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彈 槍 射手
2014/10/06 19:45
瀏覽15,622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偶然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訊問那種口徑的手槍較準的問題,回答的人並無答案。這是應該的,因為這牽涉到彈槍和射手三個因素。但若單純以槍枝而言,是有制式的測試方法。本來無意就所知在這方面大嘴巴,因為再多的用槍知識也無法改變國內綁手綁腳的警械配備規範,反而讓不法之徒獲得額外資訊。但台灣有一獨步全球的奇特現象,就是黑白兩道加上軍方,完全標準化,只用單一口徑彈和槍-9mm,而且取了一個獨步全球的名稱-90口徑。額外資訊大概也改變不了這個時尚,大嘴巴談一談無啥大礙。

本文提供給國內治安人員參考,至少能增加值勤時的資訊。下次見到未見過的彈,槍,至少不會大驚小怪提供錯誤訊息給媒體,亂編故事誤導大眾。


以彈頭屬性而言,手槍子彈可簡單分為開花彈和非開花彈。海牙國際法庭判定國際間不得使用開花彈,即一般俗稱達姆彈(Dum-Dum),包括空尖彈和軟頭彈(未包覆純鉛彈頭),而穿甲彈和燒夷彈都可在國與國交戰使用。

美國治安人員為了避免穿透力太大傷及無辜,和盡快使歹徒失去活動力,已都使用開花彈。而為了保護治安人員,禁止販售商用穿甲彈,以保護最常使用穿防彈背心的治安人員。民間靶場也禁止客戶打人形靶時,使用任何子彈射擊頭部,因為專練射頭部,即可能存心對付穿防彈背心的對手。

子彈準確與否,和車子在公路行駛一樣,風阻越低越準,速度越高,彈體越長越流線也越準(路上風阻最佳為火車)。一般而言全金屬包覆的圓頭彈(Hardball)最準,風阻低是主要原因,尤其在自動裝填的手槍更如是,因為餵彈較順。也因較空尖彈便宜,練習多用圓頭彈。最不準的就屬切頭彈(wadcutter),鉛彈頭切到與彈殼齊平,射出去的外型就像一個微型罐頭,風阻奇差。以38左輪槍而言(此彈不能用在半自動手槍,因無突出彈頭,無法從彈匣順利餵進膛喉)。切頭彈一般只用來打紙靶,有效射程只有25碼。

 

(左)38 Special 切頭彈

(右)半切頭彈溝槽內藍色為潤滑油

 

 

 

 

但半切頭彈(semi-wadcutter)在.357子彈成為美國警方標準配備前,為警方常用(38 Special +P38 Special和.357三種子彈雖長度不一,但彈徑一樣,因無餵彈問題,都可用在.357麥格農左輪槍)。因其為開花彈,突出彈殼的純鉛彈頭前端也切平,或作成空尖彈頭,進入人體很容易開花成蘑菇狀,造成大傷害,擊中骨頭更會碎裂成許多破片。曾有中彈者因手術未摘取乾淨,幾十年後鉛中毒而亡(這也就是達姆彈被認為有毒的源起)。半切頭彈缺點為威力弱,又因彈頭純鉛,夾在彈殼內的彈頭座溝槽,需抹上潤滑油。發射時的高熱將油蒸發,槍口冒出大量白煙,等於告訴敵手:”我在這裡! 我在這裡!”而被加強裝藥的+P 38 Special,或更強裝藥的+P 38+ Special半覆銅凹頭彈(空尖彈)取代。

.357麥格農約槍口初速約為1,400 呎/秒,+P 38 Special只有900呎/秒,制止力並不理想。1977年8月1日,警員陳尼遭遇一使用毒品歹徒,在伙伴被殺(路易斯安那州第一個槍戰中殉職女警)後,陳尼開了九槍。九發+P 38 Special半覆銅空尖彈全擊中歹徒,包括在頭部打了一個洞。歹徒不但沒倒下,繼續頑抗,還幾乎殺了陳尼。在第九槍擊碎了右髖骨倒下後,仍爬到陳尼旁流光血液,可見毒品的麻醉效果有多厲害。

1970年4月5日,四個加入加州公路巡警兩年的越戰退伍軍人,以.357麥格農左輪槍和兩個持械歹徒火拼,共射出15發子彈,一發未中,全部殉職。究其因,就是警局為省經費,讓警員使用有效射程只有25碼的.38切頭彈練習打靶,其後座力和在實戰使用的.357麥格農完全是兩回事,四個巡警從未用.357子彈練過靶,此事件促使該單位將打靶子彈改為+P 38 Special。

(左)俄製9mm穿甲彈(右)各種空尖彈

穿甲彈彈頭尖銳,硬化銅中置鋼彈芯。外覆鐵氟龍,防止槍膛被硬化銅過度磨損。9mm穿甲彈槍口初速約為1,350 呎/秒(音速為1,125呎/秒),尤其俄製9mm穿甲彈彈頭尖銳呈錐形,理論上應為最最準的子彈,但無測試資料,無從應證。判斷是否為穿甲彈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吸鐵,若子彈可被吸起就是,因只有穿甲彈彈芯使用鋼材。只因彈頭包覆鐵氟龍就當成穿甲彈是不正確的,這個錯誤觀念讓美國許多州禁止彈頭包覆鐵氟龍。而其實有的子彈包覆鐵氟龍,只為了要減少槍膛磨損,而且鐵氟龍能抓住物體表面,讓子彈較不易被車門或車窗彈開,增強穿透力。

38 Special 半切頭彈(semi-wadcutter)

雖然美國的專家都推崇M1911柯爾特45半自動手槍的”一發制止力”(one shot stopping power),但那是指使用裝填方便的半自動手槍而言,而且還要看擊中部位,只要擊中兩眼中間神經集中之處,大概任何口徑都能令受彈者立即垮掉。即使擊穿心臟,只要子彈溢出體外,都還能行動,因為心臟最後送出的血中氧氣還在供給腦部。有一次去阿拉斯加釣魚,嚮導告以其父曾以長槍擊穿一棕熊心臟,那隻棕熊仍衝刺了一百碼,因其腦離心臟距離太遠,血液仍繼續帶來足夠氧氣,嚮導說:”它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

邁阿密計程車司機尤爾,在遇到乘客意圖殺害他時,以M1911柯爾特四吋管指揮官型45手槍,在歹徒身上打了六槍,歹徒才棄械表示投降。這六顆軟頭空尖彈分別擊穿肝臟,左肺,左右胸腔和左上下臂肌肉,擊穿胃部的一槍使胃裡的米飯和肉湧出,肝臟中的第二槍打掉一塊肝組織。歹徒身高只有165公分,體重不到60 公斤,肌肉強軔發達,未服用任何藥物或酒精。雖立刻倒地,但一直掙扎意圖站起,直到尤爾打光45手槍子彈,改用備用的.38左輪指著他才棄械投降,可見打中有效位置,才有所謂的一發制止力。而且M1911柯爾特指揮官型槍管短了近一吋,槍口初速低於900呎/秒,動能不足於使當時使用的子彈開花。

尤爾擁有攜帶隱藏槍枝的執照,佛羅里達是全美第一個開放所有州民可以申請這種執照的州。立法通過後,邁阿密的歹徒改專搶使用出租車和外地來的車主,以策安全。搶自己的州民,變成極可能吃子彈,而非單吃官司的危險行業。

警方紀錄顯示,真正最具一發制止力的其實為.357麥格農空尖彈。但總是有例外,美國有一女警,心臟遭一發.357麥格農空尖彈擊穿,是唯一受此巨創存活例子。

(左)史密生威森M19 .357麥格農左輪槍(右)柯特 Python

 

1988年3月8日,前警員布蘭漢在維吉尼亞州山上,遭喝醉的鄰居以手槍擊打,連頭骨都被敲凹,一眼視力受到永久傷害。在扭打中,不得已以服勤時配槍,史密生威森M19 .357麥格農左輪槍貼身開了一槍。這顆半金屬包覆空尖彈頭穿過厚重冬衣進入胸腔,從對方左腋下一路膨脹成蘑菇,橫越整個胸腔,產生的大孔腔道沿路造成巨大破壞,停留在右腋下相對位置後端,攻擊者立即倒地斃命。10mm和 .44麥格農都因穿透力過強,未能將子彈能量全丟在中彈者體內,而在實戰中效果不理想。44麥格農空尖彈的穿透力,從下面實例可見一般。:

1981除夕,海倫 惠澤斯關上在邁阿密辦公室的門,走出街上遭一名黑人挾持。當她意識到對方是要性侵,她以非慣用的左手,從掛在左肩的包包取出一把史密生威森M29 .44麥格農左輪槍(因克林伊斯威特在緊急追擊令使用而舉世聞名)。以在靶場練槍的習慣,先扳下擊槌,掙脫被抓住的右手,推開歹徒。歹徒警覺,先以手持.25半自動手槍開火。雖未擊中惠澤斯,但使隨之以單手連開兩槍的惠澤斯失去準頭,未擊中歹徒腹部,而擊中持槍的下臂。兩顆44麥格農空尖彈正巧順著臂骨兩側,將肌肉一路片開,從上臂穿出,皮開肉綻,白骨完全露出。倒霉的歹徒從此殘廢,右手臂一生只剩皮包骨晃來晃去,可見44麥格農空尖彈穿透力驚人。

惠澤斯未負任何刑責,事後了解到自己當時應以雙動模式直接開槍,而非先扳下擊槌以單動模式開槍,以免扳下擊槌時發出聲音。隨後加入義警計劃,負責靶場管理,勤練槍法。而且改隨身攜帶上膛關保險開扳機的柯爾特45半自動手槍,M29 .44麥格農左輪槍置放家中備用。

下一次惠澤斯使用M29,是在1986年,對正在住家車道上要偷車的歹徒開槍警告。這一次她先戴上耳罩再開火,避免又耳聾一次。

有一種安全子彈Glaser safety slug,國人可能沒聽過。這種子彈彈頭裝滿12號鋼珠,由一顆外露一半,包覆銅皮頂部的圓珠固定彈頭,彈頭進入人體約一吋至吋半時,圓珠受阻向後壓擠小鋼珠,引爆底火,將鋼珠炸出霰彈效應。這種子彈的安全性在於不會穿透人體或木板牆,不會傷及無辜。前往沙漠地區的人裝用這種子彈來對付毒蛇,不必精確瞄準,只要擊中蛇旁地面炸出鋼珠,就會打爛蛇身。Glaser安全子彈擊中紙靶,因紙的張力不夠,不會引爆鋼珠。單純要測試它威力,只要對水面斜射就會引爆。

(左)Glaser安全子彈彈頭拆解(右)Glaser安全子彈

1985年2月15日,芝加哥漢堡王兼差警衛的羅賓森,以大型手槍S&W M24 .44 Special,對持.22口徑來福槍的劫匪射岀五發Glaser安全子彈。其中一發擊中劫匪左胸乳頭上部,彈頭穿透外皮後發揮作用,爆出鋼珠。打爛左肺後,像一陣暴風湧進心臟,將左胸腔徹底摧毀,歹徒幾秒內就歸西。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各國均用九公厘制式手槍,則統一使用全金屬包覆的九公厘圓頭彈,和衝鋒槍共用子彈(使用步槍子彈的同類長鎗,則稱之為突擊卡賓槍)。但有些衝鋒槍強力子彈,則不能用在制式手槍,特種部隊隊員可視個人需要選用45手槍。

軍用子彈和商用子彈最大不同之處,在於因使用量大,為省經費,火藥採低廉的腐蝕性火藥,所以射擊後要立即保養擦槍。商用子彈則會在發射後,反而在膛中留下一層保護摸。所以美國民間槍手往往要打好幾次,積存一些火藥殘渣才擦槍。但如果為了省錢使用軍用子彈,則每次射擊後要立即擦槍。

有一次在槍店裡,驚見中國產製M-16子彈,堆在水桶裡賤價零售。友人不察,以中國產製AK-47子彈射擊Mini-30後,放了一段時間才交給槍店,以20元代價代為擦槍。結果被店員海削了一頓,說以後不再接此生意,因為整支槍管麻膛到不忍卒賭的慘狀。


手槍的準確度最常用的測試標準,是以五發子彈,連續射擊25碼處的圓靶。五發子彈彈著聚落(grouping)超出2吋直徑圓周,就算不佳,1.5吋內是極準確的。曾有專家測試新上市的手槍,得到2吋聚落成績,評該槍為準確,遭到愛槍人士投書嘲笑。專業槍匠調校的柯爾特45半自動手槍,保證50碼處的聚落為3吋內。高品質的左輪槍,準確度應優於半自動手槍,因左輪槍不會產生自動上膛時的誤差。

以五發子彈作為測試標準,是因早年的主流為六發左輪槍。而都市傳奇有一說,指稱因製造時的技術問題,車床在車轉輪彈倉時,六個彈倉中有一孔會稍微偏離中軸,造成有一發容易走失(stray)。所以在測試時,打完全部六發,只計最靠靶心的五發。這一傳統並未因半自動手槍成為主流而改變,一直以五發作為測試標準。

事實上,真正產生一發容易走失的原因,在於第一發發射時,槍管是冷的,而稱之為cold shot,當然和熱槍管時的後五發彈道有差。這個觀念讓測試時,一律使用預熱槍管,至少先打一發再測試。

測試時應使用專用槍架,將子彈上膛,擊槌全開,再拉動槍架一支拉桿,壓下扳機連射五發。不過在許多專業雜誌中,專家在評鑑時,卻經常以手持射擊直接評鑑。大概真的自信滿滿,或認為這樣最接近實戰要求,誰知道!擊槌全開再扣扳機,叫作單動擊發,直接扣扳機拉開擊槌再擊發,叫作雙動擊發。

單動擊發,彈簧產生的力道較雙動擊發大,有些裝藥強的子彈,底火需要較大的擊槌力道才能擊爆。若雙動不能擊發,馬上要改單動再試一次。若仍不能擊發,在打靶時,要等一下再退彈,若在槍戰中要即刻退彈,尤其是左輪槍。因有時底火出問題,已經點了火,卻稍慢引爆,彈頭照樣飛出。左輪槍子彈不會自動退出,而是轉到向右下一個位置,一旦兩彈齊發,射手和對手都魂飛魄散。

工廠量產的槍,除了特別限量生產的,大都需要調挍,才能射出不超出1.5吋的聚落,這個調挍的工作就落在專業槍匠的手上。特別限量生產的槍有專有名詞,例如千中之一(One of a Thousand)槍,代表只生產一千隻中的一支,有的甚至只生產兩位數,例如象牙柄的西部時代六響槍。

漫畫城市獵人的作者,曾在書中犯錯,把千中之一稱為在量產的槍中,每一千支挑出一支特別準的槍。這在繁忙的生產線上是不可能的,一般工人也無此素養。這種限量生產的槍,一種為紀念槍,其特點大都在裝飾和塗裝。一種為調校槍,其特點在換上增加準確度的配件和特別調校,槍廠的調校為基本的初級調校,例如縮小滑套和滑軌的間隙(Play)。更精細的調校,則須在購槍後另找專業槍匠加工。

城市獵人的作者對柯爾特蟒蛇.357情有獨鍾,主角就專用此槍。但日本槍支管制極嚴,百姓只能擁霰彈槍,無法擁有手槍。所以該作者對手槍知識不足,恐怕根本不知麥格農左輪槍威力有多大。90年代末,洛杉磯的友人帶我至沙漠地帶練槍打啤酒瓶。大家一字排開,射擊倒插在土丘的空啤酒瓶。在我的FB一張照片,左方有一位戴紅棒球帽執手槍的老美,照片外左前另有一位老中站出太前。在我用蟒蛇.357射出一發後,那位老中突然轉身面對我,左嘴角鮮血潺潺滴下。原來那發.357的火藥粒飛出,劃一個弧形,擊中他的左嘴角,當場讓他破相。

專業槍匠加工範圍,在左輪槍和自動裝填手槍的共同之處,大約只有在於瞄準具的升級,action的打磨,間隙的縮緊和抑制槍口上揚,自動裝填手槍則另有更精彩的升級加工。

瞄準具的升級主要有兩個方向,若為射擊比賽用,則照門要換成上下左右都可調的型式。這一種瞄準具通常也為一般人用在家庭自衛用的改裝槍,打靶時瞄準較方便。若為實戰用,則照門要換成楔形嵌進滑套前低後高固定適形型式。兩種瞄準具都可在搭配的準星,植入一支內有螢光的超重氫(tritium)細管,照門則左右各植入一支。夜間射擊時三個光點併排成一橫線,就成夜視瞄準儀。

 

(左)比賽用照門(右)實戰用適形照門

 

 

 

 

 

 

tritium夜視瞄準儀

軍用槍枝為了在惡劣地形和氣候下,泥土或沙塵進入槍身內仍可操作,都留有相當間隙。所以搖幌M1911 45手槍和AK-47槍身,都有明顯金屬碰撞聲音。有些自動裝填手槍的滑套就須加工,將滑套和滑槽的間隙縮緊,左輪槍的縮緊工作則在彈倉轉輪的閉鎖機件上的調整。

抑制槍口上揚,最簡單的方式就屬加裝補償器(compensator),將氣體經排氣口向上排出,將槍口下壓,但補償器會使槍管加長,多用在比賽槍。實戰用的槍多選用一種可將金屬分子直接分解的儀器,在槍管造口。左輪槍在準星兩旁各造一個梯形口,自動裝填手槍則在準星兩旁滑套上和相對的槍管,各造一個梯形口。

春田兵工廠生產裝補償器的M1911

 

 

 

 

 

 

Action指的是所有裝退擊發子彈機能的部品總成,這些部品的互動,決定了從扣扳機到擊槌擊發的順暢程度。其金屬表面雖然在製造過程已由機器拋光,但表面仍有肉眼不可見的金屬刺(spur),須由手工打磨至完全光滑。加上扳機擊發力道經由換上較輕主彈簧,從工廠設定值調低到臨界點(工廠為了避免造成走火,引來民事訴訟,扳機擊發力道不敢調太低,須由槍主自行作主再調)。

(左)SIG生產實戰用M1911(右)春田兵工廠生產實戰用M1911

自動裝填手槍加工,在美國為槍匠收入的主要來源,且以M1911 45手槍為主流。M1911熱門程度,使各歐美大槍廠都推出自己的版本。主要的原因,不但因其著名的一發制止力,也因其特殊的”一號狀況”攜帶方式,讓老手無法也不願改用其他手槍。所謂一號狀況,只適用在M1911這種單動半自動手槍。其攜帶方式為:拉滑套上膛,推保險摯卡住滑套,保持擊錘全開待發,槍置入專用槍套,固定皮帶穿過撞針和擊錘之間扣住。皮帶扣為特殊設計,只能用大拇指撥開,防止被對手奪槍。出槍時只要撥下保險摯,即可以單動使全開的擊錘擊出,反應較關保險時,擊錘自動彈至半開位置,需要雙動擊發的雙動手槍快。(有趣的是,2017年第14季的NCIS影集主角Gibbs,放棄官方席格配槍,改用私人的M1911 45手槍)。

置入專用槍套呈現一號狀況的M1911

 

 

 

 

 

 

 

自動裝填手槍子彈,由彈匣餵進槍膛的膛喉(throat)滑道(ramp),也須由手工打磨至完全光滑,確保餵彈進膛順暢不走位。有些威力強的開花彈,M1911未經開喉,根本無法裝用。

M1911的外部加工和出廠標準型比較,從瞄準具的升級開始往下。首先,滑套的防滑溝槽,除原有在後端一組,可加一組在前端,避免在實戰時去拉後端滑套防滑溝槽,改變槍身角度和位置。退殼口也要往下切低,避免握槍的手在子彈擊發時震動,導致彈殼被夾在槍機和退殼口,突出有如一隻短煙突(稱之為火爐煙突stovepipe)。

(左)標準型M1911(右)實戰家庭自衛加工M1911

標準型擊錘按摯為一小舌片,不太方便,也要換成指揮官型裝用的外環表面刻有溝槽的環形按摯,才更能趁手。擊錘保險摯換成加長撥桿,左右都可撥來鎖住滑套的雙側保險摯。

 

擊錘下方突出的另一舌片,屬於握把保險總成,虎口壓下裝有彈簧的握把保險,扳機才能擊發。這個舌片的功能在擋住虎口,讓它不致升高到讓手指被滑套夾傷。但向下彎的舌片,卻將手腕壓低到和槍管的夾角太大,手臂吸收的後座力不夠,有傷穩定,必須換成舌片成一弧度向上翹起的水獺尾握把保險(Beavertail grip safety) ,提高手掌握槍把的位置,加以改善。

扳機可換成中空鋁合金材質,以減輕重量。為了減少射擊時握把滑動,扳機護弓下方的握把金屬面,要刻上每吋三十行的格子(diamond),握把保險下方主彈簧室(housing)金屬面,要刻上每吋二十行的格子。這個作業為槍匠功夫所在,二十年前的代價要200美元,相當當時槍價的四成。

最後的加工為,將彈匣井(well)口磨成喇叭口,裝彈匣時不必目視,就可輕易餵進,避免槍戰時分心。彈匣底座黏上一塊避震厚板,空彈匣釋放掉到地上的衝擊力才不會將彈簧底板震脫變形,造成在重新裝彈後底板塌陷,無法餵彈。

有些專業人員若使用不銹鋼手槍,會將滑套烤漆成深色,減少夜間反光。一把完美自衛手槍,才算加工完成。

自動裝填手槍執勤時的攜帶方式,為填入最大攜彈量彈匣後,拉滑套餵彈,上膛關保險,取出彈匣多裝一發子彈,再填入彈匣,這樣就比最大攜彈量多一發。歸勤時取出彈匣,退出一發子彈,讓彈簧休息,減少金屬疲勞,並將膛內子彈退出,以策安全,出勤時再重複上述動作。

射手
當然選好負擔得起的正確槍和彈之後,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射手。而這個因素是不能選的,因為這個人就是你。正確的訓練和練習才能射的準確,尤其在實戰中面對的不是槍靶,而是火光閃爍對你而來的彈雨。

人體在操作機械時,若一再重複同一動作會產生”肌肉記憶”,成了習慣就不容易改變,射擊即為最典型例子。所以一開始練射擊時的動作是否正確,會影響此後的射擊準確度和對特定彈,槍的反應。

生平第一支.357麥格農左輪槍,為S&W M19鍍鎳四吋管,配原廠標準木頭槍把。興沖沖帶到室外靶場,以單發射速連打了上百發(美國靶場通常規定射擊時,以兩發連發-double tapping為上限。且禁止打人像靶頭部,因為練槍專打頭部的,可能準備對付穿防彈背心的治安人員)由於後座力實在太大,木質握把又無避震效果,只覺每擊出一發,就像鐵鎚重擊在虎口,痛到沒注意到貼在握把凹槽的大拇指關節,正被凹槽邊緣刮磨。打完後,才赫然發現關節已血肉模糊,幸好關節血管不大也不多,沒血流成河,從此打麥格農左輪槍乖乖使用避震塑料握把。

而.44麥格農的威力更不待言,克林伊斯威特在緊急追擊令,用單手發射S&W M29的英姿,成為許多專家文章中取笑的題材。即使用雙手發射.357麥格農子彈,擊發後手都會被震上揚近90度,用單手發射.44麥格農大概槍都會飛掉。不過拍電影時都是使用空包彈,而且由專家手填火藥,當然不是問題。

也許一開始的用槍習慣影響,我使用的子彈威力越弱越不準,越大越準。射擊左輪槍38Special 很難打進8分圈內,.357就沒甚麼問題,但實在太痛苦,就選擇+P 38 Special做為常用彈藥。

射擊半自動手槍的問題也一樣,威力弱的9mm用中型華特和Taurus 都成績平平。用007的註冊商標華特PPK和白朗寧打.380(9mm Kurtz)更糟,因槍身太輕,連9mm短彈(Kurtz)後座力也變太大(華特PPK在歐洲使用的標準口徑為.32,包括警用,納粹軍官,希特勒和007都用.32。但老美嫌.32威力不夠,在美國能買到的華特PPK都為.380口徑)。用全尺寸的柯爾特45半自動手槍只差強人意,想不到用了FBI探員試用後,嫌後座力太大而放棄標準化的10mm,竟然完全適應,打的不錯,就一直使用柯爾特10mm三角洲菁英(Delta Elite)練習。半自動手槍的適應問題,應該和一開始練槍時的肌肉記憶有關,可見每個人在用槍的適應都不一樣。

美國警方紀錄顯示,都市槍戰發生的平均距離只有七碼,這麼近的距離造成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此時大腦接到生命受到重大威脅時,會將視覺擬聚成隧道視界(tunnel vision),眼睛只看到威脅所在之處,其餘視界形成黑暗隧道,完全看不到。

那位漢堡王警衛羅賓森,在槍戰中出現的隧道視界,讓他完全沒看到在倒下的歹徒右側,另一持槍同夥。那一天幸運之神特別照顧羅賓森,第二位持槍歹徒手拿的是假槍,在看到同夥被撂倒後,肝膽俱裂掉頭奔逃。

治安人員在槍戰中要求生存,避免隧道視界帶來傷害,要學戰鬥直昇機駕駛,一眼看瞄準儀,一眼觀察周遭環境,兩眼各司其事。打靶時要打破閉一眼射擊的教科,練習一眼專注在瞄準基線上,一眼觀察靶外的習慣。有心人看警匪電影時,會注意到近幾年在電影裡出現的特戰人員,舉槍待發時都是睜兩眼的,一眼瞄準,一眼觀察周遭動靜。

 

(左)威佛射姿(右)等邊三角射姿)

 

 

 

 

 

 

 

近代的標準射擊姿勢有兩種,一種為威佛射姿Weaver stance(可能從老派比賽射手慣用的直角射姿-90 degree stance而來),一種為等邊三角射姿-Isosceles stance。威佛射姿子彈後座力,由活動肌肉的拉力吸收,等邊三角射姿因兩手臂打直鎖住關節,子彈後座力由身體骨架吸收。
,
使用威佛射姿時,身體側站,持槍的手前伸成近乎打直,同側的腳在後,另一腳在前成丁字步。另一手手掌包住握槍把的手指,下臂垂向外側下方,和上臂成近直角,利用這個折角吸收後座力當避震器。等邊三角射姿,兩腳打開和肩同寬,整個正面面敵後,將手臂打直,由身體骨架吸收後座力。

在槍戰中使用威佛射姿,可減少被彈面,所以許多人會使用這個射姿。但對穿非全包覆防彈背心的人反而不利,因隧道視界會讓對手不自覺的射向最大威脅的火光來處,所以很多參與槍戰的人都傷在持槍的手。射向持槍手的子彈很容易擊中防彈背心相接之處,如果此處沒有多一片防彈布片,就大事不妙。使用等邊三角射姿的人即使被彈面大,卻較有擋住子彈的機會。而且兩隻手臂打直同步上下調整瞄準,對有些手臂肌肉弱的人更容易打得準。

有可能參與槍戰的人員,對於”自絕喪命”(surrender death)這個奇怪的名詞,要有認知和心理建設。在美國參與槍戰的治安人員已有不少”自絕喪命”例子,漢堡王羅賓森舉槍要射時,被歹徒先以.22長槍指向他的腹部開槍,羅賓森感覺側邊劇痛,一陣灼熱穿進肚子,仍奮戰擊倒歹徒。但醫護人員抵達後,依羅賓森所述檢查,卻發覺他根本未中彈。

羅賓森的白天正職為副警長,平日接觸中彈受傷者機會多,很清楚中彈反應,深植腦中。

在他的認知中,中彈應有的反應隨著以為自己中彈後,一一由大腦發出指令演出,才出現這不可思議的烏龍中彈事件。但如果大腦發出指令為:中彈者死!然後將重要維生功能一一關閉,那就不是一句烏龍就算了。在"街頭求生”(Street Survival)書中,就記載著一個警員手臂中了一發.22口徑子彈的皮肉傷,竟然送醫中死了。

發生在這警員身上的不幸事件,顯然是典型的自絕喪命例子。事實上,美國許多醫生和心理學家都曾遇到相同事件,而且好發生在警察身上。專家指出唯一避免的方法,就是在中彈後告訴自己:”我中彈了!我不能倒下去,我要先幹倒這打我的傢伙,這點小傷殺不了我!” 這正是羅賓森中彈後的反應!

本文實例取自美國資深警員Massad Ayoob所著 Ayoob File, The Book 一書: http://www.amazon.com/Ayoob-Files-Book-Massad-F/dp/0936279168/ref=sr_1_12?ie=UTF8&qid=1412580292&sr=8-12&keywords=massad+ayoob+books
.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