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影片中常出現的Sergeant Major和First Sergeant官階,給從事翻譯工作者造成的困擾,只有當事者才知其嚴重程度。尤其加上英美制度又有出入,更是雪上加霜。
觀察這一年來的軍事影片翻譯,的確有所改進。但在翻譯以上這兩個官階,仍然莫衷一是,最主要的原因,當然在於國軍並無相對等的職階。尤其美軍中的軍(兵)種最高階Sergeant Major所受禮遇等同中將,更是天方夜譚。大陸網頁則將此職位譯為軍(兵)種總士官長,算是貼切。
First Sergeant的問題,在於應翻譯成一等士官長或二等一級士官長。而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因為即使在美軍中,若非陸軍或陸戰隊,First Sergeant的職階就又是另一回事。而直屬三軍聯合參謀總長的超級Sergeant Major,根據維基百科全書所載,竟然可由First Sergeant直升,不必歷經各階Sergeant Major,也是匪夷所思。這一點必須存疑,就在這個11月3日,美國陸軍剛宣布,即將在新年接任的第十五任Sergeant Major of the Army(陸軍最高士官長),是由Daniel Dailey 擔任,他目前官階為團士官長Command Sergeant Major。(2017/7/18, 國軍宣佈我陸軍設置此職,命名為陸軍總士官長)。
Sergeant Major源起於十六世紀的西班牙的sargento mayor,這個官階為當時陸軍步兵司令,在陸軍將軍排第三順位,且為陸軍總司令的參謀長。
到了十七世紀時,Sergeant Major職階為團部第三順位的軍官,位在上校和中校之下。陸軍司令部的Sergeant Major頭銜,改為"Sergeant Major General",以示區別。後來sergeant這個名詞拿掉,成為現今的major(少校) 和 major general(少將)。Sergeant Major在十八世紀末再度出現時,為步兵營和騎兵團士官長。就在此時,因美國革命,美國和英國軍隊制度分道揚鑣,美國Sergeant Major為士官,英國Sergeant Major仍為軍官。
以地面部隊,包括陸軍,空降部隊或陸戰隊而言,First Sergeant絕對錯不了的譯法,就是”連士官長”。因為這就是First Sergeant的唯一職位,不像Sergeant Major有至少四種職位。連上官兵對連士官長的稱呼為“Top Sergeant”,若連長授權賦予較連上軍官更重的責任,就稱其為副座”Second Hat”。今天的空軍,First Sergeant是一種職位,從E-7到 E-9分三等都設有First Sergeant職位,絕對不可譯成”連士官長”。但在二戰時,並無空軍這個軍種,而是陸軍航空隊Army Air Corps。所以在翻譯二戰時的航空地勤人員,時將First Sergeant譯成”連士官長” ,可能錯不了。
陸軍的三等士官長Sergeant First Class E-7,通常擔任步槍排Platoon Sergeant。 陸軍的Platoon Sergeant,應譯為排士官長,陸戰隊的Platoon Sergeant應譯為排士官,因其為由上士擔任,中士即為班長。陸軍轉任陸戰隊是要降級的,菲律賓之戰受傷逃出的陸軍中尉詹柏霖,辭去陸軍中尉職階,才得以轉至陸戰隊擔任中士班長。
陸軍和陸戰隊Platoon Sergeant,都為步槍排排副,其職責為輔助資淺少尉排長。若排長為資深士官升任,即不設Platoon Sergeant。但陸戰隊火力排三等槍砲士官長為固定排副,因其專業無可取代。Platoon Sergeant的職責,除輔助資淺少尉外,另負有教導職責,避免排長經驗不足,作出錯誤決策。
空降師的Platoon Sergeant,通常都非排副,而且和陸戰隊一樣,由上士擔任。例如諾曼地大空降影集中,溫特斯為中尉排長時,排副為巴克.康普頓少尉。當時空降師每排配置兩位軍官,就是多一個備胎,以防傷亡率高時,部隊長不夠(原先估計,諾曼地空降作戰傷亡率超過八成) 。
陸軍的三等士官長,亦可擔任營部營運職位。任步槍排排士官長時,帶領四十班兵。任裝甲單位時,帶領十八班兵和四部坦克。任砲兵單位排士官長時,其暱稱為”硝煙”(smoke)。目前制度,缺軍官時可任排長。
美軍士官長總稱為資深士官(senior non-commissioned officers)。一旦升到士官長即不可隨便予以降級,必須經軍法審判或國防部(二戰時名為War Department)核可。就是為了避免士官長惹毛直屬上司,遭到隨意降級。
而Sergeant Major的最基本職位為營士官長,若影片中的部隊以營為單位,譯成營士官長,大概錯不了。但若單位為團,就得察言觀色了!陸戰隊的團士官長,仍然單純稱為Sergeant Major。陸軍的團士官長稱呼,變成Command Sergeant Major,在一戰時則為Regimental Sergeant Major,師承自大英國協陸軍團士官長的稱呼,於1920年代取消。但在大英國協陸軍和陸戰隊,此一職由准尉擔任。且為最資深准尉,甚至可管理規範准尉以上資淺軍官。其職權之大,讓將之譯為一等士官長,成為失真之舉。而英國騎兵隊團士官長,則為Regimental Corporal Major (RCM)。英國陸戰隊最高階准尉,全銜為陸戰隊團士官長Corps Regimental Sergeant Major。
陸戰隊獨有的Gunnery Sergeant,職階為三等士官長,作此翻譯的確無誤。但譯為槍砲士官長更為貼切,畢竟此職階為美陸戰隊自1899年3月3日起即獨有。槍砲士官長資格要求,明確列出,不但要負責從班至連級的操典,射擊訓練,還要能動手修理連上武器,外派至海軍單位時,必須對海軍械彈有充分知識。不但要能取代連士官長功能,且在以上專業功能要優於連士官長。在無軍官時,能指揮連級分遣隊,取代連長職務。這就是為什麼在許多陸戰隊故事影片中,老是出現Gunnery Sergeant這個角色的原因。
近年來由於美陸戰隊外派小規模分遣隊日益增加,First Sergeant缺員嚴重。士官中有資格補缺的就只有槍砲士官長,所以有許多槍砲士官長被破格調升為First Sergeant,擔當分遣隊隊長。
在影片中較少出現的陸戰隊二等士官長Master Sergeant,通常擔任的職位為兵器連(Weapons Company)連士官長。太平洋戰爭影集中,勒奇等人所屬的美陸戰隊第一師第一團第二營H連,其實就是兵器連。兵器連為美陸戰隊獨有(國軍步兵營亦有此編制),負責支援營中其他三個步槍連。
陸戰隊為加強師,成員超過19,000人,就因有這些其他師沒有的單位。空降師為輕裝師,成員只有10,000人出頭,一般步兵師多為15,000人左右的重裝師,擁有輕裝師沒有的坦克,重砲和車輛。
陸戰隊每營有四連,第四連(D連,H連,L連)就是兵器連,三個連合稱重武器營,但實際分開佈署至團中三個營。太平洋戰爭影集中的席德,為影集播出後僅存角色,接受訪問時,就指出H連成員超過200人,而非步槍連的一百多人,擁有四門37mm戰防砲和和多門81迫砲和重機槍。
但影集中的連士官長,就是那位後來精神崩潰的槍砲士官長Gunny,而非編制中應有的二等士官長Master Sergeant。這是因為戰爭爆發後,陸戰隊急速擴張,幹部不夠。在擴張成六個師之前,甚至出現美軍已廢止的陸戰獨立旅,(只有兩個團,陸戰師應有四個團,步兵師有三團)。
將Master Sergeant直接譯成二等士官長較為保險,因為陸軍也有這個官階,而職位和陸戰隊不見得相同。就在陸戰隊內,是否一定擔任兵器連連士官長,尚待求證。.
將Sergeant直譯為中士,就經常.失誤,因為在美軍軍中在非正式介紹時,稱呼中士的Sergeant,一直到First Sergeant,都習慣性直呼” Sergeant”,只有Sergeant Major必須稱呼全銜。翻譯者最好在影片中觀察其臂章,再決定如何翻譯。以下提供這些臂章做為參考,注意臂章顏色,綠色為陸軍,紅色為陸戰隊,藍色為空軍:
陸軍三等士官長 sergesnt 1st class 陸戰隊gunnery sergeant.
陸戰隊master sergeant 陸軍master sergeant
美陸戰隊first sergeant 美陸軍first sergeant 美空軍first sergeant
陸戰隊master gunnery sergeant 陸戰隊 sergeant major
美陸軍 sergeant major 美陸軍command sergeant major
陸戰隊Sergeant Major of Corps sergeant major of the army
陸戰隊platoon sergeant 臂章(上士)
英國陸軍團士官長
諾曼地大空降影集中,善於模仿他人的喬治.魯茲,為四等技術士官,相當於中士,但待遇較高,注意影片中他的臂章中有一”T”字
以上資料,提供翻譯工作者參考,日後若有發現失誤,隨時修正
修正:至目前為止,這些官階的界定,係根據美軍現有規範,但在二戰中的規範與現行規範卻有出入。在Gerald Aster所著”奮戰兀鷹”(Battling Buzzards)一書中, 517傘兵團受完訓,於1944年2月開拔前,第一營營長Zais,選定一個中士升為上士,來當Sergeant Major。豈知這個中士為了一個女人逾假歸營,當場失掉晉升上士和Sergeant Major的機會,還遭逮捕送軍法。在場的一個下士Dick Robb,竟立即被任命為 Sergeant Major。可見Sergeant Major確實為職位,而非官階,翻譯時的確要特別注意。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