影,很難想像都沒有反派角色,會是什麼情形?讓主角不經艱難挫折,輕鬆就達陣得分,完成任務或使命,劇情肯定會變得呆板無趣,缺乏吸引觀眾的可看性。甚至可以如此另類思考,一部電影是否具有吸引力,關鍵就在於編劇如何塑造反派角色,導演是否把反派角色詮釋得很到位,活靈活現,完全抓住觀眾的情緒。
    在動作片裡,反派角色相當重要,他們是製造矛盾和衝突的劇情張力來源在愛情片裡反派角色變身成男女主角的競爭者和阻撓者;在勵志片裡,反派是男、女主角的挑戰者和阻撓者,壓力和挫折的來源。
    你必須幫你的主角找到一個人來對抗,如果你沒有,趕快找一個,這個人就是動作電影裡的大反派角色,是引起正反衝突的來源,同時是製造劇情張力的關鍵人物。
    如何讓你故事中的大反派表現稱職,且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編劇可以朝以下幾點來推敲,著手設計你故事中的大反派:
(1)、大反派必須比正派的主角來得強大
    大反派必須是個有勇有謀、實力強大的狠角色,否則三兩下就被正派主角給收拾掉,一翻兩瞪眼,後面的劇情變成雷聲大雨點小,觀眾恐怕會噓爆你的作品。這正是為什麼每部動作電影裡的大反派,一路吃香喝辣占盡上風,而且一定是在最終的高潮戲裡,和主角決鬥時才會被打敗。
(2)、大反派不應該是個徹底的壞蛋
    別把你的大反派寫成禽獸,起碼保留一些人性,但是他的獸性足以令觀眾咬牙切齒。比方,《華爾街》(Wall Street,1987)裡的哥頓·蓋柯(Gordon Gekko),身為華爾街證券經紀的他,為達目的可以不惜一切手段和代價,可是他有充分理由做他所做的:為了追求成功實現抱負,他的初衷並沒有錯,只是心態和手段可議。
    《非常手段》(Extreme Measure,1997)裡的反派外科醫生勞倫斯·米瑞克博士,算得上是肆無忌憚、不擇手段,但他絕不是壞心腸的殺手,而是一位知名的外科醫生,多年來致力於尋求治療癱瘓的方法。因為深知在有生之年等不到FDA(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批准他的治療提案,他只能訴諸於自己堅信不移的非傳統療法。出於尋求治療癱瘓的方法,這是多麼高尚的目標啊!但是他為了達到目的,在一些無家可歸的流浪漢身上進行人體實驗,有些實驗品失敗,流浪漢死了,他卻覺得成大事不拘小節,這樣做法無可非議,因為這療法將會拯救更多人,而流浪漢沒有人會記得他們,甚至他認為這些人沒有理由活在這個世上。米瑞克博士的確做了壞事,卻出於一個可以理解,或者令人同情的原因。  

(3)、大反派角色必須具有說服力
    為了豐富反派的性格特徵避免劇情顯得僵硬呆板,許多作品不再將反派塑造成單純的邪惡:反派的外型設計成凶神惡煞,讓觀眾一眼即知,編劇願意花一些篇幅描述反派人物在變得如此邪惡之前的經歷,一個平凡、善良的普通社會成員,因遭到環境困頓外力迫害或意外事故的刺激,而變得走投無路,萌生邪念並一步步走上不歸路;著力刻畫反派複雜的性格特徵和內心世界,展現出人性的良知與溫情還沒有完全消失的一面,顯得更加真實而富有感染力。

    電影裡叫人過目難忘的反派有很多,能夠稱得上迷人的卻不多。而那些能夠「迷倒」觀眾的反派角色,自然是有著某些特質,蕩漾到了觀眾的心扉。筆者將他們整理成一張表格,給讀者參考5

影片名稱

反派人物

人格特質和劇中情節

《復仇者聯盟》
(Marvels The Avengers;2012)

湯姆·希德勒斯頓飾演洛基

搶眼的外型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外表的重要性已經被越來越明顯的凸現出來。幾乎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對長得「上相」的人傾注多一點點好感。這種好感的傾斜被用在觀看電影時,顯得尤為突出:好看的角色總是能俘獲更多的關注。即使是反派,只要長得好看,總能輕易吸引觀眾的目光。這類反派的典型代表莫過於《復仇者聯盟》裡的洛基了。由湯姆·希德勒斯頓飾演的洛基是一名有著冰巨人族血脈的戰爭遺孤,被萬神之父奧丁收養。在尋求父愛與公平待遇的成長過程中,洛基對權力的渴望讓他失去了理智,並最終走向叛逆之路,成為「復仇者聯盟」最大的敵人。但即便如此,這個大反派憑藉著一張「帥到令人顫抖」的臉,就俘獲了不少觀眾的心,成為諸多觀眾心目中「最愛的反派」

《華爾街》(Wall Street;1987)

邁克爾·道拉斯飾演:
戈登·蓋葛

自信的魅力
自信的人總是自帶一股強勁的氣場,也最能散發迷人的魅力。在電影裡,自信的角色總能一下子收攏不少注意力,哪怕是反派。一些骨子裡就滲透出強烈自信的反派形象,每一次出場都總有一種很Man的迷人感覺。
電影《華爾街》裡的戈登·蓋葛算是這類反派的典型代表。由邁克爾·道格拉斯飾演的金融大亨蓋葛是股市中的一代奸雄,他陰險狡詐,冷漠無情,在股市中翻雲覆雨,以卑劣的手段將無數投資者辛苦積累的財富吞噬一空。這個貪婪的傢伙從不掩飾自己的真面目,在本能驅使下做出種種傷天害理的事情。
他的言談舉止咄咄逼人,仿佛具有掌控一切的氣勢。他有著無比的自信,舉手投足氣場強大,充滿成熟男性的迷人魅力。

《第六感追緝令》(Basic Instinct;1992)

莎朗·史東飾演:凱薩琳

性感的造型
這似乎無須贅言太多,性感的人,舉手投足間都總能散發著令人癡迷的魅力。人的本質是被欲望支撐的,而許多的審美也源於性的驅動。一個性感的人無論在銀幕外還是銀幕內,都總能撩撥到旁人的心弦,成為迷人的一大特質。
這類反派的典型最讓人輕易想到的,便是電影《第六感追緝令》裡的凱薩琳·特拉梅爾。由莎朗·史東飾演的凱薩琳在男權主義濃厚的美國現代都市中,是一個異數。她有著無盡的欲望,更有著性感的胴體。她神秘莫測,散發出讓人窒息的魅力。看過電影的人大概都知道,她只要輕輕交叉兩腿,就能讓整個警局為之神魂顛倒。在和員警的一次次交鋒中,性感的她絲毫不落下風,反倒是讓調查她的精英警探一步步陷入她布下的欲望深淵,
無法自拔。這種性感,也讓銀幕前的觀眾蠢蠢欲動,迷人指數破表!

《刺激驚爆點》(The Usual suspects;1995)

 

過人的智商
高智商的人往往依靠著一股聰明特質就能讓無數人傾心佩服,電影裡的反派更是如此。一旦他們用高智商來碾壓正派,即使幹的是壞事
,也總能叫人傾心:許多人喜歡看高智商犯罪電影,不是因為「犯罪」本身,而是因為高智商。
這類反派的典型顯然不能錯過《刺激驚爆點》裡的凱撒·索斯。由「木下總統」凱文·史派西飾演的凱撒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黑幫分子,他心狠手辣,卻神秘莫測。他很聰明
,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高智商罪犯,其最擅長的手段就是「證明自己案發時不在場」。他偽裝成一個性格懦弱的黑幫小混混,面對員警的審訊,不慌不亂,反應迅速,可以極為自然地信口開河,編造一大堆以假亂真的故事。當他堂而皇之地走出警局那一刻,沒有哪位觀眾能不會心生佩服,迷倒在他的機智神采中。

《教父》



《無間道II》

艾爾·帕西諾飾演:麥克·柯里昂

吳鎮宇飾演:倪永孝

沉穩的個性
在現實裡,沉穩的人總能比較易於傳遞好感,往往會讓人覺得這樣的人很靠得住,比較值得信任。那種面對任何事情都能沉得住氣,能夠保持理智的人,一般都會是能夠解決問題的人,散發著一股迷人的氣場。在電影裡亦如是,那些時刻能保持冷靜和從容的角色,無論正派反派,多少都能贏得觀眾的歡心。
這類反派的典型,最先浮現於腦海的,是演員艾爾·帕西諾在《教父》裡飾演的麥克·柯里昂,沉穩內斂,喜怒不形於色。其次是香港電影經典《無間道II》裡面的倪永孝。由吳鎮宇飾演的倪永孝,本來不問家族事務,更不願涉足黑道,因為一場變故,才挑起了家族的擔子。他戴著邊框眼鏡,一臉斯文,對任何人說話都能克制而禮貌。但在對付家族敵人的時候,他又能心狠手辣地設計近乎完美的殺局。即便是在警局,或是在被員警包圍的時刻,他都能保持一種從容和淡定。內心有很大的悲苦和憤怒,他都能紋風不動不顯露出來,叫人印象深刻。

惡棍特工Inglourious Basterds2009

克里斯多夫·華茲飾演:漢斯·蘭達上校

能言善道的口才
能言善道的人如果不是胡說八道、
不是毫無節制的話,是很能令人印象深刻的。尤其是那些特別能掌握說話節奏、語氣的人,聽其說話簡直是一種享受。這樣的人在現實裡
,往往能依靠著這樣的語言魅力收穫不少歡喜。而在電影裡,這樣的角色同樣能帶來迷人的衝擊力——即便是反派。
這類反派的典型最能讓人想起的,
便是惡棍特工裡的漢斯·蘭達上校。由「瓦叔」克里斯多夫·瓦爾茨飾演的漢斯上校,是一名狡黠冷酷
,笑裡藏刀的納粹軍官。他看起來才是最十足的「無恥混蛋」,因為他極為厲害而狠毒地阻止了女孩蘇珊娜的復仇,阻撓了「無良軍團」刺殺希特勒的行動。他心狠手辣,又陰險奸詐,卻又談吐不俗,品味高雅,精通多國語言:看著他在影片中一開始那段小木屋裡的說話,
你很難不被這樣的傢伙吸引。

《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2008)

希斯·萊傑飾演:小丑

果決的行動力
「思而不行」,常常被視為空想主義者最大的毛病。許多人懷抱著理想,卻總是不願付出行動,以致於所有的理想都淪為空想。那些有著極強行動力的人,似乎能更容易地實現目標,且最能散發迷人魅力。在電影裡,一些反派也能因為行動力超強而深受觀眾喜愛。
這類反派的典型最易於被想起的,
應該會是電影《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裡的小丑。由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厭惡秩序,嚮往混亂,他的理想竟是不惜一切將高譚市拖入毀滅的深淵。這個近乎瘋子一般的角色有著比較嚇人的花臉、銳
利的眼神以及慵懶中暗藏陰狠的聲調。他目標明確,且行動力極強
,說做就做,做就往狠裡做。他心思歹毒,手段高明,將其他人玩弄於鼓掌之間,甚至連蝙蝠俠也拿他沒多少辦法。他那種「少廢話,多幹事」的行動派,讓他成為影史經典的反派之一。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