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醮與蘸
醮,音ㄐㄧㄠˋ,?
1.僧道設壇祈神求福,如『建醮』。
2.古婚禮,如婦人再嫁叫『再醮』。
蘸,音ㄓㄢˋ,接觸一下,沾上一些東西,如『用蔥蘸醬』、『筆蘸墨』、『蘸著糖吃』。
因字形相近之故,錯寫作『建「蘸」』、『再「蘸」』、『「醮」醬油』、『「醮」墨水』的情形十分普遍呢。
●銀幕與螢幕
銀幕,放映電影的布幕;『銀幕藝術』就是『電影醫術』。螢幕,電視、電腦顯影的部分,又稱為『螢光幕』。兩者不宜混用。?
●真知『灼』見
高明而正確的見解。
灼,明顯、明白之意,如『灼然』。
常見到的錯寫為『真知「卓」見』。這個卓是高超、高遠的意思,如『卓見』、『卓然不群』。
就因為灼與卓彼此都有類同的語詞,容易使人混淆不清,不小心用錯字的機會自然就大了。
●『從』頭˙『重』新
自起初開始叫『從頭』;從頭開始,再一次叫『重新』。
多普通的兩個詞啊,偏偏還被很多人錯寫成對調的『「重」頭』、『「從」新』呢。下筆時腦海裡若是閃過『從頭到腳』、『從頭到尾』,大概就不會迷糊了吧!
●鞭辟入裡
也作『鞭辟近裡』。
1.評論人家的文章見解深刻,絲絲入扣。
2.鞭策督促一個人做學問往精微深處研究。
有些人將它誤寫為『「精闢」入裡』。精闢,立論詳密而有獨到之處的意思,與這個成語的1.意涵頗為相似,但是不可以這麼用的。
另有一種『鞭辟入「理」』的寫法也不對。
●繁『衍』
孳生眾多的樣子。衍在這裡是繁盛、眾多的意思。
『繁衍』也可以寫為『蕃衍』(少人用就是了)。倒是常看到人誤寫作『繁「延」』。延是伸長、拉長的意思,與這個詞的意涵不相合,當然不能用。
●與日『俱』增
跟著時間一起增加或增長。
俱,都、同、一起的意思。錯寫作『與日「具」增』或『與日「遽」增』的人還不少。
具,有、備有;遽,忽然、急促、驚懼。具與遽都沒有『並同』的涵義,這是很清楚明白的。
●『醍醐』灌頂
醍醐,從牛奶中精煉出來的乳酪,氣味清涼,古代以此為人間極品,佛教比喻為最高妙的佛法或智慧。『醍醐灌頂』原為佛家語,比喻把智慧輸入人心使人心思清明,得到啟發,而能徹底醒悟。
一般人使用這個成語的時候,很容易犯一時大意的錯,寫成『「提壺」灌頂』,這可教人捏一把冷汗了,如果壺中裝的是滾燙熱水,豈不遭殃!
●一覽無『遺』
一眼望去就看得清清楚楚,毫無遺漏。
這個語詞常見人錯寫成『一覽無「疑」』。無疑是沒有可疑慮的地方,這麼寫跟原義完全不符;還有一種寫法倒是可以接受,就是『一覽無餘』。
另外像『表露無遺』也不應該寫作『表露無「疑」』,請留意。
●就『緒』
事情已安排妥當,初具規模了。
緒,比喻事物的開端,如『一切就緒』。寫作『一切就「序」』就不對啦!序雖然也有開頭的意思,勉強可以解釋得過去,不過『就序』沒有根據,所以不用。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